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地考察报告_第1页
红色基地考察报告_第2页
红色基地考察报告_第3页
红色基地考察报告_第4页
红色基地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 红色基地考察报告 人文社会科学系 2016级 2016年上学期 关于衡阳市红色景点的考察报告 2016 年 18 日 19 日期间,借着此次专业考察的机会,我们参观了衡阳市石鼓书院以及 衡阳市烈士陵园这两个著名的红色景点,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衡阳市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衡阳。 石鼓书院的文脉绵延千年,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从古 至今,有无数 的文人志士来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 蔚为壮观。独具特色的楼、阁、亭、祠也使得石鼓书院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但不幸的是, 石鼓书院在 1944 年 7 月的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XX 年衡阳 市政府才得以仿照清代石鼓书院的格局重建石鼓书院。 18 日上午,我们来到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便是禹碑亭。禹碑亭 的柱子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2 / 29 文”,此联为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 在禹碑亭的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据说,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时在南岳衡山 岣嵝峰所刻。穿过禹碑亭,便来到石鼓书院的二门前,透过二门,看到眼前有两个祠堂,位 居其右的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武侯祠”,位居其左的则是为纪念李忠杰的高风亮节而建的 “李忠杰公祠”。穿过祠堂,大观楼跃入眼帘。参观完大观楼,便是合江亭,也称之为绿净阁。 站在合江亭内,眺望书院,便可将美景尽收眼底。最后便是朱陵洞,朱陵洞在石鼓山东侧的 悬崖下,据史书记载,南岳朱陵洞为道 家第三洞天福地,相传为朱陵大帝所居。朱陵洞 不过 几平方米宽,两米多高,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地下通道,人们赞美朱陵洞,不因其虚无缥缈的 仙迹,而只因其蔚然大观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首”,朱陵洞是以诗词而闻名的,唐宋以来, 便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在此乘兴作赋吟诗,抒发情怀。众所周知的是,现在的石鼓书院是由禹 碑亭、武侯祠、李忠杰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的,此行至此,参观完朱陵洞, 3 / 29 我的石鼓书院之行也便结束了。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此次石鼓书院之行的 些许感想吧!走进石鼓书院,一方面,我觉得里面的景色很好,是很典型的山水组合景观,就个人而 言,我比较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那是因为山与水能让我们更加的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 美好。然而,现时代,我们放眼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全是一排排的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 并不能像怡人的自然风光那样带给人们视觉上 与精神上的享受。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 越快,整天为生计而奔波、而劳累,也许,有时候停下前行的匆忙脚步,去亲近自然,去尽 情的感受大自然所带给我们的别样的生机与活力,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岸,会让我们的内 心得以洗礼,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前行。另一方面,看到那些与现代社会的高楼 大厦截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仿佛来到了另一番天地,格外的宁静。在石鼓书院,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由古代文人志士所留下来的诗、词、歌、赋以及对联等宝贵的文 化遗产,那一幅幅对联,一篇篇诗词,无不让人驻4 / 29 足,去细细品味一番。身临其中,透过刻 在石碑上的古老的文字,仿佛刹那间便拉 近了自己与大师们的距离,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 文学素养也瞬间得到了提升。当我伫立在凉亭中,望着前面的那一汪平静无波的湖水,感受 着石鼓书院的浓厚的书香之气,感觉此刻自己那颗略显浮躁的心也得到了洗涤,最终归为平 静。 二、衡阳市烈士陵园 衡阳市烈士陵园坐落在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 1954年由原士陵园,瞻仰着那一幅幅图片、一尊尊雕塑,我 的思绪仿佛也跟着来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他们誓死抵抗的悲壮 场面,仿佛听 到了那些在抗战洪水中的伟岸身躯的竭力嘶吼,又仿佛看到了在那熊熊烈火中, 消防战士们坚定无比的眼神与那视死如归的决心。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我顿时感觉到,这里, 没有文本教材,却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这里,没有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强行灌输, 却有逼真的史迹以及鲜明的烈士形象,供游客们瞻仰感受;这里,没有校纪校规的约束与成 绩的压力,却有来自一块块烈士丰碑的革命情怀的5 / 29 熏陶与爱国主义的陶冶 ?现如今,这里已 是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了那些不能 忘却的记忆,为了能让我们经常翻阅 那些艰难历史的一页页,国家为我们修建这个陵园,让我们能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共同缅 怀那些英雄。 衡阳市烈士陵园是褒扬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统,更是衡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有数不胜数的烈士,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 那么的光荣。坐在回校的车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烈 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时刻铭记过去那艰难困苦的历史,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 不易,让我们知道烈 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成长的岁月中,鞭策 自我,不断进步。作为大学生,当我们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时,应不忘革命 精神,并把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化为现实中不懈奋斗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 我,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意义 6 / 29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也听见了动人的 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大好的自然风 光,更重要的是感受到 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石鼓书院幽静的景致以及那悠久的文化沉淀令我们流连忘返;烈士陵 园庄严的气势令我们折服,烈士们的精神令我们心生敬畏。