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 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B . 炮声震聋了耳朵C . 给患者做“B超”D . 三种说法都不是2. (2分)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 . 次声波B . 紫外线C . 可见光D . 无线电波3.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调C . 住宅小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声波具有能量C .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D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5. (2分)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 .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回到教室C . 蝙蝠的回声定位D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的结石6. (2分)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跳广场舞时要把音量调小一些,可以降低噪声污染B .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时发出报警声,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 马路上汽车急刹车时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属于超声波D . 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7. (2分)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 倒车雷达C . 超声波清洗机D . B超诊疗8.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声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B . 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C . 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的说话声,是由于固体可以传声D . 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判断熟悉歌手的声音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9. (2分)如图,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说明_。10. (3分)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李阿姨用手机通知张阿姨去跳舞,张阿姨通过声音就知道是李阿姨,她依据的是李阿姨发声的_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 11. (3分)今年九寨沟的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 舰艇上安装的声呐能发出_(均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但是用声呐却不能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是因为_12. (4分)(2012南京)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能转化为_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13. (5分)根据所学知识完题目: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第一次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第二次让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14. (3分)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中这样描写到:“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了一片”(1)“隐隐传来”说明了锣鼓声音是通过_传播而来的; (2)“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是指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 (3)能区分出鼓声和锣声依据是它们的_不同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5. (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_,这说明了_.(2)如图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并由此推理可知:_.16. (6分)完成实验: (1)如图所示,小林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B . 决定音调的因素C .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林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当盖上玻璃罩上之后他_(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随着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后,他听到的闹钟声音越来越_,由此猜想,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后,他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