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1页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2页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3页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4页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1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 1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大危机使世界走和战争。 一、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的顶点 1、历史背景( 1)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 时间: 1938 年 3 月; 提示:这是德国在欧洲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 影响:使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增强了法西斯的势力;( 2)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主要借口: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主要原因: 苏台德区经济发达,战略位置 重要;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本性决定;英法态度: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图祸水东引苏联; 2、慕尼黑会议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地点 1938 年 9 月;德国慕尼黑; 主要 代表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禁止当事国参加,违背了国际惯例) 主要内容 订立慕尼黑协定,强行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实质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2 / 7 攻苏联; 3、慕尼黑阴谋的影响( 1)损害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2)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侵略政策相配合的产物,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3)慕尼黑协定严重恶化了国际局势,造成严重的后果: 暴露了英法的软弱,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条件;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 1939 年; 影响: 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加速了德国侵略扩张的步伐; 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大后果) 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合作; 链接: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的签订: 苏 德 互 不 侵 犯 条 约 原因 3 / 7 苏联与英法构建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时间 1939 年 8 月,苏联为自身的安全同德国签订; 内容 双方互不侵略,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主要 影响 使德国发动战争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 使苏联避免了 首先遭到德军攻击,赢得了战备时间; 使苏联放松了对德国的警惕,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 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苏联的暂时和平,是大国强权的表现; 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野心; 其实质是中立自保,是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纵容; 使英法与苏联联合抗德已无可能,导致战前国际反法西斯战线没有形成; 链接材料:材料 1:苏联认为:苏德条约是成功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的典范,是苏联外交的重大胜利;材料 2:西方国家认为:苏德条约是魔鬼的联 盟 (因苏德条4 / 7 约 “ 炸毁了慕尼黑阵线,英法 祸水东引 美梦破产 ”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二战全面爆发( 1)爆发标志: 1939 年 9 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战争最先从东线打响)( 2)波兰亡国之因: 德军强大,闪电突袭,波兰措手不及; 客观原因 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苦战; 苏联出兵波兰,向西扩展疆域,构建 “ 东方战线 ” ; 波军装备陈旧,战术落后;主观原因( 3)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备注 具体原因 德日对凡 -华体系的惩治和压制极为不满; 30 年代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催化作用 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 直接原因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客观 原因 苏联的 “ 中立自保 ” 政策客观上促使世界大战的爆发; 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孤立无援,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无法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2、西线 “ 奇怪战争 ”“ 静坐战争 ” ( 1)概况:英、法对德5 / 7 宣而不战,在西线坐视波兰灭亡;( 2)材料:材料 1: 大战爆发后,德军在西线仅 23 个师,而英法联军有 110 个师。初期三个月中,英军仅损失 1 人; 材料 2、英国认为: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明显英国希望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3)实质: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3、苏联 “ 东方战线 ” ( 1)构建时间: 1939 年 9 月至 1940 年 8 月;( 2)构建概况:向西部拓展疆域; 扩展疆土:芬兰东部大部分领土,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部分领土; 战线范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 3)基本认识: 践踏了国际公法,体现了大国强权主义; 实质上是对 德国的绥靖政策; 三、西线战事 1、德军西线进攻( 1)开始时间: 1940 年四五月,西线 “ 闪电战 ” ;( 2)战争概况: 侵占北欧诸国:丹麦、挪威;( 1940 年 4 月) 侵占西欧诸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940 年 5 月) 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2、敦刻尔克大撤退( 1)概况: 1940 年 5 月,被德军逼到法国敦刻尔克的 40 多万英法军队,经过拼死奋战,大部分撤到了英国。( 2)认识: 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丘吉尔评价: “ 援救中孕育着胜利 ” ; 3、法国沦亡( 1)德国总攻法国: 1940 年 6 月,德军总攻法 国,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2)法国灭亡: 1940 年 6 月 22 日,法国投降,南部成立贝当为首的维希政府;( 3)自由法国运动:6 / 7 戴高乐等爱国者流亡英国,坚持抗德斗争;( 4)法国沦亡之因: 根本原因:追随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英国 “ 扶德抑法 ” ,削弱了法国的相对地位;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无反应,损害了法国的战略地位 长期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民众普遍追求和平,害怕战争; 法国军事思想落后 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落后,军事指挥失当; 自恃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以致战备不足; 4、英国军民的抗战( 1)绥靖政 策破产: 1940 年 5 月,绥靖首相张伯伦下台,抵抗首相丘吉尔就任;( 2)英国抗战政策:面对德国进攻,丘吉尔坚定地执行 “ 抵抗政策 ” ;( 3)不列颠之战: 概况: 1940 年 7 10 月,为迫使英国投降,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战和潜艇战; 结果: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认识: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以来希特勒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提示:不列颠之战时中国正在进行百团大战; 知识综合:( 1)二战初期德国侵占的国家: 时间 国家 区域 1938 年 奥地利 中欧,二战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