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鱼实验报告_第1页
解剖鱼实验报告_第2页
解剖鱼实验报告_第3页
解剖鱼实验报告_第4页
解剖鱼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解剖鱼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 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 ,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 ,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 ,掌握 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 ;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 ,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 实验材料及用品 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 ,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 ; 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 脑、乳胶手套 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 全长 :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 2 / 21 体长 :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体高 :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 头长 :由吻端至鳃盖 骨后缘的长度 躯干长 :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 尾长 :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 吻长 :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 口裂长 :吻端至口角的长度 尾柄长 :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尾柄高 :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2、体型 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4、鳍与鳍式 1)奇鳍 :背鳍、尾鳍、臀鳍 2)偶鳍 :胸鳍、腹鳍 鳍的结构 鳍式 :一般用 D 代表背鳍 ,A 代表臀鳍 ,C 代表尾鳍 ,P代表胸鳍 ,V代表腹鳍。用罗马数字 表示鳍棘数目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 ,逗号表示 分离 ,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3 / 21 鲻鱼 :D. ,1-8;A -8;C,14; 5、侧线与鳞式 侧线 :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 鳞式 :侧线鳞数与 =侧线上鳞数 /侧线下鳞 内部解剖与观察 解剖步骤 1、将鱼置于解剖盘 ,腹部向上 ,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 ,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 ,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 ,再至鳃盖后缘剪 至下颌。 3、将左侧体壁肌肉揭起 ,暴露心脏和内脏 ;拭净器官周围血迹及组织液 ,置于盛水解剖盘内 观察。 注意 :揭开左侧体壁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 ,以免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被损坏。 4、原位观察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 1 对鳃弓腹方为围心腔 ,内具心脏 ; 胸腹腔脊柱腹方为白色囊状鳔 ,前、后鳔室之间暗红色组织 ,为肾脏一部分。 4 / 21 鳔的腹方为长形生殖腺 ,雄性为乳白色精巢 ,雌性为黄色卵巢 ; 胸腹腔腹侧盘曲管道为肠管 ;肠系膜上 ,具暗红色、散漫状分布肝胰脏 ;肠管和肝胰脏 间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5、生殖系统 生殖腺 雄性有精巢 1 对 ,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暗红色 ,性成熟时纯白色 ,呈扁长囊状 ; 雌性有卵巢 1对 ,性未成熟时呈淡橙黄色 ,呈长带状 ,性成熟时微黄红色 ,呈长囊形 , 几乎充满整个腹腔 ,内有许多小型卵粒。 生殖导管 生殖腺表膜向后延伸短管 ,即输精管或输卵管。 6、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及肝胰脏、胆囊等。 食管 肠管前端接于食管 ,较端 ,其背侧有鳔管通入 ,以次为食管和肠分界点。 肠 展开肠管 ,肠为体长 2-3倍 ,前 2/3段为小肠 ,后部为5 / 21 大肠 ,最后为直肠 ,以肛门开口与臀鳍基部前方。 胆囊 暗绿色椭圆型囊 ,位于肠管前端部右侧 ,大部分埋 在肝胰脏内 ; 7、鳔 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 ,银白色 ,分前后 2 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细长的鳔管 ,通入食管。 8、排泄系统 肾脏 紧贴腹腔背壁中线两侧 ,1对 ,红褐色 ; 输尿管 每肾最宽处各通出 1 细管 ,即输尿管 ,沿腹腔背壁后行 ,在近末端处 2管汇合通入膀 胱。 膀胱 输尿管汇合后扩大形成的囊 ,末端开口与泄殖窦。 9、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鳍间围心腔 ,1心室、 2心房、静脉窦。 心室 淡红色 ,前端 1白色圆锥小球体即动脉球 ,向前发出 1条粗大的血管 ,即腹大动脉。 心房 位于心室背侧 ,暗红色 ,薄囊状。 6 / 21 静脉窦 位于心房背侧面 ,暗红色 ,壁薄 ,不易观察。 10、口腔与咽 剪开口角 ,除掉腮盖 ,暴露口腔和腮。 口腔 由上、下颌包围而成 ,无齿 ,背壁有厚肌肉组成 ,表面有黏膜 ,腔底后半部具 1不动的三 角形舌。 咽 口腔后为咽 ,左右两侧具 5 对腮裂间为弓鳃 ,鳃裂间为鳃 弓 ,5对。 11、鳃 鳃弓 位于鳃盖之内 ,咽的两侧 ,5 对。 鳃耙 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第 1-4 对鳃弓各有 2 行鳃耙 ,第 1 对鳃耙较长。 第 5对鳃弓只有 1 行鳃耙。 鳃片 薄片状 ,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 ,鳃丝两侧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 ;1 个鳃片称半鳃 ,同 1 鳃弓上 2 个半鳃合称全鳃。 