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贵族 官僚和爵禄 吏禄 一 周代贵族政治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三 秦汉帝国 以吏治天下 一 周代贵族政治 1 封建和宗法2 世卿和采邑3 爵 贵族的身分尺度 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 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 亲戚 大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 分别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 去建立统治据点 以拱卫周王室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分封的类型 第一类是同姓贵族 第二类是异姓贵族 第三类是 先王 后裔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昔武王克商 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 以藩屏周 左传 定公四年 封邦建国 受民授疆土 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周之所封四百余 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 观世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周公兼治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 兄弟之国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周天子授予诸侯土地 人口和进行实际统治的权力 允许诸侯按照王室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 但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 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的下卿 对天子称陪臣 诸侯国的军队不超过三军 都城不超过三百雉 九百丈 大的城邑不超过一百丈 义务 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 定期向王室缴纳军赋和贡税 并随王出征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封建的积极作用 1 加强了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量 从而建立起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王朝 表现了周代王权统治的进一步发展 2 对于发展各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 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开发 起了积极作用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封建的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封国势力的发展 使王权遭到削弱 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各地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形成了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 到了春秋时期 终于演成了诸侯割据 列国分争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 宗字在甲骨文中 其上部为屋宇的象形 下部的 示 为神主的象形 设置神主的屋宇就是宗庙 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后世子孙 都属于同一宗族 处理这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 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 就是宗法制度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的主要内容 别子为祖 继别为宗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的主要形式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名有分亲 皆有等衰 即天子分封诸侯 诸侯分封卿大夫 卿大夫分采邑给亲属 大夫亦以大夫之宗室子弟为之 士以其子弟为隶级 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使族权与政权合一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制基本信条 尊祖 敬宗 尊祖 尊奉共同的祖先 表现在祭祀上 祭祀祖先的特权掌握在宗子手中 庶子不能祭祖 他们对于祖先的尊敬 就要通过服从宗子 即敬宗而体现出来 敬宗 是尊祖的表现 尊祖则是必须敬宗 周王室是全国最大的大宗和周王地位最高的宗子 因此都生活在周王的周围 对周王无限崇敬 推而广之 宗统与君统的结合 以族权强化君权 从而加强了周天子以至各级奴隶主的统治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制的实质 为确立和维持贵族的严格等级制度 是为其实质 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政治统治 使大家族和国家机器结成一体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宗法制的作用 确定了贵族的亲疏 等级 分封和世袭的关系 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 诸弟的继承权争端 成为巩固分封的重要手段 一 周代贵族政治1 封建和宗法 微氏家族 周武王到周夷王七代为史官 司马迁祖先 当周宣王时 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司马氏世典周使 