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周练(诗歌鉴赏答案).docx_第1页
2011届高三语文周练(诗歌鉴赏答案).docx_第2页
2011届高三语文周练(诗歌鉴赏答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练18】【周练18】【周练5】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注: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见”。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答案二: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情。解析:此词作于建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金兵南侵,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恍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1)首先回答能否,然后将“惊”与“见”的使用效果对比着谈理由。(2)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与南渡后客居的悲凉当然是对比衬托。【周练9】宫 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注】 琼轩:华丽的长廊5第一句写宫花“寂寂”开放,有什么作用?(3分)6诗的三、四句刻画出宫女的什么处境和心理?(3分)Key:5点明了重门深闭的宫中环境(分);以花喻人(借景衬情),美人与花一样,闭锁深院,无人欣赏,青春流逝,幽怨孤独。(分,光笼统答点明环境和以花喻人、借景抒情的只得分)6处境:没有自由,在严格控制下生活(分);心理:有所畏惧、谨慎小心。(各分,意思对即可)【周练14】溪 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夜榜:夜航.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解析】首先要理解什么叫不怨而怨,结合诗歌可以得知,作者只不过庆幸自己能够表达不行,好像很矛盾,这就是不怨而怨.分析出怨不怨来,必须点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周练16】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分)14.(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1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2)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周练17】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1本诗运用了 和 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翠绿的情趣。(2分)2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比喻 拟人(2分)2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4分。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周练19】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刘庭信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1这首元曲,“南吕”是_,“一枝花”是_,“春日送别”是题目。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此曲言辞俊丽,通篇运用整句,使这幅春图的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B“东君”是司春之神,“莺花”是莺啼花落之意,泛指春天景物,这里指代所送别的人。 C结尾两个问句连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送别时的伤怀之情。 D“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意思是雨随着花瓣的飘落而倾洒,风趁着柳条的稀疏而劲吹。 3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1宫调;曲牌 2C(A错,前四句是两个对仗工整的整句,后几句是错落参差的散句;B错,“莺花”是莺啼花开之意,这里指代抒情主人公;D错,与前两句相关,“丝丝风”不可能“劲吹”,“点点雨”也不可能倾洒) 3这两句对仗工整。以诗人曲,借对仗艺术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叠词运用,增加音乐美。“丝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