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题3水的净化.doc_第1页
教案课题3水的净化.doc_第2页
教案课题3水的净化.doc_第3页
教案课题3水的净化.doc_第4页
教案课题3水的净化.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 水的净化神河中学 湛先军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主要内容水的净化;蒸馏;硬水与软水。教材中这些内容以文字和图片呈现,不利于学生感知。 本节从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经验。二、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题是从水谈起,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并能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意识到正确选择饮用水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阶段,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使学生减少抽象思维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教材“水的净化”主要围绕水的净化方法及它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主题而展开,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学生的许多个人认识及生活经验都可以联系到,这与“学生需要有用的化学,需要有趣的化学”的心理需求是相适应的。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发挥想象提高兴趣。五、整合思路本节设计了2个演示实验、1个家庭小实验、1个活动与探究即一个调查与研究,它们对培养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及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中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实习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想象及生活想象探究现象本质,归纳总结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 ,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教材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实验器材:1、准备好一杯河水;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资源准备:自来水净化相关视频和图片,蒸馏图片.【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据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流程设计如下:学习情景-学生讨论-活动与探究-讲解并实验-想一想-练习-想一想-讲解-硬水和软水-看图-小结-练一练-课外作业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情景:我们的学校旁坐落在美丽的长滩河旁,我这里有一杯长滩河的河水,你喝吗?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 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讲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微生物等。在某些乡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结合教材P5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 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2、 其中过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板书:一、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2.吸附沉淀: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活性炭层不仅可以过滤掉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利用它的强吸附性,吸附气体和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 3.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可以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一贴,二低,三靠讲解并实验: a、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 b、制作过滤器 c、过滤,过滤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是什么?可以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但这水是纯净物吗?教材P55图中的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想一想: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练习:1、指出右上图中的错误: (2) 2、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水中的泥沙: 。 (2) 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 。 3.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蒸发溶液 过滤 溶解 水洗 烘干 A B C D 4.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课外作业:制作净水器想一想:鲁滨逊利用自制的过滤柱过滤泥水,然后把已经过滤的水煮沸。 鲁滨逊制取的水可以喝吗?讲解:大部分微生物都在煮沸時被杀死,但还有可溶杂质,可能对人有害。 生活中的问题: 1、用有些地区的井水、河水或泉水洗衣服,放很多肥皂粉,衣服仍洗不干净? 2、用井水、泉水烧水时,常有水垢? 3、什么是硬水,如何检验? 4、硬水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5、如何把硬水变为软水。2、 硬水和软水1、 硬水和软水的定义:2、 硬水的危害: 生活中的危害:长期饮硬水有害人体健康 ;洗衣洗不净。 生产中的危害:锅炉烧水,水垢过多浪费燃料,引起爆炸。 3、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肥皂水法; 蒸发法。4、 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来得到软水。5、 蒸馏看图:蒸馏的操作方法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板书设计: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 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硬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比较多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钙、镁化合物比较少的水。 2、区别方法:肥皂水法、蒸发法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离子交换等练一练: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4、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水5、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6、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蒸馏7、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教学拓展不能喝思考结合教材P55)阅读看图观察总结想一想,练一练联系生活思考问题【反思】教师先给学生一种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上升到理性认识时,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借鉴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寓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最后又将理性知识应用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