记载微氏家族事迹的史墙盘 一 周代贵族政治2 世卿和采邑 世卿世官世禄 世禄 1 大量贵族个人先已拥有 在任职时得到君主正式确认的传统权益 2 为任职酬报而被君主授予的一份增额的权益 这两种权益都涉及田邑 人民 财货及舆马 服章 重器 礼遇等等繁多节目 它们共同构成了 禄 的内容 并往往是一次授予后便可终身甚至世代享有的 一 周代贵族政治2 世卿和采邑 上大夫的采邑可达 百邑 稍低的大夫可达 六十邑 张政烺 下大夫五千亩 中大夫七千亩 上大夫一万亩 范文澜 采邑中 有土地 刑法 军队 臣属 农民 农奴 隶农 和奴隶 替宗子管理宗事的人叫做 宰 或 宗老 又有管理祭祀的祝 史 管军事的司马 管手工业的工正 管商业的贾正 宗族实际是一个小国家 孟子 梁惠王上 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 一 周代贵族政治2 世卿和采邑 公一侯一伯一子 男公一卿一大夫 士 一 周代贵族政治2 世卿和采邑 礼记 王制 诸侯之上大夫 卿 下大夫 上士 中士 下士 凡五等 孟子 万章下 君一位 卿一位 大夫一位 上士一位 中士一位 下士一位 凡六等 王分封赏赐给大贵族的土地田邑 一经成为固有领地 就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西周有些世卿大族掌权十几代 相应地 他们占有采邑便达数百年之久 一 周代贵族政治2 世卿和采邑 一 周代贵族政治3 爵 贵族的身分尺度 爵本是酒器 乡饮酒礼上敬酒行爵的尊卑位次 后构成了最原始的爵列 爵序 周代等级秩序 爵禄秩序 爵称大多来自人之尊称周爵 公 侯 伯 子 男 一 周代贵族政治3 爵 贵族的身分尺度 一 周代贵族政治3 爵 贵族的身分尺度 周代官职以爵位为本 爵位则以采邑 田禄为本 以田土 及人民 为本的这种等级和享受的形态 我们名为 爵禄 这种 爵禄 传统 直到战国依然余波未平 尽管这时候棒禄制已开始普及了 但君主仍经常使用封邑 田宅作为对将士和官僚的酬报 这是一种更具永久性的产业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 1 选贤任能2 军功爵制3 吏禄和官人百吏 战国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前445 楚国吴起变法 前402 秦国商鞅变法 前356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1 选贤任能 君主专制迅速发展 各国权力集中于君主 中央集权强化 普及了郡县制 乡里什伍和户籍登录 官僚体制日益成熟 相 为文官之长 将军 为武官之长 御史大夫是丞相副手 法律完善 李悝 法经 号称中国法律之祖 商鞅的 秦律 构成秦汉帝国的法制基础 实行文官制度 新式官僚崛起 官员择优录用 领取俸禄 根据能力 功绩和年资升迁罢免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1 选贤任能 举贤的传说 商汤所用伊尹 曾 亲为庖人 是烹饪之奴 武丁所用傅说 曾 庸筑于傅岩 是版筑之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百里奚 是 饭牛 之奴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1 选贤任能 举贤的论述 孔子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墨子 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则举之 孟子 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 韩非子 明主之吏 宰相必起于州部 猛将必发于卒伍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1 选贤任能 秦国爵制的初具规模 约在商鞍变法之时 完整的二十级爵 则大约是在秦统一前后形成的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商君之法曰 斩一首者爵一级 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 斩二首者爵二级 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韩非子定法 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次 名田宅 臣妾 衣服以家次 史记商君列传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军爵的特权 优先做官 以爵赎罪 获赐田宅 役使庶子 享有 税邑 赐邑 赐税 及其它礼遇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周爵大多来自人之尊称 军功爵称大多来自军职之称 汉旧仪 卷下公士 谓为国君列士也 上造 乘兵车也 不更 主一车四马 大夫 主一车 属三十六人 官大夫 领车马 公大夫 领行伍兵 公乘 与国君同车 五大夫以上 次年德为官长将率 刘劭 爵制 公士 步卒之有爵者 上造 皆步卒也 簪裹 御驷马者 不更 为车右 大夫 在车左者也 官大夫至五大夫 皆军吏也 左庶长至大庶长 皆军将也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诸侯之有关粱 庶人之有爵禄 非升平之兴 盖自战国始也 盐铁论 险固 封建制度的君子小人分野取消了 万民同站在一条起跑线上 凭藉十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缔造自己的身份地位 杜正胜应认为 二十等爵 目的是在于 以皇帝为中心 把包括居住在里的庶民在内的人民 都组织到一元化的秩序中击 这也就是说 这个爵制具有作为国家秩序的性格 西屿定生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2 军功爵制 新式官僚的成长标志 谷物俸禄奉粟六万 訾养千钟 援禄千钟 禄万檐 援我五百盆 周爵的爵称 来自人之尊称 军爵的爵称 来自军职之称 禄秩的秩名 来自俸禄额度 秦国和燕国 俸禄成为官阶三百石吏以上五十石之官 百石之官千石之令 八百石之令 七百石之令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3 禄秩和官人百吏 稍食 周代胥吏的报酬和定级之法秦汉俸禄的来源之一 稍食 周代胥吏的口粮和衣装 按月发放 年底考课定等 秦汉禄秩也按月发放 也伴随着考课 公卿大夫士之爵称 标志人的社会地位 以人为本 稍食和禄秩的定等之法 着眼于劳务和报酬 以事为本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3 禄秩和官人百吏 