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ppt_第1页
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ppt_第2页
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ppt_第3页
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ppt_第4页
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联通高铁项目阶段工作总结交流与汇报 福建联通高铁联合项目组2009年10月31日 目录 项目背景及概述 项目实施及进展 网规与网优专项 福建省高铁规划建设总体情况 2008年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的 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发展的会议纪要 福建省高速铁路基础建设工作全面拉开 2009年6月30日 温福线铁路通车试运行 9月28日正式通车 福厦铁路将于2009年11月30日通车试运行 2010年初正式通车 厦深 龙 岩 厦 门 江西向 塘 福建莆 田 铁路分别计划在2010 2011年建成通车 京福 台 铁路福建段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温福高铁项目背景及概述 温福高速铁路 北起浙江省温州南站 南至福州 全长298公里 其中隧道长度约141公里 48 福建境内的铁路全长229公里 是连接福建省与长三角的重要通道 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并预留时速300公里的提速条件 经过两个地级市福州 宁德 温福铁路是我国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中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之一 地质条件最复杂 施工难度最大 温福铁路福建段中 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8 84 桥隧比重居全国现有及在建铁路之最 温福高铁线路情况图 沿线WCDMA采用异频专网覆盖 网络设计采取同站点双RRU共小区模式 大大减少切换次数 提升用户感知 沿线GSM覆盖仅在车站和近郊附近根据需求补点建设 本次项目站点与电信 移动共建共享 共享比例达到92 45 温福高铁项目主要方案介绍 温福高铁站点及覆盖介绍 温福高铁福建段全线按照WCDMA专网覆盖 GSM仅在车站和部分热点地区覆盖 WCDMA设计规模60个BBU 300个RRU GSM补点设计规模21个BBU 60个RRU 全线隧道外站点平均间距约为1 5km 隧道内站点间距为1km 但因温福高铁全线桥隧较多 无线环境复杂 对于部分特殊场景增加了RRU使用量 福厦高铁概况 福厦高速铁路 北起福州南站 南至厦门 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并预留时速300公里的提速条件 福厦铁路全长273公里 桥隧占线路总长的41 7 其中高铁隧道共有37段 隧道总长50 5公里 最长隧道为6 78公里 黄晶岭2号隧道 福厦高速铁路建成后和温福铁路将北接长三角 南接珠 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 瓶颈 制约问题 将会吸引大量高端的客流 因此对温福及福厦铁路的覆盖将关乎联通公司的品牌形象 福厦线无线网络覆盖及组网方案 WCDMA网络全线保证CS64k业务连续覆盖在车站设置室内分布系统GSM网络仅在车站和部分有业务需求的热点区域进行选择性覆盖在车站设置室内分布系统全线采用公网方式覆盖整条铁路沿线依据不同业务区的厂家分布情况 合理选取适当的设备进行组网不再独立设置BSC RNC 基站设备通过本区域内的BSC RNC挂接到本业务区的本地网上 福厦高铁策略及站点介绍 华为承建福州 莆田和厦门段落 中兴承建泉州段落 11月30日试通车 工期非常紧张 要求11月底完成全线施工 项目共享共建介绍 表 温福铁路共建共享统计表 温福 福厦高铁在红线之内优先考虑共享铁路系统GSM R的配套资源 对于红线内外需要新建的配套设施 