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读《司马法》课堂导学_第1页
第26课读《司马法》课堂导学_第2页
第26课读《司马法》课堂导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第 26 课读司马法课堂导学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读司马法 名师导学 1 理清结构: 读司马法 2 语言特色: 读 (司马法 )多用对称句,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气势。 课文中有许多对称句,有的表示前后承接,语义连贯,语势贯通,如 “ 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 ” 。有的表示对比,态度明确,色彩鲜明,如 “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 。有的则是表示同义并列,突出强调作者的观点,如 “ 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 ” 。 3 把握重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读 (司马法 )一文短小精悍,文中没有唠叨的说理和论证,而是以带有判断的语气单刀直入,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层次都给人留下简洁、干练的印象。全文巧妙运用对比论证,以“ 尚仁 ”“ 尚权 ” 的对比贯穿始终,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作者在文中涉及司马法一书的仅仅两句,但他却能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儒家思想传统都融入其内,紧扣题目,引出2 / 3 文章的主旨,尽情发挥。结尾通过引用孟子的话道出自己的理想和向往仁政的心绪,在平稳、舒畅中结束全文。 4 攻克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旨。 司马法是一部研究兵法的专著,作为政治家,也可以从战 略战术思想上吸取营养。但皮日休却由此联想到统治者的施政方针,以犀利的笔触抨击了晚唐的社会现实,使这篇短文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想象力。 .读 (司马法 )阐发了孟子有关的非战思想,主张以民心取天下,以仁政、德政治国,而把 “ 善战 ”“ 善阵 ” 视为 “ 大罪 ” 。中晚唐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干戈频繁,民不聊生。连年的战乱已经成为唐末时期百姓生存的最大威胁。渴望早日结束这些争夺政权而引起的战争,是当时人民的共同心愿。读 (司马法 )中所说的 “ 驱赤子于利刃之下 ” 的行为,恰好是晚唐 政治现实的写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痛恨和抗议。 5 质询疑点: 探讨文中几个语句。 (1)“ 术愈精而杀人愈多,法愈切而害物益甚。 ” 既是对称,又是同义。术与法,精与切,杀人与害物都是同义。 “ 切 ”解释取 “ 激烈 ” 义较好。 (2)“ 民之于君,犹子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给以威,后啖以利哉 !” 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民之于君,犹子也。3 / 3 先给以威,后啖以利, (使其争寸土于百战之内 )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哉 ! (3)“ 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虽不得土,吾以为犹土焉。 ”“ 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 ” 的 “ 是 ” 是指示代词,指前面孟子所说战争 是大罪。 “ 有是者 ” 指和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