士大夫和官人百吏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绝减百吏之禄秩 韩非子 和氏 士大夫益爵 官人益秩 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 韩非子 强国 荣辱 与春秋采邑不同 战国国君插手封邑的管理 封君主要只享受封邑收入 但封君制依然带有传统和过渡性质 战国封君 商君商鞅 武信君张仪 武安君白起齐有盂尝 赵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二 战国 选贤任能的开端3 禄秩和官人百吏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 1 布衣将相和军功贵族2 禄秩与以吏冶天下3 封爵和赐爵 赵翼 布衣将相之局 蕭何 沛主吏掾曹參 任敖 獄吏周苛 泗水卒史傅寬 魏騎將申屠嘉 武卒樊噲 屠狗者周勃 織薄曲吹簫給喪事者灌嬰 販繒者婁敬 輓車者陳平 王陵 陸賈 酈商 酈食其 夏侯嬰 白徒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1 布衣将相和军功贵族 漢祖以匹夫起事 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自多亡命 作奸犯科 不顧性命之人 無賴之徒立功以取將相 此氣運為之也 蓋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 自古皆封建諸侯 各君其國 卿大夫亦世其官 成例相沿 視為固然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1 布衣将相和军功贵族 军功受益阶层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1 布衣将相和军功贵族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1 布衣将相和军功贵族 禄秩附丽于职位 标志职位高低 而非个人品位高低 若无职位 则官员个人无品级可言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2 吏禄与以吏冶天下 鲜于璜 任赣揄县令 六百石 父君不豫 弃官举丧 令丞解丧 州辟典部 入领治中 百石 鲜于璜碑 官员因病 因父母丧而一度离职 在病愈和丧满时再度入仕时 王朝原则上不必照顾其既往官资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2 吏禄与以吏冶天下 三公逊位后的再仕之官 中二千石之少府 太常二千石之永乐少府 比二千石之光禄大夫 千石之尚书令 比千石之太中大夫等 六百石尚书仆射 王梁罢大司空而为中郎将 其后三公去位 辄复为大夫 列卿 如崔烈历司徒 太尉之后 乃为城门校尉 比二千石 其体貌大臣之礼亦衰矣 宋 洪迈 容斋随笔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2 吏禄与以吏冶天下 禄秩特点 以事为本 而不是以人为本 居其职方有其秩 居其职则从其秩浓厚 职位分等 色彩 与 品位分等 的爵制不同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2 吏禄与以吏冶天下 结论与背景禄秩等级取代爵命 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是同一进程 体现了秦汉帝国 以吏治天下 的政治精神 对官僚的品位权益照顾较少 官僚的特权保障和贵族化程度较小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2 吏禄与以吏冶天下 军功爵的变质和贬值 卖爵秦王政四年 纳粟千石 赐爵一级 晁错 爵者 上之所擅 出于口而亡穷汉武帝时战争频繁 大举卖爵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3 封爵和赐爵 赐民爵景帝七年 立刘彻为太子 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武帝元鼎四年 行幸雍 祠五畴 赐民爵一级 宣帝甘露三年 凤皇集新蔡赐民爵二级 今爵事废矣 民不知爵者何也 夺之民亦不惧 赐之民亦不喜 是空设文书而无用也 王粲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3 封爵和赐爵 王子侯皇子封王 汉初王国形成离心势力 经 削藩 而被抑制 王子封侯 汉武帝行 推恩令 后皇族 支庶毕侯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3 封爵和赐爵 恩泽侯 外戚 西汉外戚王潭 王商 王立 王根 王逢号称 五侯 东汉光武帝封45人 东汉邓氏封侯29人 宦者侯郑众助汉和帝除掉外戚窦氏 封鄛郫乡侯 汉桓帝封单超 具瑷 左悺 徐璜 唐衡 号称 五侯 功臣侯刘邦封功臣130余人 光武帝封功臣365人 列侯97人汉宣帝封 治行尤异 地方官为关内侯 两汉各类封侯比例表 三 秦汉帝国 以吏冶天下3 封爵和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船拖网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课件
- 辽宁农信面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机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金融领域CRM系统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证明课件
-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农业智能化种植中的应用建议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25年对医药行业专利布局策略影响报告
- 安全教育培训观后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考评报告课件
- 影视中的人工智能
- GB/T 27043-2025合格评定能力验证提供者能力的通用要求
- 中职口腔生理基础教学课件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气瓶检验人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胰腺超声标准切面
- 上饶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查房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