12、脑 7 / 21 从眼眶下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 ,移去骨骼 ,用棉球吸去脊液 ,从脑背面观察。 端脑 :大脑 分左右半球 ,位于脑的前端 ,顶端伸出 1棒状嗅柄 ,末端为椭圆形嗅球 ; 中脑 :位于端脑之后 ,较大 ; 小脑 :位于中脑后方 ,为圆球形 ,光滑 ; 延脑 :由 1个面叶和 1对迷走叶组成 ,延脑后部边窄 ,连接脊髓 四、实验结果 1、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 2、根据观察标本编制鱼类检索表。 3、根据观察 ,图示观察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 ,注明各主要部位名称。 4、根据观察 ,图示内部解剖形态 ,注明各 主要部位名称。 五、思考与讨论 1、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 ? 2、身体形态与其生活环境有何适应关系 ? 3、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4、 5、如何快速识别不同类群的鱼类 ? 8 / 21 6、总结鱼类解剖的合理步骤与解剖技巧。 实验结果 : 鲫鱼的鳞式为 28 30 = 5 6/6 7 鲫鱼的鳍式 D: -15 18,A: -5,P:1-1415,V:1-8,C:20 21。 头长 :6cm 吻长 :2cm 眼径 : 体高 : 尾长 : 尾鳍长 : 体长 :24cm 全长 : 1 根据实际观察、鉴定、识别观察标本的分类地位名称、描述基本特征。 鲫鱼 鲤形目 鲤科 一般体长 15 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 3 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 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鲐鱼 鲈形目 鲭科 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 20 40厘米、体重 150 400 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跨骨有牙、体被细9 / 21 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 2 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 9 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 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乌鳢 鲈形目 黑鱼体圆长,口大牙利,性凶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图案,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一对突出、发光的小眼,由于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鱼体色稍有差异。 昌扁鱼 昌扁鱼属于鲈形目,鲳科。 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初夏游向内海产卵,为食用经济鱼类。我国沿海都产。 鳙鱼 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 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10 / 21 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小黄鱼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石首鱼科、黄鱼属 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 16 25厘米、体重 200 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 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鱼尾柄较短;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大黄鱼颌部具 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 6个小孔;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大黄鱼 硬骨鱼纲鲈形目 石首鱼科 黄鱼属。 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 3 倍余。头较大 ,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 56 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 9枚。背鳍具 9 11鳍棘 ,27 38鳍条。臀鳍具 2鳍棘 ,710鳍条,第 2 鳍棘等于或稍 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 31 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 头颅内有 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 26 27个 ,有时 25 个。 鲈鱼 11 / 21 鲈形目 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 30 40 厘米,体重 400800 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 4 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 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 2 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 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 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黄鳝 鳝鱼 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 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2 根据观察标本编制鱼类检索表 1两颌具牙 ;一般具脂鳍 2 通 常 两 颌 无 牙 , 具 咽 喉 齿 ; 无脂12 / 21 鳍 .鲤形目 3左右鳃孔在喉部相连为一 ; 无 偶 鳍 , 奇 鳍 也 不 明显 .合鳃目 4 左右鳃孔不相连 ;无腹鳍 .鳗鲡目 5 第二眶下骨不后延为一骨突 ,不与前鳃盖骨相连 .鲈形目 6 第二眶下骨后延 为 一 骨 突 , 与 前 鳃 盖 骨 相连 .鲉形目 鱼的解剖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鲤、鲢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 造;比较分析不同食性鱼类器官构造的差异,食性和形态构造特征相适应的相互关系。 