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江中学公开课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班级801学科地理授课教师陈国栋课题“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2017年03月09日(星期四)上午第三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 、分析同城效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资料阅读分析古都名城和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同城效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学习本领建设祖国情感 、学习水乡特色和旅游,树立热爱家乡山河和保护自然环境意识二、重点 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其他区域的带动作用。三、难点。1、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2、经济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凭借多媒体以读图、探究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等相关多媒体材料四、授课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长江三角洲位置的优越性在哪些方面?、长江河流对区域发展提供哪些有利条件?2、 老师导入: 正是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位置优势,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区。 讲授新课:二、 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2)了解长江三角洲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的发展。第 1 页三、出示自学提纲(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名城古都展示名城图片,学生观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国著名的古都_、_,还有_、_等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2、最大的城市群及主要城市(1)目前,_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城市群。(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我国著名的古都_、_,还有_、_等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3) 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万,是我国_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_工业城市。(4)上海不仅对_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_地区的开发,使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3、区域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_和_,这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作“ ”。 探究思考(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2)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3)你身边的人们有没有类似的生活方式呢?如果有,请给同学讲一讲。(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_和深厚的_,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水乡风貌及特色文化(1)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三角洲众多的旅游景点中,_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_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他们都属于_遗产。(2)水乡风貌:江苏的_、_。浙江的_、_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3)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_、_、_和_,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四、 疑难探究探究:认识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第 2 页1.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最想去是哪个景点?收集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这个景点的文化特色。五、 教师小结依据板书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六、 巩固新知、学会运用出示训练题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 A .江苏省 B .上海市 C .安徽省 D .浙江省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 C.亚热带动物王国 D革命旅游胜地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 布置作业:家庭作业:完成顶尖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