财政学-人民大学陈共.ppt_第1页
财政学-人民大学陈共.ppt_第2页
财政学-人民大学陈共.ppt_第3页
财政学-人民大学陈共.ppt_第4页
财政学-人民大学陈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一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二 学习对象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三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导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1 Fiscalphenomenaindailylife2 Theobjects aimsandmethodsoflearning3 GuidelinesforconstructionofChinesePublicFinance Introduct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导论 一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由于市场的失灵 有些物品 服务须由政府提供 即公共物品 它的功能是满足公共需要 一 政府同家庭和人民的 生老病死 从摇篮到坟墓 息息相关 二 政府承担政治和社会职能 三 政府承担涉及国计民生和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 四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导论 二 学习对象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 学习对象 1 财政的基本知识2 财政的基本理论3 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 二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 三 学习方法 唯物辩证法 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导论 三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二 借鉴西方财政学 三 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 四 继承和发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2 1Theprovision productionandpricingofpublicgoods2 2Analysisandevaluation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s2 3Thedemocratizationandlegalizationinfiscaldecisionsandfiscalsupervision Chapter2Theprinciplesofpublicexpendi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一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ofpublicgoodsprovision 二 公共生产 publicproduction 三 公共定价 publicpricing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一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 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 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三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四 关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图2 1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d1d2d3 S Q 数量 价格 0 D P 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1 政府授权经营2 政府参股3 政府补助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二 公共生产 一 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二 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 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三 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四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五 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三 公共定价 一 什么是公共定价 二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 平均成本定价法2 二部定价方法3 负荷定价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单价 Pm Pat Pmt I H E MC AC D MR AR O C B A 数量 图2 2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G F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 财政支出的效率 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analysi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s 三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evaluatingmethodsandsystem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 财政支出的效率 一 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二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三 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体现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70 75 80 B A C 0 Y 30 25 20 X z 图2 3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 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 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1 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 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 财政支出项目效益2 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3 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二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 成本 效益分析法2 最低成本法 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最低成本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其他方法 费用一职能比较法 公众评判法 历史动态比较法 专栏 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 目标评价法 因素分析评分法 成本一效用分析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 3E原则 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和有效性 Effectiveness 兼顾的原则 2 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 4 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 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2 结构效益指标体系 3 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 4 公共部门 单位 效益指标体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abrief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publicchoicefiscalsupervision 二 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thedemocratizationandlegalizationinChinesefiscaldecisions 三 财政监督 fiscalsupervis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 公共选择 的基本内容 三 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四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亚当 斯密 1723 1790 约瑟夫 阿罗斯 熊彼特 1883 1950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 美国人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 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重要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 FiscalTheoryandPoliticalEconomy 同意的计算 TheCalculusofConsent 与塔洛克 G Tullock 合著 自由的限度 TheLimitsofLiberty 赤字的民主 DemocracyinDeficit 与瓦格纳 R Wagner 合著 宪法合约的自由 FreedominConsitutionalContract 课税的权力 ThePowertoTax 与布瑞南 G Brennan 合著 法则的理由 TheReasonofRules 与布瑞南合著 自由 市场与国家 Liberty Market andState 经济学 在预测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 Economics BetweenPredictiveScienceandMoralPhilosophy 宪法经济学探索 ExplorationsintoConstitutionalEconomics 詹姆斯 布坎南 1919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1 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 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 对实现公共决策 政府决策 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 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 正视政府行为的 经济人 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二 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一 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二 我国财政的法制化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包括内容 1 财政立法2 财政执法3 财政行政复议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三 财政监督 一 财政监督及其作用 二 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四 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1 财政监督主体 各级财政部门2 财政监督范围 1 预算监督 2 税务监督 3 国有资产监督 4 财务会计监督 5 预算外资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1 财政监督流程 检查 调查 建议与反映2 财政监督方式 1 日常监督检查 2 专项监督检查 3 个案检查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政府决策程序 选举制度和政府失败 公共决策失误 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 寻租行为 专栏 政府决策失败原因及其对策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免费搭车公共提供私人提供公共生产公共定价财政支出效益财政监督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 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 一般来说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试解释其理由 3 试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 简述公共定价 5 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 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 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8 试述 成本 效益 分析法 9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 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 