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故乡》学案_第1页
第9课《故乡》学案_第2页
第9课《故乡》学案_第3页
第9课《故乡》学案_第4页
第9课《故乡》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第 9 课故乡学案 第 9 课故乡学案 教师寄语:失去的总是美丽的。 学习目标: 1、能梳理小说情节,找出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 2、能结合小说反映的时代,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探究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学习难点: 1、分析,归纳造成人物变化的原因,概括文章的主题。 2、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主题。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预习任务 1、疏通字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作者情况。 3、 .文中的 “ 我 ” 是作者鲁迅吗? 4.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5、理清课文结构 . 2 / 11 6、是什么原因苦得闰土像个土偶人了? 二、交流展示 1、展示积累词语 2、展示质疑问题 ( 1)用一句话说说鲁迅笔下的 “ 故乡 ” 是怎样的。找出合适的词或句子来形容。 ( 2)分析本文结构。(课文很长,把握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 ( 3)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分析文中的人物形 象。 ( 4)是什么原因苦得闰土像个土偶人了? 三、互动探究 1、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 从文本中找依据,从品读重点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态等描写语句人手,分析人物的发展变化。 (1)闰土的变化: 肖像的变化: 3 / 11 _ _ _ 语言的变化: 昔日:_ 今日:_ 神态的变化: 昔日:_ 今日:_ 动作的变化 昔日:_ 今日:4 / 11 _ 性格的变化: 由_ 变为_。 (2)杨二嫂的变化: 昔日: _ 今日: 外貌: _ 语言: _ 动作:_ 性格变化:由一个 _的人变为一个_ _小市民。 2、 我 这次是 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 我 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5 / 11 依不舍的情感?为什么 3、三个 辛苦 含义各是什么? 4、为什么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 5、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 希望 比作 路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 。如何理解? 四、达标检测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瓦 lng()js()()装 jing()獾 ()猪脚踝 ()ch()笑 zsu()()深黛 ()wng()然阴 hu()xio()索秕 ()谷 (二)、填空: 故乡选自,以为线索,按照 “ 故乡故 乡故乡 ” 来安排情节。文章主要运用手法来突出主题。 (三)、阅读故乡中的三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 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6 / 11 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1这三段文字都属于描写。 2 段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景象, 其特征是,集中表现这个特征的词语是。这段还描写了人物的心情。这段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心情起到了作用。 3 段的描写,其中与 段中 “ 苍黄 ” 相对应的词语是。两段景物描写形成了。对照 段,回忆全文,可以看出 段要突出人物的什么感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用括号里的?为什么? ( 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阴暗)了 ( 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躺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生气)。 5第 段写的是作者想象中的故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第 段分别选用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为什么这样选用? 五、迁移应用 7 / 11 月是故乡明 雪儿是迫不得已才去打工的。她今年 26 岁,标准的美人样。她来美国读博士前压根没想到消费竟这么高。很快,她带来的钱就花完了。经人介绍,她来到一家 “ 中国餐馆 ”打工,想利用晚间闲暇赚点费用。餐馆很大,很华丽。老板是位台湾人,男性。四十上下光景,脸上极少有笑容。