我想,这次的参观,不仅具有极 大地教育意义,更是对我们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篇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我们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王复生、王 德三烈士故居。我很荣幸自己有这份机会,去了解党的历史。那份喜悦的 心情,此时此刻回 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九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看到眼前一幕幕那红色的景象,一下子感觉到战争年代那些过往的东西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都沉浸于思念的洪流中 ?7 / 29 讲解员对故居的建设象征意义、每一件革命纪念文物的来历、墙上每一幅宣传画的故事 以及那段历史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回顾和精心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 对 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每个党员都认真聆听了讲解,还把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许多实物拍 摄下来,以便回去让其他同事、家人也能感受到这段历史,并深刻体会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 的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面对着墙上那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 它承载了太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东西;看到当年王复生、王德三用过的衣物以及生活用品, 真的不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的生活着;他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但为 了全天下人的幸福生活,他 们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 战场 ? 在红色光辉的沐浴下,我们认真学习着先烈们的每一个事迹,在 每一个事迹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为解放全中国所付出的心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 王氏三兄弟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战斗中。哪怕是背负刑场,面对敌人的刀枪, 8 / 29 王德三在生命旅途最后一刻,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万岁”。在 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年代他们不畏牺牲的斗志,让我深深的认 识到,引领社会进行革新,正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 理解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参观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德三被捕后在狱中留下的万言遗书。书中他这样写道:父亲, 你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刚强,最有志气的人,他只知道人类,只知道社会,完全没有一点自私 自利的习气。古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儿已处此境地,如果要偷生 苟活,那就要做出些无廉耻的事情,你儿子又有什么脸活在人世上,天下人听见云南人就要 骂王懋廷是无耻的人,云南人提着王字,就要指着祥云县说些不好听的话!儿现时只有拿定 主张把身子献给人类了。” 1930 年 12 月 31 日,王德三牺牲后,费炳同志在祭德三诸先烈 一诗中讴歌王德三:“少怀壮志走千山,一腔热血祭轩辕。传播马列扫腐恶,唤起工农开新天”。 王德三是我们每个青年应该学习的榜样,正是他的9 / 29 志在四方,他的坚强和执着,成就了一个 农村孩子的救国梦,这也让我们自信的告诉自己,农村人也可以做到出人头地。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 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 接续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每个青年都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可是革命 精神没有离我们远去,也没有被尘封,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我们。 参观了这些革命遗迹,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 的内心,“高举旗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不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口号,更是一盏指 我奋进的“明灯”。面对先烈的雕像,面对那一座座伫立的丰碑,我们郑重宣誓,以誓言来指 导行动,以行动来服务社会。继承先烈遗志,紧跟党的旗帜,我将以一名合格的教师,饱满 的姿态来肩负社会给予我的重任。当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名族精神弘扬,他们是 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参观学习是短暂的,可以说大家用万分之一的时间看完走完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一 10 / 29 生,但是留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我将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来践行我的教育事 业! 2016 年 3 月 23 日 马 春雷篇三:参观红色基地心得体会 谨记红色历史不易 奋发图强党的事业 参观查尼皮省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2016 年 3 月 23 日,在 xx 书记班子的带领下,与其他党员同志共赴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 大会会址 蒙自市查尼皮参观了陈列室中党的历史故事、英烈及遗留文物,观看回顾了 1928 年发生在蒙自地区的党的武装斗争历史,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感想颇多,触及颇深。 一、学习优秀党员不畏艰难,忠诚党的事业的精神品质 回想当年,全省 17 名代表为全 省党的事业发展,克服交通不便、经 济不力、通讯不畅的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在查尼皮秘密 胜利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选举出省临委委员,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省内形势 及明确了党的工作任务,通过了多项与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决议,对云南省党组织的发展奠 定了第一块基石。由此事件,值得学习之处有二:一是为党砥砺奋斗的决心。 17 名党员为健 11 / 29 全全省党的领导组织,确保云南省党组织的大局稳定和循序发展,克服各种艰难,如履薄冰 地从全省各地赶赴查尼皮召开会议,研究党的工作,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共产 党员为党 的事业奋斗的坚定,透露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其目标之强、决心之坚定,确让人肃 然起敬,深思熟悟。二是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为人民群众谋出路、谋福址,为了党的事业 发展,将会址选于人烟稀疏、偏僻难行的查尼皮,17 名党员没有对党组织、对人民的绝对忠 诚之心,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 仰,难以齐聚谋业、义无反顾、心神一致。置身当年的情境历历在目,每名党员须克服 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此般所行,堪为优秀党员之先驱,延续全省党的事业之 星火,开启党的历史之新篇。 二、扭转轻飘浮躁的作风,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以此红色基地为参照,反观当前不 良风气,令人瞠目。