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13 课捕蛇者说教案 第 13 课捕蛇者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熟悉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2.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 “ 而 ” 等虚词的用法和含义。 2.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 毒蛇 ” 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提起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 “ 凶狠 ”“ 恐怖 ” 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那你们想知道天天面对这种毒蛇,而且以捕蛇作为自2 / 7 己职业的人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千多年前永州人的捕蛇的奇特生活。(通过学生对毒蛇的认识,引导他们体会捕蛇者的艰辛,一方面能使学生对主题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介绍作者及 “ 说 ” 这种文体。 请同学们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强调重点内容。 柳宗元( 773 819),字子厚,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做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 805),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史称 “ 永贞革新 ” 。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但这次革新很快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他擅长写散文,是 “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的诗文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 说 ”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曾经学习过马说。这种文体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 “ 说以感动为先 ” (李善),文中蕴涵着感情,这是 “ 说 ” 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涵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 三、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 / 7 1.教师范读。 2.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正字。 啮()腊()挛()() 瘘() 疠()当()其租入 嗣()几()死者数()矣 莅()蹙()殚() 踣()曩()隳() 恂()缶()谨食()之 熙()以俟()夫() 3.请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四、疏通文义。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也可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实词。 2.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3.教师强调重点实词。 ( 1)腊:干肉,这里是指把肉晾干。 ( 2)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 ( 3)若:你。 ( 4)毒:怨恨。 ( 5)悲:怜悯。 ( 6)涕:眼泪。 4 / 7 ( 7)生:使动用法,使 活。 ( 8)病:苦。 ( 9)是:这。 ( 10)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互文,义为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 ( 11)安:怎么,哪里。 ( 12)夫():指示代词,那。 ( 13)观:考察。 ( 14)人风:民风,民情。 4.分组请同学串译文章,再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 3、 4 自然段。 一、朗读导入。 1.齐读全文。 2.提问背诵第 3、 4 自然段。 二、讲解新课。 1.分析课文,齐读文章,请几位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分为三部分,第 1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捕蛇的缘由。第 2、 3 自然段,通过与蒋氏的对话揭示赋敛之毒有甚于捕蛇。第 4 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点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5 / 7 的主旨。全文是按照 “ 缘起 访查 询问 抒发情感 ” 的顺序来写的。 3.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情,主要写的是哪件? 明确:共写了两件。即捕蛇的危险和赋敛的毒害,以后者为主。 4.从作者叙述的这个故事中,你认为捕蛇者蒋氏是 “ 幸 ” 还是 “ 不幸 ” 呢?结合原文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1)蛇的毒性之大,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 “ 不幸 ” 的。(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 “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 ( 2) 然而他与乡邻们相比却又是大 “ 幸 ” 了。 对比内容乡邻捕蛇者 三世居是乡非死而徙尔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弛然而卧 不得宁焉 危险的情况旦旦有是哉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3)他们其实都是不幸的,最后都难免一死。 作者通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烘托了文章的主旨,凸显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5.由此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状? 6 / 7 明确:社会黑暗、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6.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 明确 :这篇 “ 说 ” 通过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 三、学习文章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方法。 一篇好的文字,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人一种影响和力量。作为“ 说 ” 这种文体,更要具有这样的特征。学过这篇文字之后,我们都不禁为那些为自己的存活而不惧毒蛇的永州人而扼腕。作者是如何通过娓娓的叙事带给我们震撼的力量的呢? 1.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例如,在第 1 自然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 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 “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 这一主题。第3 自然段中,为了说明 “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 ” 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 “ 死者相藉 ” ,而蒋氏却能 “ 以捕蛇独存 ” 。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 “ 哗然而骇 ” ,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 “ 弛然而卧 ”“ 熙熙而乐 ”“ 甘食其土之有 ” 。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 旦旦有是 ” ,蒋氏 “ 一岁之犯死者 ” 仅仅两次。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7 / 7 租税的乡 邻们之后。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 “ 赋敛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银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商业种植花卉合同范本
- 个人销售酒合同范本
- 厂房公摊合同范本
- 铲车机械费合同范本
- 物业委托 服务合同范本
- 珠宝订货定金合同范本
- 社区居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大棚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纯电动》
-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
- 垂体瘤患者护理查房
- 2024版标本采集课件
- 专题09 Module 5语法Grammar 特殊疑问句的用法-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外研版)
- 《工艺管理与改善》课件
- 《交通事故车辆及财物损失价格鉴证评估技术规范》
- 《广东省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