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3 1Theclassifications3 2Analysisofthescopeofpublicexpenditure3 3Analysisofthe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 Chapter3Analysisofthescopeand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一 按财政功能分类 classificationbyfiscalfunctions 二 按支出用途分类 classificationbyspendingpurposes 三 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classificationbyeconomicfeatures 四 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classificationbytimewhenpublicexpenditureobtainsbenefit 五 国际分类方法 commonclassificationmethodsusedbyothercountries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补偿 重置投资 净投资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 消费 总投资 消费社会总产品再生产价值 再分配 分配 社会总产品价值 M C V 图3 1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储蓄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1 一般公共服务1 经常性支出2 国防 1 商品和服务支出3 教育1 工资 薪金以及其他有关项目4 保健2 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5 社会保障和福利 2 利息支付6 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3 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7 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1 对公共企业8 经济服务2 对下级政府 1 农业3 对家庭 2 采矿业4 对其他居民 3 制造业5 国外转让 4 电业2 资本性支出 5 道路 1 现存的和新的固定资产的购置 6 水输送 2 存货购买 7 铁路 3 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8 通信 4 资本转让 9 其他经济服务3 净贷款9 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1 公债利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表3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职能分类经济分类 2 其他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measurementsoffiscalactivities 二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ofpublicthecommontrendsexpenditurescope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theparticularityofpublicexpenditurescopeinChina 四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factorsinfluencedpublicexpenditurescop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一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二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1 财政收入占GDP 或GNP 的比重2 财政支出占GDP 或GNP 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1 财政支出增长率 2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3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二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一 瓦格纳法则 二 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1 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 规模效应理论2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G3 G2 G1 Y3 Y2 Y1 0 人均GDP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图3 2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图3 3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表3 2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图3 4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 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二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图3 5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表3 3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四 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一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二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三 政治决策程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 经济性因素2 政治性因素3 社会性因素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 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functionsofthegovernmentandthe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 二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economicnatureand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 三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theadjustmentandoptimizationof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图3 6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表3 4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类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合计100 0100 0 购买性支出45 261 5其中 经常性支出34 950 1资本性支出10 311 4转移性支出41 022 5其中 公债利息5 65 5补助金35 417 0其他13 816 0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 表3 6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 单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三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 内生增长理论 三 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按财政功能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复习与思考 1 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行政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 试述 瓦格纳法则 阐述的基本原理 3 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4 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 5 试述 内生增长理论 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6 根据个人的理解 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本章小结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Chapter4Thepublicconsumption ThepurchasesofthegovernmentI 4 1Thenatureofpublicconsumption4 2Expendituresforstateadministrationandnationaldefenses4 3Expendituresforculture scienceandhealth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thenatureofpublicconsumption 二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 theitemsofpublicconsumpt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一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thenatureofexpendituresforstateadministrationandnationaldefenses 二 行政管理费 expendituresfornationaldefenses 三 国防费 expendituresforstateadministrat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一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官民比例 1 7934 1 3927 1 2299 1 50 汉朝 唐朝 明朝 1 911 清朝 1 294 建国初期 1978年 1 30 1997年 专栏 机构改革与我国的行政支出改革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二 行政管理费 一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 二 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 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 四 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 表4 1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行政管理费增 减 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表4 2行政管理费增 减 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表4 3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三 国防费 一 我国国防政策 二 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 三 国际比较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1 国防支出及其增长2 国防支出的构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 表4 4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 1 人员生活费 2 训练维持费 3 装备费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 图4 2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 图4 3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专栏 美国的国防预算是如何制定出台 首先由国防部确定预算要求 然后由管理和预算署审查国防部要求并得到总统的认可 每年年初国会开始举行会议前 总统将国防预算申请提交国会 国会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审查预算申请 并通过相关法案 专栏 国防支出的边际效用分析 表4 1导弹收益表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一 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theeconomicnatureofexpendituresforculture scienceandhealth 二 教育支出 expendituresforeducation 三 科学研究费支出 expendituresforscience 四 卫生支出 expendituresforsanitat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表4 5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二 教育支出 一 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 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三 