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第 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1我国经济特区有五个,即 1980 年在广东省设立的_、 _、 _和福建省的_, 1988 年增设 _为经济特区。 2 _被誉为 “ 一夜崛起的城市 。经济特区是发展 _的 “ 排头兵 ” 。 3 1984 年,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江浙两省成为开放的重点省,其中江苏开放了连云港和 _,浙江开放了 _、 _。 年以后,国务院决定将、和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5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经济特 区的创办 2 / 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 1含义: 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概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 “ 出口特区 ” 。 1980 年国家正式将 “ 出口特区 ” 定名为 “ 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 区。 (2)1988 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对经济特区给予特殊政策,促进了经济特区迅速发展。 (4)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3意义 (1)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2)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的适宜场所。 3 / 8 【例 l】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 A 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 【变式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 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B c D 知识点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为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汇人世界经济潮流。我国确立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有 何作用 ? 1开辟沿海港口城市 (1)措施: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意义:加快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 / 8 (1)措施: 1985 年以后,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勃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意义: 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设立经济技术开 发区 (1)措施: 中国政府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 (2)意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例 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通过 ()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设立经济特区 开放内地 5 / 8 A B c D 【变式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开放与 19 世纪中期以来的开埠通商的本质区别是 () A开放的领域不同 B开放的对象不同 c开放的前提不同 D开放的方式、方法不同 知识点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浦东的进一步开放与旧中国上海的 “ 开放 ” 有什么本质区别 ?它的开发与开放有什么重大意义 ? 1 1990 年 4 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决定以此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 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 2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例 3】下列关于浦东开发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6 / 8 B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c带动长 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D仅仅为了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 【变式题 3】以下有关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的叙述,不正确一项是() A浦东开放前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于浦西等区域 B浦东开发是 21 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c浦东开放后,依靠上海的原有基础和独特优势,发展非常快 D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巩固测试 1从我国对外开放地区中可以得出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都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结论,中央政府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 () A与外国交通便利 B人们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经营方式 c侨胞多,容易吸引外资 D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2我国在开放城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 A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 B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7 / 8 c设立在旧经济区基础之上 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我国经济特区的作用有 () 技术窗口 管理窗口 知识窗口 对外政策窗口 消费窗口 A B c D 4我国设立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不包括 () A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B环黄海经 济开放区 c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闽东南开放区 5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下列省市先后列入对外开放区域的是 () A珠海一上海一上海浦东新区一海南 B深圳一海南一上海一上海浦东新区 c天津一珠海一上海一南京 D深圳一上海一海南一上海浦东薪区 6上海浦东的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主要因为它 () 能够促进上海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 能够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 能够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出现新飞跃 8 / 8 能够成为我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A B c D 7下列哪项不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相同之处 () A引进外资 B外向型经济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引进外国技术 8材料解析题: 南京条约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线产品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瓶车电池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电焊维修技能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住房租赁考试题库及答案
- 1-Methyllysergol-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
- 家庭考试题及答案老版
- 保定教师考试题型分布及答案
- 酿酒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水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QGDW11008-2013低压计量箱技术规范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
- 2025-203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研究报告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中间人垫付合同协议书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2025年图书情报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