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信仰缺失,宗旨意识淡薄,奢靡浮躁、颐 指气使、甚嚣尘上,形式主义滋生、享乐之风盛行、官僚主义蔓延,红色优良基因遗传受阻, 12 / 29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被遗弃,败坏了党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为此,党组织高度 重视,力求彻底扭转不良风气,以维护党的纪律改进工作作风为始,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密切 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州委相继出台相关规定严肃工作作风,继而开展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今年又重点在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 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云南实际又对云南领导干部提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新要求, 全省上下扎实落实,认真贯彻。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又以典型的查处立威,严阵警示。和平 年代易腐易败已成常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以坚强的决心,强硬的手段全面从 严治党,全力清除发展道路中的荆 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铺平道路,创造 条件。传承了党的优良作风,振作了国人忠心护党的信心,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信心,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心更加坚固。篇四:红色之旅调 研报告 -刘一乐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红色之旅调研13 / 29 报告 刘一乐 *摘 要 :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缅怀革命先烈 ,强化爱国意识 参观红色历史景点, 了解红色历史 对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 划关键词:大学生 红色之旅 西安 重庆 北京 爱国 独特观点和规划 一、前言 共产党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共产党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共产党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共产党是路,引你走向文明!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九十年间,中共实现了冲悲惨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奋进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向着全 面实现小康生活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奇迹这一历史雄辩证明,中 国共产 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 局面的核心力量。 这次暑假,也是中国共产党迎来九十华诞的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小组很荣幸的组织了这次“红色之旅”活动。这次“红色之旅”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14 / 29 非 浅。我们先后参观了许多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景点,让我们重温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艰辛 道路,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开展“红色之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 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深对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 信念。 调研方法:小组调研 调查对象:革命老基地 提出的问题:红史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及关于历史革命基地今后发展的规划 二、 实践的原因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生子女 ,自小就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中 , 心无牵挂 ,手不劳作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生活 ,。 1 缅怀革命先烈 ,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 90 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 ,我认为这很 15 / 29 片 面 ,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 ,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 ,接受了方 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 ,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 ,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 不起或辱骂中国 ,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 ,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 ,但别人 却不行 ,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 己的意 愿。 参观红色历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感悟在特色社会主义下,中国的高速发展并对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划。 三、实践内容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 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 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 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 16 / 29 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 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重庆国共谈判: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 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 43 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 判。 整个事件过程从 1945 年 8 月 29 日开始,至 10 月 10 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经过 40 多天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因为是 10 月 10 日签订, 纪要又称“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 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 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白公馆 : 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原为四川军 阀白驹的郊外别墅。 1938 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17 / 29 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 党员 2 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 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 “政治犯”被关押于此。 