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_第1页
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_第2页
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_第3页
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_第4页
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第 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 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 14 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的主要过程及其在流亡国外期间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取 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史实。了解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活动和理论贡献。探讨 列宁结合本国国情探索俄国革命道路的创新精神及其革命品质。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有关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领导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等方面的基本史实,观看相关的历史题材 影片,或运用多媒体手段重组历史资料, 使学生在再现历史情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高对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列宁不屈不挠、矢志革命的勇气,以及他结合本国实际2 / 13 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 神,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求真、 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投影: XX 年 4 月 22 日是列宁诞辰 一百三十八周年纪念日,俄罗斯 *等组织及当地居民向红场列宁墓敬献鲜花。当天,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萨 马拉、车里雅宾斯克、罗斯托夫等地的民众也分别举行了纪念活动。莫斯科共青团员 报当天的民调显示,大部分俄罗斯民众仍对列宁持正面看法。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哈 里东诺夫说: “ 对于我来说,列宁的名字就是诚实、廉洁、勤奋和保护弱者的代名词, 他所缔造的苏联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 投影:苏俄领导人身材对比,列宁比普京矮 14 毫米 在地位、作用、影响等方面都非常高大的列宁,在身材上却3 / 13 是苏联 和俄罗斯著名领导人 中最矮的一个,比前总统普京还矮 14 毫米。 正是这位身材 “ 最矮 ” 的领袖,领导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面貌,开辟了一个 崭新的时代 感受列宁:列宁 9 岁时的全家合影(右坐者为列宁)。 1919年,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 娅在苏维埃宫。 1922,莫斯科郊外戈尔克村,列宁夫妇在天文望远镜旁。列宁与斯大林。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 1924年 1 月 27 日建成。墓前刻 有 “ 列宁 ” 字样的碑石净重 60 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沿黑 色大理石台 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 的水晶棺内。 一、从大学生到革命家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列宁成长的历程。 (学生活动) 1、家庭出身: 1870 年 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哥哥是激进的民主革命者天性活泼、 好动、爱学习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体谅他人的优秀4 / 13 品质 2、投身革命事业,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1) 1887 年,哥哥被处死 探索不同的斗争道路 ( 2) 1887 年,喀山大学法律系学生,结识有革命思想的学生因参加反对沙皇的大会 被开除和流放 ( 3) 1888 年,开始阅读马列著作,成为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 ( 4)在萨马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1889 年建立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将共 产党宣言译成俄文。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提出问题)简述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条件、建立、意义及其主要活动。 (学生活动) 1、诞生的历史条件 ( 1)阶级基础: 19 世纪 70 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 导 ( 2)思想基础: 19 世纪 80 年代后,俄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组织基础:出现一批马克 思主义小组 5 / 13 ( 3)伟人 的主观努力:年,在彼得堡指导、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 行;成立中心领导小组;年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地位:是 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年, 创办火星报作用:团结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领袖, 唤醒了更多的民众,是俄国工人阶级的喉舌,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 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2、 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 1)地点:开幕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陈旧仓库,后转移到英国伦敦的一个俱乐 部 ( 2)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3)内容: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 4)意义: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6 / 13 ( 5)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建党组织原则存在分歧列宁对孟什维克的批判 ( 6)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1912 年在党的六大上,将孟什维克 驱逐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列宁主义的早期思想: 1、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 权; 2、与农民结盟,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3、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 4、胜利后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苏维埃 ),并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三、列宁在十月 (学生活动)十月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十月革命的过程、性质和意义 如何? (提出问题) 1、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 1)俄国参加一战,导致国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 盾孕育了这场革命。) ( 2)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顺应了民心; 7 / 13 ( 3) 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 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 ( 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 1)号召者:二月革命前号召俄国人民 “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 ; ( 2)组织策划者: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17 年 9 月,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 3)指挥者: 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 10 月 24 日),亲自指挥起义;起义胜利后,成 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任主席。 3、十月革命的意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 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国内: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 3)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展8 / 13 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 道路 ( 4)人类历史: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5)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义理论的实践、完善与发展 四、新经济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提出问题)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历史意义如何? (学生活动) 1、实施背景: 1921 年春天,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2、主要内容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实物税)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租让制、租赁制,恢复私人小企业,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分配强 制劳动, “ 不劳动者不得食 ” 按劳分配 3、作用及历史意义: ( 1)实质: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来 9 / 13 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 ( 2)作用: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打到了一条 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在生产力发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对以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列宁的政治 遗嘱 1、撰写的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 作用:创造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革命思想:十月革命的特殊性 建设思想: ( 1)经济文化建设( 2)国家党政机关改革( 3)民族问题 作用: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 义。 3、列宁的逝世 10 / 13 1924 年 1 月,因脑溢血逝世 4、对列宁的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 历史新纪元; 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为世界人民指明 新方向。 列宁的贡献: 一个政党 :缔造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党 一个国家 :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一个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一大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1、评价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 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11 / 13 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解析与探究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提示:列宁没有机械地照搬马 克思、恩格斯的论断,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所以十月革命 的胜利仍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提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 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或建设的胜 12 / 13 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自我测评 1、评价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提示: 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除了十月革命以外最大的历史贡献,请评价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俄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 提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社会生产力善对社会生产关系所做的一次正确调整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面探索出的一条正确的途径,它对于缓和社会危机、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大作用。它还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13 / 13 对于今天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共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