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中华民国成立_第1页
第4节    中华民国成立_第2页
第4节    中华民国成立_第3页
第4节    中华民国成立_第4页
第4节    中华民国成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第 4 节 中华民国成立 第 4 节中华民国成立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背景: ( 1)武昌革命胜利,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奠定了基础; ( 2)孙中山享有极高的威望,是众望所归; 概况: ( 1)时间: 1912 年元旦; ( 2)首脑:孙中山为第一届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任副总统; ( 3)首都:南京; ( 4)国旗:五色旗; ( 5)纪年:采用公历,中华民国纪元; ( 6)立法机 构:成立临时参议院; ( 7)意义:标志共和政治体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 缺陷:政权中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链接高考: ( 05,天津文综, 16) 1912 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 “ 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 ” 这里的“ 变局 ” 和 “ 创举 ” 指 () 2 / 11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 布(答案: c) 2、临时政府的内政措施 ( 1)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项目 具体内容 认识 作用 政治 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 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起了积极作用; 经济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举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根本目的在于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未实施 “ 平均地权 ” ,革命不彻底; 文教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3 / 11 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生活 提倡 “ 自由、平等、友爱为纲 ” 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 老爷 ” 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链接高考: ( 05,全国文综 , 19)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 A、提倡 “ 思 想自由 ”“ 兼容并包 ”B 、鼓励阅读儒家经典 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 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答案: c) ( 078) “ 新礼服兴,翎项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 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国运动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制订颁布: 1912 年春,南京临时参议院; 主要内容: 4 / 11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卢梭的 “ 人民主权 ”说;) 链接高考: ( 03,江西文综卷, 1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 定 , 中 华 民 国 的 主 权 属于 ()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国民全体(答案: D)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但 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国民拥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三权: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仿效美国政治体制,体现了孟德斯鸠的 “ 三权分立 ” 学说; 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链接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5 / 11 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实行责任 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内阁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约法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链接高考: ( 06,全国文综 ,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答案: D) 历史意义: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链接高考: ( 05,全国文综 , 17) 1912 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 c、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6 / 11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答案: D) ( 05,辽宁, 10)南京 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 第 一 部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宪 法 , 它 规定 ()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 B 、 c 、 D 、 (答案: c) 3、临时政府对外政策:颁布告各友邦书; ( 1)政策: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 2)目的: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 ( 3)说明:没有彻底扫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缺乏反帝勇气; 链接高考: ( 06,全国文综 , 1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 () A、打破列强外交封锁 B、换取列强的支持 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 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答案: B) 7 / 11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 1、失败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袁世凯窃权条件: ( 1)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孤立、不 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表现: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压制革命政府; 原因:反对中国实现民族独立,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 2)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施展权术与阴谋: 对革命派:进攻与议和迫使革命党人妥协; 对清政府:利诱与逼和亲信威逼清帝退位; ( 3)革命政权中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攻击; (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和内部分化;(根源) 孙中山让位条件: ( 1)清帝退位; ( 2)袁世凯宣布赞成 共和; 链接高考: ( 05,江苏单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 列强扶植袁世凯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 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 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 A、 B 、 c 、 D 、 (答案: c) 清朝覆亡 ( 1)时间: 1912 年 2 月 12 日; 8 / 11 ( 2)标志:宣统下诏退位; ( 3)意义:清王朝结束,意味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结束; 链接高考: ( 05 , 江 苏 文 综 ) 清 王 朝 统 治 结 束 的 标 志是 () A、鸦片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 c、宣统下诏退位 D、护国运动兴起 袁世凯篡权标志: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认识失败: ( 1)直接表现: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 2)根本表现: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失败之因: (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 ; ( 2)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同盟会组织涣散,几近瓦解; 没有建立掌握真正的革命武装; 4、教训启示: (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敌人; 9 / 11 ( 2)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革命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链接材料: 毛泽东: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2、革命功绩: ( 1)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最直接的贡献)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权利,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革命推翻了 “ 洋人的朝廷 ” 满清政府; 帝国主 义再也无法找到稳固统治的代理人; (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亦是革命的根本目的所在) (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链接高考: ( 06,广东文综, 10)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10 / 11 确的是 () A、都主张平均地权 B、都意图削弱满清统治者的权力 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答案: c) ( 0737)( 36 分)、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 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 2)理论指导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出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