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_第1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_第2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_第3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_第4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第 20 课 西学东渐(学案) 第 20 课西学东渐(预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分析 “ 开眼看世界 ” 、 “ 体用之争 ” 及 “ 维新思潮 ” 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 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 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2 / 9 识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维新思潮 难点:理解 “ 体用之争 ” 的 “ 体 ” 和 “ 用 ” 自主学习: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 ( 2) 2、目的: 3、代表人物: 人物活动主张影响 4、评价: 开风气之先,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主流,抗敌态度鲜明主动,是当时最先进中国人 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仍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行为。 二、体用之争 1、背景: 2、主张: 3 / 9 3、实践: 19 世纪 60 90 年代,洋务派大办实业,开展了洋务运动。 4、洋务派与顽固派: 同: 异: 5、评价 进一步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仍以 “ 中学为体 ” ,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 6、早期的资产阶级维 新派: 脱胎于洋务派,最初持 “ 中体西用 ” 立场,积极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中法战争后,一些佼佼者提出改良政治,实行的要求。 7、体用之争的影响:( 1)局限: ( 2)积极性: 三、维新思潮 1、成因:( 1) ( 2) 2、代表人物: 康有为:开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其理论特点是把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打着孔子亡灵为号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儒学。著有和 梁启超:积极宣传思想,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应用于社4 / 9 会领域,主张实行政体 谭嗣同:以资产阶级 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纲常礼教,倡导。 严复:是系统地将西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提出 “ 以为体,以民主为用 ” 的主张;借用进化论 “” 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道理。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1)主要内容:要不要;要不要兴民权、实行;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 ( 2)影响: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四、问题反馈: 西学东渐(导学案) 一、情景导入 回顾影片鸦片战争,特别是有关 “ 战争的开端及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 的部分。 以 “ 天朝上国 ” 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 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 二、合作探究 5 / 9 1、曾国藩: “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用勤远略。 ”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慈禧为何支持洋务派的观点? “ 体用 ” 分别指什么? 2、将学生分成四个调查小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小组,各自收集相关人物的有关材料,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主张或思想特点维新思想的历史作用 三、精讲点拨 四、当堂达标 1、 “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意义包括 () 开始冲破 “ 贵华夏,贱夷狄 ” 的旧观念 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志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使 “ 开眼看世界 ” 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 B c D 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仿制西式武器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c深入了解西方 D、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 6 / 9 3 “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 ” ,有诗云: “ 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这种 “ 西学中源 ” 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4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 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之间联系的表述,不正确是() A、后者是在前者失败后兴起的 B后者对前者既有否定又有继承 c前者为后者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D两者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 五、总结提升 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 主要活动 7 / 9 特点 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提高到学习运用的阶段,但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纲常伦理。对西学的认识由技术深入到制度层面和民主制度上。 西学东渐是一个不断探索、 艰难渐进的过程,就各阶段而言,这些主要观点都有一定进步性,对当时的西学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应科学地对待。 西学东渐(课后案) 复习训练 1维新变法运动成为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种社会效应主要通过() A康有为两部著作 B严复的天演论 8 / 9 c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D、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 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 B中国人善于学习 c谋求社会进步和国家独立 D、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帮助 4、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5、下面属于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不同点是 A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B都主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都认为中国的制度好于西方 6、洋务运动不能真正救中国的主要 原因是 A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阻挠 B列强持续的侵略使中国缺少安定的环境 c洋务派只学习先进技术,不进行制度变革 D缺少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支持 7、阅读下列材料 9 / 9 材料一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