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 1 课孔子与老子 导入: 1988 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 2500 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那究竟孔子有什么魅力呢?让这位诺贝尔获奖者如此断言,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谁?圣人,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他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财产。但他一生历尽坎坷。他 3 岁丧父, 17 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幸好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青年时代曾先后担任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一定得社会声誉,之后他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楚、陈等国称司败。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成为政府高官。但是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冷淡,孔子2 / 10 便 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当权者能加以重用。孔子曾经非常自信的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备受冷遇。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 政治上的不断碰壁,使孔子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当世已经无法实现。为了使自己的学说传于后世,便返回鲁国专心致志于文化教育事业。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除了继续收徒讲学外,还收集并整理了古代的文化典籍,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 。 过渡:论语 为政中孔子用一段话总结自己的一生:“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 请学生解释,然后教师再做总结,(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象这样反映孔子思想和精神的言论我们熟悉的也非常之多?接着我们来学习孔子的思想 2 孔子的思想 3 / 10 a 核心 “ 仁 ” “ 礼 ” 在论语一书中, “ 仁 ” 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 仁 ”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 孔子说的 “ 仁 ” 的内涵是什么呢 ?樊迟问仁。子曰: “ 爱人。 -就是 “ 爱人 ”.“ 仁者爱人 ” 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统治者而言,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另一方面,对所有人而言,要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而如何实行仁,实现 “ 爱人 ” 。孔子提出了 “ 忠恕 ” 之道,就是 “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 换位 ”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 “ 仁 ” 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是 “ 礼 ” 。孔子说, “ 克己复礼为仁 ” 。这句话揭示了 “ 仁 ” 跟 “ 礼 ” 是什么关系呢?他认为 “ 礼 ” 是实行 “ 仁 ” 的手段。是 “ 仁 ” 的根本要求。要达到 “ 仁 ” 必须做到 “ 克己复礼 ” ,它作为孔子 “ 礼 ” 学的基本内容。有什么含义呢?它的含义是,做人要克制自己,是4 / 10 自己的行为符合 “ 礼 ” 的要求,这里的 “ 礼 ” 是指西周等级名份制度。 如何实现 “ 礼 ” 呢?一个重要的标准是 “ 正名 ” (看课本小字介绍) 接下来我们在看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b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展示: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 论语 为政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 统治者若能以 “ 德 ” 来治理 国家,就能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枢而众星环绕。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如此则国家没有不能得到治理的。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也是孔子 “ 仁 ” 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 “ 仁 ” 和 “ 德 ” ? ( 1)进步性: 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 2)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 主的统治 c 孔子的天人观 展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5 / 10 樊迟问知。子曰: “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根据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料,孔子并没有正面讲过关于神灵的言论。但从孔子回答他弟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神灵的一些看法。他其中一个弟子子路曾问他如何侍奉神灵候,孔子回答说,你还不能侍奉人,又怎么能侍奉神灵呢?子路接着问到了死,得到的答复是 ,你还不理解生,又怎么能理解死呢?他的弟子樊迟请教智慧,孔子告诉他说,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就是说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他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注重于人的本身。 3 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孔子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他广收门徒,打破了西周以来 “ 学在官府 ” 的教育垄断状况。 请同学列举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 1.子曰: “ 有教无类。 ” (论语 卫灵公) 2.子曰: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为政) 3.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论语 为政) ;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 学而) ; 6 / 10 子曰: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论语 述而) 4.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为政) 5.子曰: “ 当仁不让于师。 ” (论语 卫灵公) 他的教育思想甚至超越了他的时代。 4.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后世有重大的影响,为何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呢?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儒家自身: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7 / 10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最上等的国君推行无为之治,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身。次一等的国君,用德教感化人民,用仁义治理人民。第三等国君,用政教治理人民,用刑法威胁人民。第四等国君,用权术愚弄人民,用诡计欺骗人民。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 身,人们得到最好的益处。功成事遂,老百姓还浑然不觉,说是自然如此的嘿。为政者,像肺之于人体,最好的肺是让你没感到有它在替我们呼吸工作。当你天天感到肺在替你呼吸,那么这个肺已经有病了。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聃与道德经 老子还有很多与常人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和无哪个作用比较大?一般人注意到了有,而老子却重视无,一个房间,我们利用了它的无容纳人和物,门窗、器皿,正是它们的无成就了其作用;柔弱与坚强哪个好呢?在老子的眼中,柔弱胜于坚强,人活着时躯体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草木活着时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天底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可是水却能攻克最坚硬的东西,比如滴水穿石 ,所以刚强不是最高层次,柔弱才是最高境界;力争上游好吗?老子却发现水是往低处流的,大江大海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们处在一般人瞧不起的卑下之处。老子特别8 / 10 崇尚水的品质,在他看来,水柔弱、不争,还能滋养万物,已经达到道的境界了。总之,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让我们来了解这个思想不同寻常的人。 1 老子的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西周末年人,公元前 571 年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东周时期,曾被周王召为守藏室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这使他博学多智,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有关 “ 礼 ” 方面的知识。 这里的 “ 老 ” 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 子 ” 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个称号。 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最为著名在清源山,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 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2 老子的思想 老子有一本书叫做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9 / 10 圣经,其次就是老子,可见老子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它 的核心思想就是 “ 道 ” 1、 “ 道 ” 的哲学概念 “ 道 ” 是什么 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2、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他主张只要能 “ 守静 ” ,就可以 “ 以弱胜强 ” 。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老子从 “ 天道自然无为 ” 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 “ 无为而治 ” ,即 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要使用权谋,以 “ 无事取天下 ” ,认为这样才能 “ 无为而无不为 ” 。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为今用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 1987 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引起10 / 10 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 “ 纽约纸贵 ” 。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 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 1980 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 70 年代出现了经济 “ 滞胀 ” ,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 “ 三个少 ” 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绿化养护管理方案与记录模板
-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模板
- 远程教育课程内容优化方案
-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指南
- 宇宙旅行课学习天体运动知识:科学类教学案例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审美与创作灵感教学教案
- 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解析
- 第7课 控制系统的输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 高一 羽毛球公开课教案 (共5个课时)
- 2025年实验室检验科检验标本处理规范考核答案及解析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 日语话剧展演策划
- (完整版)三方协议解约函通用格式模板
- KYN系列高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解析
- 工程造价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法律实务
- 装维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