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字印刷B . 烧制陶瓷C . 指南针D . 用石块修筑长城2. (2分)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 .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 (2分)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 A . 分子B . 阳离子C . 阴离子D . 原子4.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SO4B . O2C . KCl03D . SO35.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B . 加热液体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 CO2的性质实验6. (2分)下列关于S+O2 S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 .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C .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7. (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 . 因为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所以最外层少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8. (2分)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灭火所采取的方法连线B . 气体的收集方法连线C . 物质的性质及其组成或结构关系的连线D . 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9. (2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B . 倾倒液体C . 氧气验满D .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10. (2分)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将铜投入到稀硫酸中:Cu+H2SO4=CuSO4+ H2B . 硫在氧气中燃烧:2S+302=2SO3C . 氢氧化钾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CO2+2KOH=K2CO3+H2OD . 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分解:NaHCO3=Na2CO3+H2O+CO211. (2分)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 .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 .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2. (2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制法上看: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B . 从用途上看: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C . 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 . 从构成上看: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13.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H2CO3 CO2+ H2OB . 2C + O2 2COC . P+ O2 P2O5D . 4Fe+ 3O2 2Fe2O314. (2分)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 Na2O2 + 2CO2 =2X + 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A . NaOHB . Na2CC . Na2CO2D . Na2CO315. (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A .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B .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剂活性炭有吸附性C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硬度最大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蒸发时可吸收热量16. (2分)如上图,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gB . 铈属于金属元素C . 铈的原子序数是 58D . 铈原子核内有 58 个质子17. (2分)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 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 . 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 . 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18. (2分)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其主要作用是( )A . 防止瓶底炸裂B . 降低瓶内温度C . 增加氧气含量D . 吸收生成的物质19. (2分)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 氖气的化学式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B .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C . 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D .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20. (2分)如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X=8B .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 . 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D . 磷可在R中的单质中剧烈燃烧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21. (6分)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 (2)A,B,C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 (3)D 中x=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5)图中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 22. (3分)(2011河南)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1.72.27.90.9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6.602.7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23. (7分)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的硫酸亚铁,可能还含有较多的硫酸铜和硫酸。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技术人员首先对废水进行检验确定其成份,再从该废水中回收铜及硫酸亚铁。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实验,确定成份:(1)取废水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片,观察到_,说明废水中不含硫酸; (2)从(1)实验中取出铁片,发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按步实施,变废为宝:(3)固体B的成份是_; (4)操作a的名称是_,操作b之前加入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其原因是_; (5)取固体B样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产生氢气质量_g;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_?(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24. (3分)空间站里的化学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操作 (3)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参与电解,制造氧气 25. (1分)电解水的实验事实是负极与正极分别产生体积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查阅资料获知:氢气的密度是0.0899g/L,氧气的密度 1.429g/L,请计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请写出计算过程)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计划
- 用故事传递道德的力量计划
- 信息处理技术员的实战案例分析
- 战略判断的多维分析试题及答案
- 培育班级创新文化的有效措施计划
- 金融领域的网络安全防御计划
- 2025年法学概论新展望试题及答案
- 购物中心保安工作流程计划
- 2024年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莆田工作部招聘真题
- 幼儿园学期班级教育工作任务计划安排
- C-TPAT反恐程序文件(完整版)
- 托福词汇10000电子讲义
- 教学茶树植物保护茶树常见害虫及防治
- 连用文件云通用方案
- 电力安装EC总承包工程技术投标文件
- 施工单位与劳务分包工程量结算单
- 广告设计制作、施工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课时) 教学设计
- 建筑工程概预算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第一版)
- GB/T 3164-2007真空技术图形符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