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对日本设计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1页
二战后对日本设计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2页
二战后对日本设计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3页
二战后对日本设计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4页
二战后对日本设计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对日本设计的影响 1 1 日本设计2 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3 二战前日本的工业设计简介4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5 日本工业设计史 柳宗理6 日本工业设计的影响7 参考文献 2 日本设计 日本设计 一词常会使联想到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 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 如木制家具 漆器及瓷器等 这类手工艺品朴素 清雅 自然 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 另一类则是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品 如高保真音响 照相机 摩托车 汽车及计算机等 这种高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 3 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日本工业设计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传统文化 传统设计的和谐共处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既没有因现代设计的发展而破坏传统文化和设计 也没有因传统设计的博大精深而阻碍现代设计 其次 日本工业设计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 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 价廉质次 即这时日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 二战前日本工业设计简介 5 20世纪20年代由夏普公司的前身生产的收音机 也是欧美产品的复制品 由于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战前日本与德国关系密切 有些日本人曾去德国学习设计 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了日本 6 1932年日产公司生产的 达特桑 牌小汽车 显然是刻意模仿当时欧美流行的车型 特别是福特T型车 7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切工作都陷于停顿 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 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 今天 日本工业设计已得到国际设计界的高度重视 有很高的地位 8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 9 随着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工业设计的问题就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工作 工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 日本 工艺新闻 于1948年号上集中介绍了英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情况以及它的活动与成绩 1947年 日本举办了 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通过展览 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以实物和照片介绍了美国工业产品设计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10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从1945 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 由于曾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这时工业中一半设备已不能使用 另一半设备也陈旧不堪 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30 日本正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开始恢复工业的 在美国的扶植下 通过7年时间 经济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11 1951年 由日本政府邀请 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 并且为日本设计师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罗维的讲学 对日本工业设计是一次重大的促进 1952年 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 并举行了战后日本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 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这两件事是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雷蒙 罗维 12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 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1953年的米兰三年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曾邀请日本参展 但日本以不具备参加国际性展览的条件谢绝 当时日本的许多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的 比较粗糙 13 索尼公司生产的 G 型磁带录音机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 但看上去像台原型机 14 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这是指的1953 1960年这一时期 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 不少新的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15 从1957年起 日本各大百货公司接受日本工业设计协会的建议 纷纷设立优秀设计之角 向市民普及工业设计知识 同年 日本设立了 G 标志奖 以奖励优秀的设计作品 日本政府于1958年在通产省内设立了工业设计课 主管工业设计 并于同年制定公布了出口产品的设计标准法规 积极扶持设计的发展 16 为了改变日本产品在国际上价廉质次的印象 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 以求打开国际市场 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17 夏普公司于1960年制造的彩色电视机就深受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影响 采用了镀铬的控制键盘 18 本田公司20世纪50年代的摩托车显然脱胎于意大利 维斯柏 轻型摩托车 19 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 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 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 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政府为了使日本迅速成为先进的工业大国 十分注意引进和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 20 20世纪60年代初 不少日本产品在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 一些日本厂商将新技术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忽视了建立整体设计战略的重要性 21 日本早期的汽车也多是模仿国外流行的名牌车 22 随着新技术的普及 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就无法生存了 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更加重视工业设计 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 以改善产品的形象 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23 夏普公司新型微波炉在设计上比先前的产品要精致得多 由于面板上复杂的操作指令使人觉得这是一件高精尖的技术产品 24 夏普公司于1964年生产了全晶体管的台式计算器 当时称得上是一种先进的办公机器 但设计也不精致 25 1973年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展览 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布劳恩公司的产品 