温福高铁主要是联通 电信两家之间共享共建 但在红线内的铁塔是与电信 移动3家共享共建的福厦高铁采用移动 电信和联通三家之间共享共建的方式进行 充分共建共享 最大节省投资 与电信共建共享电力电缆142Km高铁骨干光缆沿铁路沿线敷设 和电信共同敷设300Km一条48芯光缆 联通和电信各24芯 施工费用由联通和电信分摊和电信共建共享泄漏电缆150Km 温福高铁共建共享比例达92 45 共计节省项目投资5500万元 注 通过共建共享节省相应总投资的1 3 福厦线共建共享情况 在铁路红线内三方共用 共建铁路铁塔 机房 洞室等 在隧道内三方共建 条泄漏电缆 三方共建全线72芯光缆 三方共建全线电力电缆 配套电源等 在铁路红线外联通 移动 电信尽量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 目录 项目背景及概述 项目实施及进展 网规与网优专项 项目总体实施汇报 项目难点 沿线地理环境复杂 桥梁隧道比例高 工程施工难度大 铁路施工进场困难 时间窗不确定 而且单次进场操作时间短 沿线附近光缆施工难度大 协调工作量大 项目前期协调量巨大 铁路建设单位及共建共享工作需要重点协调 6月15日 7月22日 除疑难站点外全部开通 6月17日 二批36个站到货并分货 完成工程实施方案评审 6 26 剩余基站到货 7月1日前 3月28日 前期协调 RNC割接入网 宁德 19号 福州 21号 宁德firstcall 24号 基站安装调测过程 6月30日 红线内基站安装完成 工程启动会 5月20日 除部分疑难站点外全部安装完成 8月25日 温福高铁项目里程碑 8月31日 初步优化完成 投入使用 9月28日 网络优化 成立联合项目组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各专业积极配合 厂家提前介入 设备安装调测 工程准备 项目分阶段实施策略 成立联调项目组 安排工程随工 加快调测进度 定期开会 针对问题重点推动 成立网优项目组 开站同步单站优化调整 全线反复上车系统测试 优化调整 项目实施汇报 项目亮点 仅用40天基本完成全线229公里的基站开通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整个项目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和隐患 与电信 移动共建共享比例高 合作良好 全线网络质量较好 用户体验良好 项目运作 领导亲自挂帅 每周召开项目分析会 及时推动 重点解决 与华为 施工单位 设计院成立联合项目组 联合办公 每周项目例会 每双周与电信 施工方和厂家召开联席办公会 项目关键时间点 5月20日 项目正式启动 6月12日 首批基站设备到货 6月28日 RNC设备到货 6月30日 红线内基站基本安装完成 7月19日 宁德RNC割接入网 7月21日 福州RNC割接入网 7月24日 打通firstcall 8月31日 基本全线开通 目标 项目实施难点总结 一 图为督导在隧洞内调测开通基站 基站开通 问题1 环境湿度高现象 温福高铁位置近海 铁路基础施工刚刚完成 造成了沿途繁多的隧道湿度惊人 基本在80 左右 RRU设备表面 光纤盒内挂满了水珠 对策 1 防水 防锈规定动作 2 上电前电压严格测试 3 督导随身携带酒精和棉签 4 合理安排计划 缩短安装 开通时间差 问题2 隧道进场时间紧现象 从7月23日分水关隧道开始调测 仅有40天需完成近230公里 300个RRU的调测开通 其中平均2 3天才有一次2 6小时左右的进场调测时间 对策 克服困难 加快基站开通 赶在铁路红线规定操作时间前完成相关调测开通工作 项目实施难点总结 二 图为网优负责人与项目测试工程师交流 网优测试 9月11日开始 项目组网优团队上车全线测试 至今已经进行了6次上车实测 每次测试完成后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与华为 设计院进行交流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推动相关 骨头 站点的落地 目前 针对部分特殊路段进行重点 针对性讨论 协助设计单位做方案变更 尽快完善全线网络 了解其他运营商的沿线覆盖效果情况 项目实施难点总结 三 传输部分 敷设高铁沿线主干48芯光缆230公里 以及BBU RRU的连接光缆129公里 采用24芯光缆或者12芯光缆敷设 和电信共享机房站点 新增传输设备和光缆 接入自有传输网 接入光缆共享电信杆路 