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1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2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3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4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的科技成就对祖国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启发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在艰苦条件下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通过科技小报的编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邓稼先和 “ 两弹一星 ” 。袁隆平和“ 籼型杂交水稻 ” 。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收集中国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事迹。编写故事,编辑和制作科技小报和在班级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指导学生归纳近代科技的成就,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 7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 两弹元勋 ” 邓稼先, “ 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 “ 两弹一星 ”“ 籼型杂交水稻 ” 。 2.难点: “ 两弹一星 ”“ 籼型杂 交水稻 ” 。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演示。 2.学法:教师引导下的分析讨论。 课前导学 1.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查找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邓稼先、袁隆平有关资料。 2.指导学生编辑小报:学生预习本课、制作小报。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 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 “ 两弹一星 ” 1.原子弹 2.导弹 3.“ 两弹元勋 ” 邓 稼先 4.卫星 二、籼型杂交水稻 3 / 7 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 ” 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电脑、录像机(或 VcD 机)。 2.投影图片近程导弹待命发射。 3.投影图片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4.投影图片返回式遥感卫星重返大地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5.录像带或 VcD 光盘:纪录片东方巨响片段。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第 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 导入方案:各小组争相导入新课,结合课前提示,由两位同学扮演邓稼先和杨振宁,引出两弹。 根据对学生准备情况的了解,有选择地请两位小导师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板书课题: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 17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4 / 7 评价小导师 (根据回答情况加分) 放映记录片东方巨响有关片断。 学生观看影片。 东方巨响详实而鲜为人知的史料全方位地记述了中国 “ 两弹一星 ” 创业者这一庞大群体的英雄业绩,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了 “ 两弹一星 ” 的辉煌成果,壮我国威,壮我军威。 请同学们回答: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 两弹一星 ” 指什么? “ 两弹元勋 ” 指谁? “ 神舟一号 ” 无人飞船何时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升上太空? 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学生看投影片思考争抢回答。 5 / 7 题目简单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也可组织学生抢答。 学生有兴趣地观看,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 “ 两弹一星 ” 的有关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回答正确的学生给所在小组加分。 学生圆满完成,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成功。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呢? 教师拿出邓稼先的名言,请学生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过渡: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教师拿出投影片。 一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这个世纪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稻当6 / 7 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 “ 第二次绿色革命 ” 。 各组讨论各抒己见: 加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为人民能过安宁的生活。 向世界展 示中国的实力。 学生思考回答:结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学习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精神和不甘于落后的强烈竞争意识。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袁隆平的资料和投影片。 全班掌声鼓励。同学大有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的劲头。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如有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拓展视野。 开阔思维。 培养动手合作能力。 我们学习了中国当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同学们在课前已搜集与此相关的文字、图表和图片资料。编辑科技小报, 各组推选代表,展示小报并作适当讲解。 学生分五小组: 7 / 7 科技小报 原子弹专版 科技小报 导弹专版 科技小报 人造卫星专版 科技小报 籼型杂交稻 两弹元勋 邓稼先杂交稻之父 袁隆平 相关同学对制作小报的宗旨和小报的特点内容向全班同学谈谈体会,其余同学均作评委进行评价。 活动结束后进行统计评比,课上即可公布评价结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