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doc_第1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doc_第2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doc_第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doc_第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同步检测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70NB .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C .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心跳频率为60HzD . 中学生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Pa2. (2分)下列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火车钢轨铺在枕木上B . 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C .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D . 推土机的铲子很锋利3. (2分)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 ) A . 1帕B . 10帕C . 100帕D . 1000帕4. (2分)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 , 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甲p乙 F甲F乙B . p甲p乙 F甲=F乙C . p甲=p乙 F甲F乙D . p甲p乙 F甲F乙5. (2分)一密度为钢制轴承,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甲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gh如乙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 A . 3.6ghB . 4.8ghC . 6.0ghD . 7.2gh6. (2分)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B . 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C . 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D . 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7. (2分)(2017德阳)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 . 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C . 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8. (2分)如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B . 人先对车有力的作用,车才对人有力的作用C .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 小明增大水平推力但车仍没动,此时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也增大了9. (2分)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是小佳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测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名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B . 一名初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 PaC . 一名初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1.0103ND . 一名初中学生从一楼步行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104J10. (2分)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所示,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海绵无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B . 乙图所示,小孩通过沼泽地时垫木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C . 丙图所示,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 . 丁图所示,“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若瓶子侧放则无法完成实验11. (2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 .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2. (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两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甲和乙,且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若在两正方体上面各放一个物体,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强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 .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 .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 . 只有小强的观点正确13. (2分)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结论B . 评估C . 猜想与假设D . 进行实验14. (2分)如图所示,将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别装入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同的a、b、c三个容器中,发现三容器中液面相平,用Pa、Pb、Pc分别表示杯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PA、PB、PC分别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重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PaPbPc , PAPBPCB . PaPbPc , PAPBPCC . PaPbPc , PAPBPCD . PaPbPc , PAPBPC15. (2分)为了节能与环保,许多旅游景点的巡逻执法车和旅游车都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列表如下,根据以下参数,可得: 空车质量1080kg车身长度3.5m满载人员数12人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0.1m2最大时速36km/h电动机效率80%平均行驶里程80kmA . 该车中乘客质量平均每人为60kg,则每个人所受到的重力60NB . 旅游车满载时,则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1800PaC . 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 N,则观光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2103 ND . 从环保的角度,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等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边长为10厘米,重为100牛的正方体,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m2 ,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Pa 17. (2分)(2014无锡)如图1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_,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图2)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 18. (1分)下表是小强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压强p与力F的关系式:p_。19. (4分)(2013南通)正方体物块重0.2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N,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所示,读数为_cm,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Pa 20. (2分)图钉的设计很巧妙,它由图钉尖和图钉帽组成,图钉帽的面积比图钉尖的面积要大得多,图钉使用时通常用手就可以直接把它按到墙上去。图钉帽的面积做的很大,目的是_;某同学向墙上按图钉,图钉帽的面积是1cm2 , 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 ,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为_Pa。三、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21. (5分)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改变压强方法的知识后,知道了可以通过在物体下面垫上一张底面积较大的方板来减小压强。于是他们研究了物体垫上方板后,方板对地面压强与所选方板的密度、厚度以及底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使用一个重10牛的正方体,测得其直接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00帕。然后他们在该正方体下面垫上不同的方板,分别测量了方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并将方板的密度、厚度d以及底面积S一同记录在了表中。 表一:S=200厘米2序号(克/厘米3)d(厘米)p(帕)10.5259820.5469631.0269641.0489252.0289262.041284表二:S=400厘米2序号(克/厘米3)d(厘米)p(帕)70.5234880.5444691.02446101.04642112.02642122.04103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或7与8或9与10或11与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在物块下垫上底面积和密度相同的方板,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与5或2与4与6(或7与9与11或8与10与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_。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物体下面垫上方板_能减小对地面的压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a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与3或4与5(或8与9或10与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_,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分析比较实验数据2与3和4与5(或8与9和10与11)得出结论:在物块下面垫上底面积相同的方板,_。22. (3分)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两次实验(填序号) (3)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_ 四、 计算题 (共3题;共40分)23. (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6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1)若正方体的体积为810-3米3求它的密度, (2)求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 (3)若正方体的边长为L,现在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L的甲,如图(a)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加在剩余部分乙的表面的中央,如图(b)(c)所示。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请通过推导得出p甲、p乙 , 的大小关系及L的取值范围。 24. (10分)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为0.2米,甲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 , 乙的边长为0.3米,乙的质量为54千克。求: (1)正方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 (2)若将正方体乙叠放在甲上表面的正中央,则乙对甲的压强p1与甲对地面的压强p2之比为多少? 25. (15分)在深圳某科技节上,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牛奶加热器,设计电路简图如图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R的电大阻值为100,用于加热的电阻丝R1的阻值为55求闭合开关S后:(1)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结果保留1位小数); (2)电热丝的最大加热功率; (3)在最大加热功率下,用时100s可以将1kg常温牛奶温度升高多少?不考虑热量损失,牛奶的比热容为c2.510J/(kg) 第 13 页 共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