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和效益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 表4 6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 年份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 表4 7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世界各类型国家 1995年 和中国三级教育人均教育经费对比 表4 8世界各类型国家 1995年 和中国三级教育人均教育经费的对比 以小学生人均经费为1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三 科学研究费支出 一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地位 二 国家的科技投入政策 三 财政的科学研究支出 四 国际比较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地位1 科学技术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国家的科技投入政策中有关财政政策的内容 1 科技投入机制2 税收激励3 政府采购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 表4 9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科学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 D 年份 表4 10科技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部分国家R 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 图4 4部分国家R 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 意大利 2003年 中国 2003年 加拿大 2003年 德国 2003年 韩国 2003年 日本 2003年 瑞典 2001年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四 卫生支出 一 政府介入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 二 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情况及国际比较 三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卫生总费用 表4 11我国卫生总费用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2003年一些国家卫生支出规模的比较 表4 122003年一些国家卫生支出规模的比较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专栏 SARS危机凸显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体系的脆弱 防治SARS中央动用 预备费 亿 地方财政动用 亿 100 亿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科卫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 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2 试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 3 试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 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路和措施 4 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5 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6 试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费用的理论依据 7 思考和讨论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 提高效益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财政用于 三农 的支出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5 1Analysisofgovernmentinvestmentingeneral5 2Governmentinvestmentininfrastructures5 3Thegovernmentinvestmentin threeruralissue 5 4Fiscalinvestmentandloanprogram FILP Chapter5Thegovernmentinvestment ThepurchasesofthegovernmentII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 投资与经济发展 investmentandeconomydevelopment 二 政府 财政 投资的特点 范围和标准 features scopeandcriteriaofgovernmentinvestment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 投资与经济发展 凯恩斯乘数理论 马克思投资理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二 政府 财政 投资的特点 范围和标准 一 政府 财政 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二 政府投资 指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政府 财政 投资的决策标准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表5 1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表5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政府 财政 投资的决策标准 资本 产出比率最小化 资本 劳动比率最大化 就业创造标准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一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thenatureofinfrastructures 二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methodsofinfrastructuresprovision 世界银行标志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一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一 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二 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产出模型图 O KL2 KL1 KG2 KG3 D 产出线 C B Q3 Q1 A Q2 KL3 一般产业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 I1 I2 I3 KG1 欧美发达国家 Q1 C Q2 D Q3 日本 韩国 Q1 A Q2 B Q3 图5 1产出模型图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二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一 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 二 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 政府筹资建设 或免费提供 或收取使用费 2 私人出资 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 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 政府投资 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 BOT投资方式 建设 经营 转让投资方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promotetheconstructionofnewcountryofsocialism planforthe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economy 二 财政对 三农 投入的特点 thefeaturesoffinianlinvestmentto threeruralissue 三 国家的 三农 投入政策 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thegovernment spolicyon threeruralissue enhancethepublicfinanceinvestment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改善农村面貌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二 财政对 三农 投入的特点 一 三农 投入的一般特点 二 我国 三农 投入的特殊性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我国 三农 投入的特殊性1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 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2 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三 国家的 三农 投入政策 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一 国家的 三农 投入政策 二 财政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 三农 投入力度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十五 以来 财政加大对 三农 投入的主要措施 1 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 从2004年起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 实行 三补贴 政策 3 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建设 科技进步 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4 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 加大农村基本医疗 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带动社会资金柔如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 表5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支出 2975亿元 的构成 图5 2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支出 2975亿元 的构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意义和特征 concept significanceandfeaturesofFILP 二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governmentpolicybankinChina 三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improvementsinChinesepolicybanksystem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意义和特征 一 财政投融资概念 二 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三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 财政投融资的特点 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 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 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 3 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范围有严格限制 3 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 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 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二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一 三大 政策性银行概况 二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专栏 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 以国家信用为背景 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自主决策 自主经营 自担风险 保持合理盈利水平 运用新的金融手段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图5 3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三大 政策性银行概况1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 中国进出口银行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1 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 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 四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主要是 1 