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的研究报告_第1页
蛀牙的研究报告_第2页
蛀牙的研究报告_第3页
蛀牙的研究报告_第4页
蛀牙的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蛀牙的研究报告 关于龋齿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学好些都有小黑牙。大人说是龋齿。什么是龋齿呢?龋齿是怎么形成的?都有哪些危害?该怎么预防?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网络调查。 2、查阅健康书籍报刊 3、与大人交流。 四、结论 1、龋齿的形成: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2、龋齿的危 害: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从无症状到疼痛难忍,逐渐发展加重的。人们常说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就是对牙髓炎症状的典型描述。 3、乳牙龋齿对儿童的影响:首先对乳牙本身带来危害,直接造成牙体缺损,可继发牙髓病、尖周病,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使孩子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其次对恒牙也有危害,它能殃及以后生出的恒牙,使继承的恒牙或相邻的恒牙也易患龋齿,继发尖周炎可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2 / 11 全、牙体缺损或早失,易致乳牙列变短,使恒牙萌出异常,进而产生恒牙咬合异常。 4、龋齿的预防: 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控制蔗糖食入量;从 2岁开始养成孩子进食后漱口的习惯;让孩子学会刷牙,最好用含氟牙膏,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帮助牙齿利用唾液中的矿物质,在受到细菌侵蚀后对自身进行修补,帮助坚固牙齿,预防蛀牙。刷牙时要对每个牙面进行清洁,包括唇面、舌面、咬颌面,时间为 3 分钟。如果孩子患了龋齿,应尽早到医院治疗,万万不可大意。 关于预防龋齿的研究报告 五王若宇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学校里开展了窝沟封闭的活动,我有些疑惑。什么 是龋齿呢?龋齿对人体有害吗?怎样预防龋齿 ?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3.询问医生 三、调查过程 1、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我国 XX 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调显示:每一3 / 11 百个 5 岁儿童中就有超过 66 人嘴里有龋齿, 3544 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 %,而 6574 岁老年人的患龋率则高达 %。 2、 龋齿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置之不理,蛀牙能破坏牙齿并破坏牙 齿的中央神经,从而导致脓肿,也就是牙根顶端的局部感染。一旦脓肿形成,只能通过牙根管疗法、外科手术或拔除牙齿进行治疗。“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一直是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但其实并不科学,因为牙疼是一种口腔疾病的症状,尤其是在得了蛀牙的情况下,那真是吃不下,睡不着,自己难受,家人也很心疼。千万不能有等一等,算了吧的观念。“牙疼不是病”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会耽误治疗,造成蛀牙恶化,牙齿坏死,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蛀牙产生。真要是到了疼得实在受不了的阶段,有时就连牙医也帮不上忙,那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当龋病破坏了釉质侵入到牙本质时,患者遇到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感到牙齿疼痛,临床检查可见牙齿上有洞形成,呈黑褐色。此阶段若不治疗,龋洞会逐渐加深,累及牙髓,龋齿的危害引起牙髓炎,这时可出现自发痛,还可引起同侧头痛,患者坐卧不安。若再不治疗,炎症继续向牙根方向发展引起根尖周炎牙根部肿痛,牙齿松动、咬 痛、牙周流脓,严重者面部肿胀、发烧、张口受限,细菌入血甚4 / 11 至可引起 菌血症而危及生命。 乳牙龋病不及时治疗,龋齿的危害可逐渐发展为严重的根尖周炎,会引起发育不良,如果乳牙因龋坏早失,不但会影响恒 牙的如期萌出,还会导致恒牙的排列紊乱,引起牙颌畸形。 恒牙因龋坏早失,缺牙数多,会影响嚼碎食物,必然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龋齿的危害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个病灶,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素经血流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有资料显示:龋齿病灶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或病毒性心肌炎、全身疼痛等。 五、结论 龋齿是非常严重的,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个预防龋齿的方法: 15 岁以下的儿童 ,应该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是多吃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小虾干、海带、蛋黄、牛奶、鱼肝油和含有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及水果等,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 在饮食中适当地选择一些粗糙的、富有纤维质的食物,使牙面能得到较好的磨擦,促进牙面清洁,从而构成抗5 / 11 龋的良好条件。 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可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 应用氟化物。氟素可预防龋齿,在科学上已有证明。不论是牙齿表面局部涂布氟化物, 还是控制饮水中的含氟量,均有显著的防龋效果。在饮食上,如果能选择一些含氟的食品,例如茶叶、莴苣、白菜、青葱等,也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中国人普遍有饮茶的习惯,茶内的氟素与牙齿表面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并使人体获得一定量的氟素,这对牙齿可以起到局部涂氟和如同在饮水中加氟的同样抗龋效果。在应用氟素防龋的过程中,要防止氟素过多,尤其在儿童时期更要注意,因为过理的氟素反而会妨碍牙齿的发育,有时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现象。 牙齿是人的重要器官,希望大家要保护好它,使龋齿不再发生!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报 告 摘要: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龋齿状况 ,探讨导致小学生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防 治对策 ,为指导小学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方法 对幼幼小学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 410 名小学生,其中患有龋齿人数 81 人,6 / 11 患龋率为 %。 %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 %,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 %。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患龋率;调查 前言 有资料表明,乳牙龋齿患病率在幼儿园年龄最高,其次是小学、再次是中学;恒牙龋齿患病率则正好相反;混合龋齿患病率高峰都是在小学,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年龄阶段乳龋、恒龋同时并存,并且龋齿患病率都不低。因此,特别要在小学生中预防龋齿的发生。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调查小学生的龋齿状况。 1、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天心区幼幼小学的 410 名 613 岁小学生,其中男生 201 名,女 生 209 名。 调查方法和内容:组内成员在见习的三天中将 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自遇到的小学 生。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口腔卫生习惯、牙齿状况等。 2、结果 结果 1: 幼幼小学龋齿状况调查统计表: 龋患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小学生总患龋率为 %,患病率较高。 男女生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 ,男生患龋率略低于7 / 11 女生。从年龄上来看,患龋率的高峰在 67 岁。而且,把男女生分开来看,患龋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饮食行为 : 60 人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 252人 的小学生偶尔会在睡前吃零食。 98 人的小学生不会在睡前吃零食。 口腔健康行为 :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 231 人,只在早上或晚上 刷牙的学生有 160 人,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 356人。 334 名儿童在 4 岁前开始刷牙, 76 名儿童在 56 岁时开始刷牙。 169 名小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会经常提醒他们记得每天刷牙, 178 名小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会偶尔提醒他们记得每天刷牙, 53 名小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不会提醒。 口腔健康知识 :296 名小学生接受过有关口腔健康的教育。 结果 2: 刷牙与龋病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刷牙与患龋率有着重要关系, 见下 表: 由上表统计可见,龋病的发病和刷牙这一口腔卫生习惯有关系,随刷牙次数的增加,受检学生的患龋率呈显著下降趋势。 8 / 11 3、讨论 龋齿是指牙齿组织逐渐毁坏崩解形成缺损的一种疾病。当食物残留在牙面或牙缝隙中 ,经过细菌的发酵作用 ,产生酸 ,牙齿的表层因受酸的腐蚀而变软、变色,以致缺损而形成龋洞,或因牙表层中含氟量低而发生龋齿。它的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更高 ,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 ,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冠心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的疾 病。患了龋齿,在吃食物时受冷、热、酸、甜等刺激会感到疼痛,同时会影响食欲和食物消化,还会引发牙髓炎等疾病。因此,预防龋齿非常重要。目前认为 ,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主要是细菌、宿主和饮食三大因素相互作用致病。细菌因素 :主要是变形链球菌 ,另有嗜乳酸杆菌、产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食物因素 :食物的化学性作用 ,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酸 ,往往引起龋齿发生。食过多的糖 ,而缺少钙、磷、维生素A、 D、 B 等皆可引起龋病发病率增高。宿主牙齿和唾液因素 :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 ;含氟量低易患龋齿 ;牙齿排列拥 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 ,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齿发生的条件 ;唾液缺少 ,口干症等常可发生猛性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幼幼小学的学生龋齿患病率为 %,患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长沙属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小学生所处的环境较优越 ,食物结构精细化、高糖化 ,降9 / 11 低了食物咀嚼时对牙齿的清洁作用 ,为口腔致病菌提供了条件 ,龋病发病率较高。结果显示 ,小学生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龋齿患病率明显降低的趋势 ,其原因:一方面低年段小学生处于乳恒牙交替期、乳龋仍然很多 ;其次低年段小学生缺乏口腔卫生知识 ,难于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第三 ,低年段小学生更喜欢吃零食、且偏食也更为严重。 龋病最好发于磨牙 ,特别是下领第一、二磨牙 ,其次为上颌第一、二磨牙 ,再次为上下颌双尖牙和上倾侧切牙。临床上根据龋病所在牙部位的深浅 ,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浅龋的龋坏部位只位于牙齿的表层 ,牙齿表面有白色斑点或呈棕色、灰黑色斑点。中龋 :临床上可见牙齿已形成较深的龋洞 ,病人有时对冷、热、甜、酸等刺激较为敏感。深龋 :当牙齿破坏 ,龋洞较大。病人对冷、焦、甜、酸等刺激感到明显的疼痛。此外 ,临床上又根据龋病的发展速度 ,又有将龋病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龋、急性龋和静 止性龋。因此我们应根据龋齿形成的特点和好发部位 ,大力对小学生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卫生知识 ,自觉主动的参与防龋工作 ,同时敦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使用保健牙刷 ,坚持每天刷牙 ,并注意平衡营养和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尽量做到早期发现龋齿 ,及时治疗。具体方法建议如下:学校应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卫生防病、爱眼护牙等方面知识,同10 / 11 时安排必要的卫生、健康教育课使孩子了解这方面的卫生知识,从而达到自身主动性预防。在这期间,家长应多注意督促孩子刷牙,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龋齿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 你好 ! 龋齿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病 ,多发病 ,这是一份用于了解你们的牙齿现状 ,有助于你们预防龋齿的问卷 .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感受如实填写每一个问题 ,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