2.实验内容:对鲤、鲢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 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鲢鱼;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 解剖方法: 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 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13 / 21 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观察内容: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和肠 消化腺:肝胰脏、胆囊 呼吸系统: 鳃盖、鳃盖膜 鳃 伪鳃 鳔 尿殖系统: 肾脏 输尿管和膀胱 生殖腺 生殖导管 5.实验 报告要求 绘制鲤的消化系统。 比较鲤和鲢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异同点。 6.实验注意事项 使用手术刀等解剖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要保证实验动物的鲜活度。 7问题讨论 以鳓、鲢、乌醴和鲈为代表,比较不同类别,不同食性,分析讨论其消化系统的构造与不同食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解剖实验评价报告单 实验 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4 / 21 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 水生生活的结构特 点。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鲫鱼的外形 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 ,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 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15 / 21 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 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 1:鲫鱼的外形 内脏原位观察 从肛门前 l 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 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图 2:鲫鱼的解剖方法 图 3:鲫鱼内脏的原位观察 消化系统 16 / 21 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和胰脏,鲤科鱼类合并成肝胰脏,还有胆囊。 肝胰 脏:由肝组织和胰组织混合在一起组成,暗红色,弥漫分布肠管间的肠系膜上,有部分包围肠管。 胆囊: 为暗绿色的椭圆形囊。大部分埋于肝胰脏间,位于盘曲肠管的前部右侧,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肠和肛门,没有明显分化的胃。 口腔: 口腔的前端为口,由上下颌包围,颌无齿。口腔背壁肌肉较厚,表面有粘膜,底壁后半部有 1 个不能活动的三角形舌。 咽:口腔的后方为咽。咽壁左右两侧有 5 对鳃裂、鳃弓,鳃裂由鳃弓分隔。前 4对鳃弓着生鳃,第 5 对鳃弓特化为咽骨,内侧着生咽齿,鲫鱼咽齿 1行,鲤鱼 3 行 。咽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是鱼类的分类依据;咽齿与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对,能夹碎食物。鲤鱼的齿式为 1、 1、 3/3、 1、1,记录数字从左侧记录到右侧,即左右两侧各有 3 行齿,左侧第 1、 2 行各为 1 枚齿,第三行为 3 枚齿,右侧咽骨上内行为 3 枚齿,外侧二行各为 1 枚齿。鲫鱼齿式为 4/4,即每侧各有一行咽齿,每行为 4枚。 食管:很短,前端与咽相连,后端以鳔管开口作为食道与肠管的分界处。 17 / 21 肠管: 体腔腹侧为盘曲的肠管,约为体长的 2 3倍,无大小肠区分,肛门开口于臀鳍基部的前方。 直肠未端,即为肛门。 生殖腺下方、肠管和肝胰脏间有一红褐色、长条形的脾脏。属淋巴器官。生殖腺发达时,需分离生殖腺后才能看到。 呼吸系统 鳃: 鳃弓 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共 5 对。每鳃弓内缘凹面生有鳃耙;第 1 4 对鳃弓外缘并排长有 2 个鳃片,第 5 对鳃弓没有鳃片。 鳃耙 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第 1 4 鳃弓各有 2 行鳃耙,左右互生,第 1 鳃弓的外侧鳃耙较长。第 5 鳃弓只有 1 行鳃耙。 鳃片 薄片状,鲜活时呈红色。每个鳃片称半鳃 ,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半鳃合称全鳃。剪下 1 个全鳃,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内,置解剖镜下观察。可见每一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每一鳃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鳃小片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横切鳃弓,可见 2 个鳃片之间退化的鳃隔。 图 4:鱼鳃 2鳔:打开体腔即可看到,位于消化管、生殖腺的背方、体腔背部,银白色的囊状结构,前后 2室,二室连接18 / 21 处由暗紫色的肾脏覆盖。后室前腹端有细长的鳔管与食道背壁相通。鳔壁有内外二层,外层柔软有银色光泽,内层由具有弹性的纤维质构成。 鲤科鱼类在鳔与内耳之间有一组特有的小骨,称韦伯尔氏器。韦伯氏器在第五鳃弓的背方,沿脊柱侧方摸到一个明显而突出的横突后,将镊子插入其腹下方,夹住一块游离的骨块,向前、向后分离可以将韦伯氏器剥离下来,由大的三角形舟状骨和小的间插骨、三角骨等骨块组成,至少可以取出舟状骨。 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脉窦、心房、心室,另外还有动脉球。 心脏位于身体前端的腹侧,即左右胸鳍之间,有与体腔隔绝的一小腔、为围心腔。心脏居于其间。撕 破心包膜,露出心脏,它由三部分组成。心室 1 个,位于围心腔的中央,淡红色、壁厚。心房 1个,位于心室的背方,暗红色,薄膜囊状,以房室瓣与心室分隔。静脉窦 1个,位于心房的后背侧,暗红色,壁薄,以窦房瓣与心房分隔;需仔细观察。 血管: 心室前端一个白色壁厚的圆锥形球体是动脉基部膨大形成的动脉球,与心室间以半月瓣 分隔。继续向前分离出动脉球向前延伸的粗大血管,即腹大动脉,其发出的分支为入鳃动脉,沿鳃弓分离到背侧,19 / 21 可见到出鳃动脉。 图 5:鲫鱼心脏 图 6:鱼类心脏模式图 尿殖系统 除去鳔,观察肾脏、输尿管和膀胱 泌尿器官:肾脏位于体腔背部正中线的左右两侧,为极长之红褐色腺体 ,肾脏的前端有一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