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 2 融资渠道多元化 3 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 促进投资环节的严谨高效 4 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财政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BOT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 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 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 试述财政对 三农 投入的特点 6 试述国家对 三农 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7 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 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8 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第二节财政补贴第三节税收支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6 1Expendituresonsocialsecurity6 3Taxexpenditure6 2Subsidization Chapter6Transferpayments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一 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expendituresonsocialsecurityandthesocialsecuritysystem 二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thesocialsecuritysystemindevelopedcountry 三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thesocialsecurityitemsinChina 四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improvementsinsocialsecuritysysteminChina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一 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一 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二 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理由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 内在稳定器 的作用 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 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二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类型和共同特点 三 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若干国家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 表6 1若干国家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 社会保险型 2 社会救济型 3 普遍津贴型 4 节俭基金型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共同的特点 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式 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三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 养老保险 三 失业保险 四 医疗保险 五 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六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 表6 2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 亿元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 保险覆盖范围2 保险费用筹集3 运行模式4 养老金待遇5 养老基金管理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 失业保险覆盖范围2 保险费用筹集3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2 保险费用筹集3 运行模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社会救济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下岗职工生活补贴 农村 五保户 救济 灾民救济 社会福利项目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四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一 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二 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三 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四 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一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natureandclassificationofsubsidization 二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 adjustingeconomyprincipleandeffectofsubsidization 三 财政补贴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improvementsinsubsidizat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一 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一 财政补贴的性质 二 财政补贴的分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我国财政补贴 表6 3我国财政补贴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二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 一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 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三 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1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 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1 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 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 3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推动产业升级 4 消除 排挤效应 5 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我国财政补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1 财政补贴项目仍然偏多 规模仍然偏大 2 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地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 3 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4 某些补贴的不当 扭曲了价格体系 刺激了不合理消费 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三 财政补贴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一 从制度创新入手 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 二 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 改革补贴方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方式的改革1 改变农业补贴方式2 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3 改革公用事业补贴4 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 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 5 运用财政补贴 加强环境保护 6 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补贴 专栏 一定排斥财政补贴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专项性补贴 非专项性补贴 红箱补贴 黄箱补贴 绿箱补贴 对补贴无限制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税收支出 一 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theconceptandclassificationoftaxexpenditure 二 税收支出的形式 differenttaxexpenditurecategories 三 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thebudgetarycontrolofthetaxexpendi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税收支出 一 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一 税收支出的概念 二 税收支出分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税收支出 税收支出分类1 照顾性税收支出2 刺激性税收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1 税收豁免2 纳税扣除3 税收抵免4 优惠税率5 延期纳税6 盈亏相抵7 加速折旧8 退税 第三节税收支出 二 税收支出的形式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税收支出 三 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税收支出预算控制常用的三种类型 1 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2 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3 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现收现付制财政补贴节俭基金型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 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2 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3 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4 试述我国目前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5 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6 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7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8 试述我国财政补贴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9 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10 如何控制税收支出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第二节财政收入 预算内 规模分析第三节财政收入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7 1Fiscalrevenue sclassifications7 2Thescaleoffiscalrevenue intro budgetaryrevenue 7 3Thestructureoffiscalrevenueandanalysisofextra budgetaryrevenue Chapter7Thescaleandstructureoffiscalrevenu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 一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classificationsbytheformoffiscalrevenue 二 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classificationbytheoriginoffiscalrevenue 三 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classificationbythemanagementmethodoffiscalrevenu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