电信机房至高铁主干光缆连接段由电信统一设计施工 费用由我方和电信分摊 福州鸡笼山隧道 高铁项目实施经验总结 一 本次温福高铁项目场景复杂 沟通协调量巨大 实施时间紧 工作量大 在集团公司的精心指导下 经过与华为 施工单位 设计院 监理单位的通力合作 在东南铁路公司等相关铁路部门的支持配合下 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 就完成了全线的设备安装 调测 开通和初步优化工作 实测网络指标与规划设计基本一致 在此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 供参考 集团公司精心指导 集团公司针对福建高铁项目听取了多次专题汇报 给出明确指导意见 确定主要组网方案 并亲临现场指导 公司最高层领导亲自到铁道部协调高铁项目涉及的铁路资源及战略合作情况 省公司领导主抓 省公司领导提前布局 亲自协调铁路相关部门 针对共建共享出面协调 亲自推动解决 并多次亲临铁路现场指导 高铁项目实施经验总结 二 要取得铁路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支持 在集团公司的协调和推动下 铁道部运基通信 2009 288号文正式批复同意我司在温福线利用铁路资源进行网络建设 省公司加强与温福铁路建设单位 东南铁路公司的沟通协调 并加强全面的战略合作 精心组织策划 省公司牵头组织分公司和华为 施工单位一起对WCDMA高铁规划方案进行反复评审 针对部分站点组织示范站现场定标和多次上站查勘敲定 有力保证项目规划方案的可靠性 严格审核方案 参考大网的相关经验结合高铁特殊性 要求分公司和厂家一起制订工程方案和规定动作 报省公司审核批准 各项行动统一安排调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铁项目实施经验总结 三 项目具体进展 目前全线基站开通超过设计规模的92 3 站点 由于铁路基础设施限制 在后续福厦段建设 5 站点 由于特大桥及车站等站点落地困难 已经与设计院 华为公司讨论做方案变更 计划11中旬前完成 网优经3次测试 总体指标理想 与规划设计基本吻合 温福线绝大部分站点完成安装开通和优化工作 顺利投入使用 项目最新进展 续 设备运行 基站开通的同时 及时处理相关告警 最后在高铁正式通车前全部处理完毕 高铁网络设备运行良好 无重要告警 个别新增告警为 驻波和掉电 图为督导在隧洞内配合处理驻波问题 验收转维 设备竣工资料整理完成 召开验收启动会 推动维护部门尽快完成资料移交工作 着手准备接手后续维护工作 关注现网告警 推动硬件施工队伍和厂家处理 网络优化 验收转维 针对剩余站点开通 进行整体优化 目前网络进行持续测试 网优和维护部门上车实测和体验 完善网络 进一步提高用户感知 设备现场联合抽检 相关整改工作布置 尽快完成验收转维工作 项目后续计划 加快推进剩余个别站点的建设 加强网络优化 尽快安排验收转维 目录 项目背景及概述 项目实施及进展 网规与网优专项 温福高铁采用专网覆盖 采用专网方案进行高铁覆盖 减少对大网的影响 在温福高铁开通过程中 正值集团公司进行公网第三方测试 但温福高铁专网对于公网测试的整体过程未造成任何影响 温福线沿线桥隧众多 村庄 城镇稀少 缺乏公网覆盖 采用专用基站 小区和频点资源 对铁路进行针对性覆盖 主要用于列车乘客的通信 同时也可兼顾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公网用户 采用华为分布式基站DBS3900 中配置 占地小 易安装 加快进度BBU安装隧道外自有机房中或电信机房内RRU为室外型安装方式 交流供电 很适合高铁特殊场景 高铁沿线提供两路市电如果采用直流供电 则需要建设全线的动环监控 增加投资 基站选型 温福高铁规划总体原则 WCDMA全线覆盖 保证CS64k业务连续覆盖 全线新建两套RNC 确保每本地网只出现一次位置更新 提升用户感知度 跨RNC切换因地形选择在隧道内完成 可通过漏缆保证足够的重叠覆盖区域 隧道内全部采用漏缆覆盖 小区切换带尽量选择在隧道内完成 红线内尽量使用铁路资源 红线外尽量与电信共建共享 GSM仅在车站和部分存在业务需求的热点区域进行选择性覆盖 两种方案 RRU组网方案 双RRU共小区 小区分裂 针对环境 选择不同方式 双RRU共小区方案不存在功分损耗 与小区分裂方案相比 覆盖增加大约22 对于隧道外覆盖适合使用 隧道内敷设有泄漏电缆 隧道内部设置有安全洞和设备洞 且覆盖距离为1km 可以采用功分方式 支持光纤拉远的RRU共小区 