1939 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 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 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的烈士遗书 红岩“狱中八条”: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 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 人文社会科学系 2016 级 2016 年上学期 关于衡阳市红色景点的考察报告 2016 年 18 日 19 日期间,借着此次专业考察的机会,18 / 29 我们参观了衡阳市石鼓书院以及衡 阳市烈士陵园这两个著名的红色景点,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衡阳市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衡阳。石鼓书院的文脉绵延千年,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志士来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独具特色的楼、阁、亭、祠也使得石鼓书院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但不幸的是,石鼓书院在 1944 年 7 月的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XX 年衡阳市政府才得 以仿照清代石鼓书院的格局重建石鼓书院。 18 日上午,我们来到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便是禹碑亭。禹碑亭的柱子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在禹碑亭的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据说,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时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所刻。穿过禹碑亭,便来到石鼓书院的二门前,透过二门,看到眼前有两个祠堂,位居其右的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武侯祠”,位居其左的则是为纪念李忠杰的高风亮节而建的“李忠杰公祠”。穿过祠堂,大观楼跃入眼帘。参观完大观楼, 便是合江亭,也称之为绿净阁。站在合江亭内,眺望书院,便可将19 / 29 美景尽收眼底。最后便是朱陵洞,朱陵洞在石鼓山东侧的悬崖下,据史书记载,南岳朱陵洞为道家第三洞天福地,相传为朱陵大帝所居。朱陵洞不过几平方米宽,两米多高,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地下通道,人们赞美朱陵洞,不因其虚无缥缈的仙迹,而只因其蔚然大观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首”,朱陵洞是以诗词而闻名的,唐宋以来,便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在此乘兴作赋吟诗,抒发情怀。众所周知的是,现在的石鼓书院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杰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的,此行至此,参观完朱陵洞, 我的石鼓书院之行也便结束了。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此次石鼓书院之行的些许感想吧! 走进石鼓书院,一方面,我觉得里面的景色很好,是很典型的山水组合景观,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那是因为山与水能让我们更加的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现时代,我们放眼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全是一排排的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并不能像怡人的自然风光那样带给人们视觉上 与精神上的享受。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整天为生计而奔波、而劳累,也许,有时候停下前行 的匆忙脚步,去亲近自然,去尽情的感受大自然所带给我们的别样的生机与活力,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岸,会让我们的内心得以洗礼,让我们拥20 / 29 有更加强大的力量继续前行。另一方面,看到那些与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仿佛来到了另一番天地,格外的宁静。在石鼓书院,我们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由古代文人志士所留下来的诗、词、歌、赋以及对联等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一幅幅对联,一篇篇诗词,无不让人驻足,去细细品味一番。身临其中,透过刻在石碑上的古老的文字,仿佛刹那间便拉近了自己与大师们的距离,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文学 素养也瞬间得到了提升。当我伫立在凉亭中,望着前面的那一汪平静无波的湖水,感受着石鼓书院的浓厚的书香之气,感觉此刻自己那颗略显浮躁的心也得到了洗涤,最终归为平静。 总的来说,我觉得此次的石鼓书院之行很有意义,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优秀文化的熏陶。石鼓书院里面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学风之盛、管理之严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石鼓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 有极高的地位。石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说,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对宝贵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石鼓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接受这一优秀的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为我国21 / 29 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衡阳市烈士陵园 衡阳市烈士陵园坐落在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 1954年由原中央领导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携专家勘考定址并命名为“衡阳烈士陵园”。现如今,园内共有 68 位烈士长眠于此。 19 日上午,我们来到衡阳烈士陵园,从入口沿着众 ,使数百名群众安全撤离,无一伤亡,但 20 名消防战士却被倒塌的楼房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衡阳“ 11 3”大火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战士们表现出了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雄浑悲壮的英雄赞歌。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令人震惊和悲伤的衡阳“ 11 3”火灾事件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我相信,消防战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会永远的留在人们心中,鞭策着我们。来到陵园的烈士褒扬区,这里有衡阳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墓、烈士纪念广场等建筑,看着那一排排纪念墓,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我们熟悉的英雄人物 :有大革命时期“ 马日事变”的巾帼英雄廖兆凤烈士,有勇于与歹徒搏斗牺牲的袁佳烈士,有被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名的“抗洪英雄、爱民模范”宋文博烈士等等,数不胜数。