他们吸取了这些产品的风格特点 并且在新兴的电子产品设计中发展了一种高技术风格 即强调技术魅力的象征表现 26 日本的汽车 摩托车是从仿制起家的 但到20世纪70年代 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法 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并且十分强调技术和生产的因素 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27 本田公司不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 但该公司十分注重工业设计 因此在欧美各国也享有较高声誉 本田公司1997年生产的小汽车 车身紧凑而简练 在日本生产的小汽车中独树一帜 28 照相机是典型的日本产品 它几乎独占了国际业余用照相机的市场 29 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 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 使得相机的自动化成为现实 佳能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单反相机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 1976年4月 佳能推出的AE 1 世界上第一台嵌入镜头照相机 30 由日本GK工业设计研究所于1982年设计的奥林巴斯XA型照相机是日本小型相机设计的代表作 荣获了当年的 G 标志奖 相机置于口袋中时 需要用一个盖子来保护镜头 该设计以一个碗状的盖子在结构上完成了这一功能 并赋予相机的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形态特征 31 在日本的企业设计中 索尼公司成就斐然 成了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典型代表而享誉国际设计界 索尼是日本最早注重工业设计的公司 早在1951年它就聘请了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柳宗理设计了Y型磁带录音机 1954年公司雇佣了自己的设计师并逐步完善了公司全面的设计政策 索尼的设计不是着眼于通过设计为产品增添 附加价值 而是将设计与技术 科研的突破结合起来 用全新的产品来创造市场 引导消费 即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市场 32 索尼的特点 与其它公司强调高技术的视觉风格不同 索尼的设计强调简练 其产品不但在体量上要尽量小型化 而且在外观上也尽可能减少无谓的细节 33 1958年生产的索尼IR60晶体管收音机 是第一种能放人衣袋中的小型收音机 34 1959年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半导体电视机 35 随身听 放音机 就是这一设计政策的典型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6 独具特色的单枪三束柱面屏幕彩色电视机 37 进入20世纪80年代 特别是80年代后期 由于受到意大利设计的影响 日本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开始转向所谓 生活型 即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 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 38 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 蝴蝶 凳 39 80年代是日本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 日本车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 以 丰田生产方式 为代表的日本生产模式引起了欧美的关注 40 松下电器公司的一些家用电器设计也在造型和色彩上作了大胆探索 把高技术与高情趣结合起来 41 松下公司1988年设计的小型电视机 42 松下公司1988年设计的分离式电熨斗 43 松下公司于2009年设计的小型数码相机 获得当年日本G标志金奖 44 这是原研哉设计事务所与日产汽车 也就是Nissan 合作的一款概念产品 名为 SmilingVehicle 字面意思是 微笑的汽车 设计作品本身也贯彻了这样的概念 原研哉的 SENSEWARE 感性体 设计理论 利用设计刺激人类感官 唤醒使用的记忆 的又一次体现 将冰冷的机器赋予更多的人情味 即便汽车不能量产 但传递的东西也足以让我们玩味 45 设计理念 1 美是有用的 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 表现出日本的特色 2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 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 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 3 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 好的设计如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 1956年他设计的弯曲胶合板加金属配件的蝴蝶凳 即是功能主义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 4 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 迎接时尚 潮流的挑战 他批评当代设计中存在的唯物质条件论和屈服于时尚趣味等不良倾向 他自己的产品设计能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法则和日本民族情感于一体 46 日本工业设计师 柳宗理 柳宗理是日本老一代的工业设计师 1936 1940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 1942年起 任勒 柯布西埃设计事务所派来日本参与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夏洛特 佩利安的助手 47 从90年代起日本的工业设计进入世界的一流发展水平 1989年世界设计会议和设计博览会在日本召开 进一步开阔了日本设计师的视野 1993年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再度发表了时代变化对设计政策的影响一文 要求设计师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设计理念和方向 为推动日本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日本设计师及时调整了设计观念 把国际上通行的设计理念如无障碍设计 绿色设计和通用设计概念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 这对日本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逐渐走出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8 随着日本经济的成功 因设计而产生高附加值的物品受到重视和生产 使国民生活提高的意识加强 设计振兴体制的扩充 设计基础设施的加强 国际设计交流的促进政策等都取得了实在的成果 并使消费意识 企业活动 地区社会 国际经济等各个领域 设计环境都不同程度得到变化和发展 日本以通产省设计机构主管工业设计 形成国家推进体系 日本的工业设计是从政府扶植 政府引导 到企业集团重点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 49 著名的作品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海报系列 1985年 2001年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 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 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 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 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 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 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 在这里 音符 鸟 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 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 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 同时充满趣味性 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福田繁雄作品与欣赏 50 福田繁雄 F 海报系列 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 F 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 贝多芬 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 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 而是以 F 为基本型 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 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 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 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 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