有人告诉雪儿,老板为人很冷淡,很无情,也很苛刻,谁若不好好工作,他马上就炒谁的 “ 鱿鱼 ” 。雪儿有点担心,生怕做不好。尽管在国内她是一所名牌大学的讲师,但现在是在 美国,她知道像这种业余的工作也确实不易找。 雪儿每天晚上都去那家中国餐馆做工,她的工作是勤杂工,扫地拖地刷地洗盘子,哪有活她往哪去,报酬是每小时10 美元,每晚 3 小时。初次上班时,老板看着她,目光很冷酷。老板严厉地说了句: “ 别让我不满意! ” 雪儿无语。但她干活很认真,也很辛苦。老板监视得很严格,经常幽灵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大声斥责想偷懒的雇工,冷冷的目光会令雪儿心悸。雪儿想:可别出事了。然而一次刷碗时,雪儿稍不留神,一只碗脱手摔碎了。老板出现了,幽灵似的,一顿痛斥后摔下一句话: “ 今晚你白干! ” 挨了一顿臭 骂,外加损失一晚 30 美元的报酬,雪儿心里很不是滋味,暗作怨言:“ 哼,周扒皮,黄世仁,资本主义的台湾佬,还中国同胞呢! ”然而一想,也怪自己,不该这样大意。此后,雪儿干活愈加8 / 11 仔细,也再没有过差错。 一晃雪儿在这打工已有两个星期了。一天晚上,同事告诉雪儿老板在后厅叫她有事。雪儿很紧张,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又怎么了。到了后厅,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雪儿,冷淡地说: “ 从现在起,你到前厅当招待。记住:顾客永远都是对的! ” 雪儿这才放下了心,暗想:当招待要比勤杂工轻松得许多,而且还常有客人给小费。她太需要钱了。远在国内的父母重病卧床已经多年,家里债台高筑,弟妹上学读书也都需要钱,而自己更需要钱。雪儿有点感激老板了。 雪儿在前厅做招待工作依然很认真。她美丽、热情、勤快,博得了许多顾客的称赞。一个月夜,雪儿刚到不久,进来了几个牛仔模样的美国小青年,要吃中国菜喝中国酒,并点名要雪儿服务。雪儿微笑着说: “ 乐意为你们服务! ” 领牛仔进入雅间后,雪儿端菜上酒着实忙乎了一大阵。牛仔们很满意,也很兴奋,不一会儿便有了几分醉意,对雪儿动手动脚。雪儿很紧张慌乱,她拼命挣扎,竟一下子撞翻了桌子。桌子上的碗、碟、杯子摔了一地。牛仔们一愣, 雪儿趁机逃出来报警。很快,警察赶来了,把滋事的美国流氓带走了。雪儿茫然地站在柜台前,心里很委屈,眼泪也流了下来。老板出现了,盯着雪儿,目光冷酷如冰。雪儿想起老板说过:顾客永远都是对的,而且自己撞翻了桌子,摔碎了那么多东西。雪儿心里很清楚老板会怎么做。但她想到自己没有做有9 / 11 损人格、有损国格的事,心里也就很坦然,很镇静。她知道自己该辞职了。雪儿抬起头走向老板,掏出老板刚付的 100美元的酬金,连同这几天来客人给的小费,一股脑儿塞给老板,很平静地说: “ 这些,赔您! ” 说罢,雪儿毅然转身向大门走去。 “ 等等,小姐。 ” 老 板喊住她,声音第一次这样温和,雪儿站住了。老板追了过来,说: “ 你能不能继续留在这里,我每小时付你 30 美元! ” 雪儿很诧异:说: “ 我得罪了顾客,还摔碎了那么多的东西! ” 老板笑了,第一次笑了,笑得很温和。老板说: “ 你做得对,小姐! ” 接着,老板一字一句,声音颤抖着说: “ 咱们是中 国 人,是炎 黄 子 孙! ” 老板的眼里蕴满了泪水,一脸虔诚的样子。 雪儿看着老板,心头一热,泪便如泉涌而下。那一刻,窗外月儿正明,俨然故乡的明月 写出你的阅读感悟: 六、课后作业 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会有怎样 的命运?请发挥想像,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100 字左右) 9 参考答案 一、自学质疑 10 / 11 2、时代背景: 1911 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919 年 12 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3、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其中闰土是文中的主人公。点拨:应明确每个人物代表了当时的一类人。第一种类型:以 “ 闰土 ” 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 “ 农民 ” 形象,是属 “ 辛苦麻木而生活 ” 的一类。他们在 “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 “ 都苦得象木偶人了 ” 。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 “ 一幅香炉 ” 和 “ 烛台 ” ,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11 / 11 “ 古训的高墙 ” 而相互 “ 隔膜 ” 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 “ 杨二嫂 ” 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 “ 小市民 ” 形象,是属 “ 辛苦恣睢 ” 而生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 “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 的压迫,与 “ 闰土 ” 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 “ 闰土 ” 类的人物是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的话,那么对 “ 杨二嫂 ” 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第三种类型:以 “ 我 ” 为代表的在 “ 沉闷铁屋子 ” 中被惊醒的,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