先烈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出生,牺牲在不同的岗位上,但他们都有着一颗甘于奉献的赤诚之心,他们同样的为世人所尊敬、所崇拜。 22 / 29 当我行走在那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烈士陵园,瞻仰着那一幅幅图片、一尊尊雕塑,我的思绪仿佛也跟着来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他们誓死抵抗的悲壮场面,仿佛听到了那些在抗战洪水中的伟岸身躯的竭力嘶吼,又仿佛看到了在那熊熊烈火中, 消防战士们坚定无比的眼神与那视死如归的决心。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我顿时感觉到,这里,没有文本教材,却有丰富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这里,没有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强行灌输,却有逼真的史迹以及鲜明的烈士形象,供游客们瞻仰感受;这里,没有校纪校规的约束与成绩的压力,却有来自一块块烈士丰碑的革命情怀的熏陶与爱国主义的陶冶 ?现如今,这里已是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为了能让我们经常翻阅那些艰难历史的一页页,国家为我们修建这个陵园,让我们能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共同缅怀那些英雄。 衡 阳市烈士陵园是褒扬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统,更是衡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有数不胜数的烈士,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坐在回校的车上,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烈 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时刻铭记过去那艰难困苦的历史,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知道烈士23 / 29 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成长的岁月中,鞭策自我,不断进步。作为大学生,当我们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时,应不忘革命精神,并把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化为现实中不懈奋斗的动力,严格 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意义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也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大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石鼓书院幽静的景致以及那悠久的文化沉淀令我们流连忘返;烈士陵园庄严的气势令我们折服,烈士们的精神令我们心生敬畏。我想,这次的参观,不仅具有极大地教育意义,更是对我们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红色之旅调研报告 摘 要 :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缅怀革命先烈 ,强化爱国意识 参观红色历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 对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 红色之旅 山东沂蒙山孟良崮大青山 爱国 独特观点和规划 24 / 29 一、前言 共产党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共产党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共产党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共产党是路,引你走向文明!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 了九十三个年头。这九十多年间,中共实现了冲悲惨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奋进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生活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奇迹这一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这次寒假我们小组很荣幸的组织了这次“红色之旅”活动。这次“红色之旅”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非浅。开展“红色之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理解,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调研方法:小组调研 调查对象:革命老基地 提出的问题:红史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及关于历史革命基地今后发展的规划 25 / 29 二、 实践的原因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生子女 ,自小就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 ,心无牵挂 ,手不劳作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生活 ,。 缅怀革命先烈 ,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 90 后的孩子 是毁了的一代人 ,我认为这很片面 ,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 ,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 ,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 ,但我们骨子里仍旧充满着激情与斗志的 ,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 ,一点都不行。 参观红色历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感悟在特色社会主义下,中国的高速发展并对历史革命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规划。 三、实践内容 参观山东省红色旅游景点:沂蒙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旧址、大青山战斗遗址。 沂蒙山红色旅游区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老 根据地是山东红色旅游的核心区,涵盖区域包括临沂、莱芜、淄博、潍坊等市,其中 临沂是国家 18 个革命老区之一,其下辖的蒙阴、沂水、沂南、费县、兰山、河东、莒南、临沭、苍山等县是山东的一类革命老区。这些地区是沂蒙革命精神的承载地,是26 / 29 山东红色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区,是山东红色旅游体系的焦点和形象代表。在这里,涌现了大批以红嫂等为代表的革命群众。潍坊临朐县和淄博沂源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一部分,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莱芜区域内发生过莱芜战役等重要战役,也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沂蒙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孟良崮战役遗址,位于蒙阴县城东南 28公里的蒙阴、沂南两县交界处。孟良崮山势峻峭,主峰与大崮顶、芦山大顶成鼎足之势,突兀于群山之上。 1947 年 5 月,为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之重点进攻,我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集中主力,猛攻敌中部突击部队,于 14 日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分割包围在孟良崮山区。激战两天三夜,全歼敌之“五大主力”之一装备精良的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 3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