复杂场景RRU拉远方案 解决隧道口的切换问题 减少切换 提高网络性能 Cell1 在隧道内采用RRU功分方式隧道外站点优先考虑采用双RRU共小区方案 以减少站点数如果隧道外规划覆盖半径较小 可以采用RRU功分方式在隧道口 采用隧道内和隧道外共小区的方式以避免隧道口切换为了减少风险 RRU级联不超过4级 共小区RRU数目以2个为主 最大为4个 RRU配置原则 双RRU与多RRU共小区异同 相同点 解决站下切换问题 减少切换 提升用户感受 不同点 双RRU共小区 采用四天线接收分集 不会产生底噪的抬升 多RRU共小区 RRU数目越多底噪越高 实际使用性能所有下降 北山隧道和莲花港隧道连接处RRU4 5 6三个级联并配置为1个小区 分水关隧道中RRU采用双RRU共小区配置 双RRU与多RRU共小区吞吐量比较 多RRU共小区 北山隧道和莲花港隧道连接处 双RRU共小区 分水关隧道 双RRU的HSDPA平均吞吐率为4328 593kbps 多RRU的HSDPA平均吞吐率为3021 776kbps 多RRU比双RRU的HSDPA平均吞吐率有一定下降 覆盖增强方案 采用增益21dBi波瓣宽度33度的高增益天线使用40W的载波 保证导频覆盖 RNC LAC配置方案 本地网分别新建高铁专网RNC 单设一个LAC区杜绝本地网内频繁集体位置更新 减轻系统负荷本地网内切换为RNC内部小区间切换 切换更容易成功不影响本地网计费关系及维护 MSC 福州 LAC3 大网RNC LAC2 大网RNC LAC1 高铁RNC 宁德 MSC 高铁RNC LAC4 RNC LAC规划 采用专网方案进行组网 每个地市一个RNC 每个RNC设置一个LAC 福州 RNCID1414LAC55581宁德 RNCID1458LAC55676 UMTS专网方案构造封闭的网络 公网频点为f1 专网频点为f2 在车站配置f1 f2两个频点 用户在公网和专网间随机驻留 同时两个频点相互配置邻区 允许用户在两个频点之间的重选和切换 铁路沿线的专网小区配置公网单向邻区 允许专网用户向公网重选和异频硬切换 但不允许公网用户向专网重选和异频硬切换 在车站和铁路之间规划一个或若干个过度区域 在这些过渡区域内 控制公网的覆盖 并通过重选和切换参数设置引导专网频点上的用户驻留或切换到公网频点上 移动性策略 隧道内GSM无线覆盖链路预算 注 在隧道内 满足手机接收电平要求的前提下 GSM900在漏缆内的覆盖距离为878 5米 隧道内W无线覆盖链路预算 注 在隧道内 满足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前提下 WCDMA在漏缆内的覆盖距离为546 9米 隧道内重叠覆盖距离 由上表可以看出 每500米设置1个RRU时 GSM900重叠覆盖长度只有500米 不能满足GSM小区切换 故采用每1000米设置1个RRU的设置方式 采用每1000米设置1个RRU的设置方式时 在300km h情况下 GSM900重叠覆盖长度能满足9秒钟的切换时间WCDMA重叠覆盖长度能满足0 8秒钟的切换时间 隧道外GSM无线覆盖链路预算 隧道外W无线覆盖链路预算 站距规划 根据实际场景情况进行链路预算 得到站间距采用 95dBm作为边缘导频电平 根据计算 该电平可以较好地满足业务覆盖 包括VP和HSPA业务的连续覆盖专网移动性策略采用半封闭的专网 允许专网用户切换到大网 95dBm的边缘导频电平也可以保证火车用户不会误切到大网 切换区规划 软切换时延按照800ms考虑 300km h时速下的所需的软切换区大小为67米同一个站点下采用功分或双RRU0 5 0 5共小区方式 避免站点下的切换在隧道口 隧道交叉口等 信号突变 难以规划切换区 采用RRU共小区方式 避免切换 灵活设备的典型场景介绍 隧道避车洞内挂墙安装 隧道外机房外挂墙安装 隧道外H杆 隧道外铁塔 隧道内漏缆 隧道洞口 灵活设备的典型场景介绍 泄漏电缆的安装示意图 根据列车高度一般在3 7至4 3米之间 选择平均车窗高度距轨2 4米为泄漏电缆安装位置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沿隧道壁水平安装 每隔1 3米打一个卡具固定 固定卡码 特殊场景解决方案 温福铁路福建段中 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8 84 桥隧比重居全国现有及在建铁路之最 隧道53座 特大桥 大桥44座 其中有超长隧道 连续多个短隧道 超大隧道群 跨海大桥等连续分布 通过各种特殊解决方案应对复杂的无线环境 极大的施工难度 