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_第1页
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_第2页
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_第3页
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_第4页
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第 1 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莲山课 件 m 第 1 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 1)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 2)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源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内化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 3)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离开了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 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2.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 1)原因: 从国情上看,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没有雪山草地,但同样面临历史和时代挑战的新长征。 2 / 9 从青少年与国家的关系上看,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这是当年变法先躯梁启超的名言,寓意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我们青少年是 祖国的希望,是 21 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 2)做法: 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使我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强国,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孔子落户天安门广场 XX 年 1 月 12 日,天安门东侧数百米外,一座总高达米的孔子青铜塑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落成。雕像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整 体建筑环境与周围空间环境出发,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 “ 圣人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 / 9 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 “ 思接千古 ” ,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1.请你结合材料谈一谈孔子像落户天安门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孔子像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中华文明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它能延续至今,是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分不开的。 3.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进一步继承和丰富孔子文化? 答案:( 1)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素质;( 5)与不同的国家和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发展等。 九年级( 1)班的同学在网上阅读上述材料时,从论坛中看到了下面的帖子: 4 / 9 【背景材料】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引导人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基础教材。这充分地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没有忘本,还知道如何来拯救人们的心灵。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 1)【请你跟帖】假如你也准备就孔子像落 户天安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请你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写出自己跟帖的内容。 ( 2)【请你分析】 XX 年起在世界儒学大会设立的 “ 孔子文化奖 ” ,每年评选一次。请你分析设立旨在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发展的 “ 孔子文化奖 ” 的理论依据。 ( 3)【关注家乡】孔子是中国的骄傲,更是齐鲁大地的骄傲。相信你的家乡也有令你骄傲的传统文化。请你介绍一种你知道的本地方的传统文化或其表演形式。 【解析】本题以孔子像落户天安门广场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综合性都较强。第( 1)问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从中华文明的角 度跟帖,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此题时不能偏离主题,更不能随心所欲。第( 2)问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对教材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结合材料进行回答。第( 3)问要求学生要关注家乡特色,教育学生要热爱家乡。 答案:( 1)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5 / 9 大贡献。 ( 2)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受不同的社会习俗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相处,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 坚持 “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的原则,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尽可能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色成就。 ( 3)此题具有开放性,如 山东梆子;吕剧;水浒文化;聊斋文化;儒家文化; 四川:川剧变脸,木偶戏,成都盆景,蜀锦等根据当地情况即可。 1.( XX攀枝花中考)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 “ 东方雄狮 ” ,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但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 “ 东亚病夫 ” ,成为其蹂躏的对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 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中国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作出过突出贡献 封建皇帝穷兵黩武导致战争灾难 . . . .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6 / 9 题的能力。从所给材料可以看出,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 “ 东方雄狮 ” ,表明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社会进步作出过突出贡献。但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 “ 东亚病夫 ” ,表明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A。 2.( XX深圳中考)深圳 “ 敢为天下先 ” 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 开拓进取 勤劳勇敢 A. B. c. D. 【解析】选 D。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深圳 敢为天下先 的拓荒牛精神 ” ,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爱好和平与之无关,故排除,选D。 3.( XX烟台中考) “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 ,这是青海玉树地震后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句响亮口号,这句口号向世 人展示了() A.中国人民的强大无敌和称雄世界的决心 B.青海玉树优美的环境 c.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 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解析】选 D。本题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把握。 “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 这句口号向世人展7 / 9 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A 的说法是错误的, B、c 的说法与本题无关, D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D。 4.( XX达州中考)民族浩歌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伟大的民族之魂,成功举办奥运会,成功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正在举办 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博览会 今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请问: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梁启超的名言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只要能找到这一知识点,熟练掌握其内容,第二问回答就比较容易了。本题重基础知识考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 答案:( 1)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 2)主要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 XX自贡中考) XX 年 9 月,在新中国 60 华诞之际,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 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8 / 9 国人物 ” 之一,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 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他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 钱老的一生给人启迪,我们青少年应该() 热爱我们的祖国,热 爱我们的党和人民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振兴中华 努力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A. B. c. D. 【解析】选 D。本题以钱学森的事迹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较好地体现了思品课三维目标的统一。所给题肢全部符合题意,故选 D。本题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要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 6.( XX达州中考)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 ,我们应该()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 B.在国家危险时刻,肩负起救国的重任 c.发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