鼓山隧道群 宁德跨海特大桥 东莞高铁现状难以满足提速300km h要求 长段隧道覆盖 霞浦隧道全长13多公里 采用3个BBU和13个隧道内RRU和1个洞口RRU覆盖 隧道内RRU间距1km其中一端2个BBU 消耗光纤12芯 另一端一个BBU3个BBU分别带4个 6个 4个RRU 霞浦隧道纤芯使用情况 总计48芯光缆分配给联通 电信各24芯 联通24芯光缆中12芯用于BBU与RRU间的级联 6芯用于构筑BBU BBU间环路 剩余6芯用于干线传输 6组12芯用于BBU与RRU间级联 6芯用于构筑BBU BBU间环路 长段隧道覆盖光纤使用 多段短隧道群覆盖 cell1 cell2 cell3 cell4 cell5 cell6 多隧道路段 由于隧道间间隔较短 通过RRU共小区技术避免在隧道口和短隧道内切换 宁德特大桥覆盖 宁德特大桥 在海岸边的山坡上建高站覆盖桥面 目前正在站点建设中 预计11月中旬完成 东莞高铁现状难以满足提速300km h要求 鼓山隧道群覆盖 鼓山隧道群中四个隧道交汇 将交汇处隧道内或隧道口的四个RRU配置为共小区 避免隧道口处切换 霞浦隧道和青岙隧道之间组网 隧道内先与电信共用泄漏电缆通过合路器或POI合路再经过功分器功分 接入泄漏电缆 隧道内天馈连接方式 泄漏电缆 隧道口天馈连接方式 一边天线 一边漏缆隧道内先与电信共用泄漏电缆 隧道外不与电信共用天线主集信号先与电信共建设备通过合路器或POI合路再通过宽带功分器功分 一边接天线 一边接漏缆均与电信共用主集信号先与电信共建设备通过合路器或POI合路再通过宽带功分器功分 隧道口天馈连接方式 室外WCDMA独立天线 单RRU小区分裂方式 RRU的TX RX口和RX口分别通过功分器后接入到两幅天线的主集和分集 隧道外天馈连接方式 隧道外天馈连接方式 室外WCDMA独立天线 双RRU共小区方案 室外宏基站 背靠背天线结构连接 与中国电信室外共用四端口天线两个RRU的TX RX口和RX口分别接入到与电信共用四端口的两幅天线的主集和分集 隧道外天馈连接方式 温福高铁呼叫测试 测试路段 福州 温州 往返 测试项目语音 VC短呼 90秒 SCANNER VC长呼 空闲态数据业务 HSDPA HSUPA测试人员 5人测试FTP 福建联通内网FTP服务器 高铁 高铁 测试整体情况 短呼 去程 总共呼叫38次 无法接通4次 掉话0次 回程 总共呼叫38次 无法接通1次 掉话1次 掉话 无法接通连续发生在鼓山隧道口专网与公网交界处 长呼 去程 掉话1次 发生在鼓山隧道口专网与公网交界处 回程 掉话3次 1次掉话发生在鼓山隧道口专网与公网交界处 剩余两次发生在公网覆盖路段 空闲 无脱网状况发生数据 HSUPA平均速率为1M以上 HSDPA平均速率为3 4M 测试整体指标 注 RSCP Ec Io 主叫接通率受站点未开通导致的弱覆盖影响 测试整体覆盖 RSCP分布图Ec Io分布图 注 当前存在弱覆盖点主要存在于站点未落地等区域 是受站点征地 协调困难影响等 部分弱覆盖分析如下 R福州罗源渡头隧道 R福州罗源五里河大桥DK241 900 R福州罗源渡头隧道DK240 844 R福州罗源渡头隧道DK241 755 分析 R福州罗源渡头隧道DK241 755未开通导致该路段RSCP接收电平偏低 宁德特大桥 宁德火车站 R宁德笔架山隧道DK220 330 R宁德宁德火车站DK210 880 R宁德宁德特大桥北1DK213 880 R宁德宁德特大桥南1DK218 730 R宁德宁德火车站南DK212 500 R宁德宁德火车站南DK211 780 分析 R宁德宁德特大桥和R宁德宁德火车站DK210 880等站点未开通导致该路段RSCP接收电平偏低 宁德下坂2号隧道出口 R宁德半山大桥南DK210 080 R宁德蕉城下坂2号隧道DK209 080 R宁德蕉城下坂2号隧道DK208 065 分析 R宁德蕉城下坂2号隧道DK209 080站点未开通导致该路段RSCP接收电平偏低 福鼎火车站至岩前隧道路段 R宁德福鼎岩前隧道DK97 940 R宁德福鼎岩前隧道DK98 940 R宁德福鼎火车站1DK99 800 R宁德福鼎丹歧隧道DK100 614 分析 R宁德福鼎火车站1DK99 800和R宁德福鼎岩前隧道DK98 940站点未开通导致该路段RSCP接收电平偏低 温福高铁终端IOT测试 为保证所有大多数手机都能在高铁上的正常使用 专门对Iphone 诺基亚 索爱 三星 多普达等主流品牌的手机 例 诺基亚N97 N95 E71 5800 多普达D810 索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