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pdf_第1页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pdf_第2页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pdf_第3页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 高宗余 3 文章编 号 1003 4722 2010 05 0003 04 郑州黄河公铁 两用桥技术创新 高 宗余 中铁 大桥 勘测 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 要 郑 州黄 河公铁 两 用桥 在 桥 式 结 构及 施 工方 法 方 面进 行 了诸 多创 新 该桥 主桥 分 2 联 布置 第 1 联 为 120 5 168 120 m的六塔 连续 钢桁 结合 梁斜拉 桥 第 2 联 为 5 120 m的连 续钢桁 结合 梁桥 主桥上 层桥 面为 6 车 道公 路 下层 为 双 线 高速 铁 路 上 下层桥 面 宽度 相 差 悬 殊 主桥上 部 结构采 用新 型斜桁 结构 三 片主桁 边桁斜 置 公路 桥 面采 用预 制 混凝 土板与 钢主桁 直接 结合 无纵横 梁 无平联 铁路 桥 面首 次采 用 多横 梁 无纵 梁 正 交异 性整 体 钢桥 面 桥 塔 采 用 钢 结构 塔 梁 固结 单 索面斜拉 索锚 固在主 桁 的上 弦杆 内 该桥 采 用顶推 法施 工钢桁 梁 关键 词 公 路铁路 两用桥 斜 拉桥 结 合 梁 桥 塔 顶推 法 架桥 技 术创新 中 图分 类号 U 448 121 文 献标 志码 A T ec h n i c a l In n o vati on s of Z h en gzh o u H ua n gh e R i ver R a i l c um R oa d B ri d ge G A OZ o n g y u Chi na R ai l w ay M ajor Bri dge R ec onnai ssanc e D esi gn Insti tute Co Ltd W uhan 430050 C hi na A bstrac t A n um ber of tec h ni c al i n no vati on s i n c on n ec ti on w i th the bri d ge type b ri dge stru c tu re an d c on stru c ti o n m eth od s h ave been m ad e for Z h en gzh o u H u an gh e R i ver R ai l CU re R oad B ri dg e T h e m ai n b ri dge o f the B ri dg e i s arran ged i n 2 c o nti nu ou s un i ts o f w hi c h th e 1 st u ni t i s a 6 p yl on c on ti n uo us steel truss c om posi te g i rder c ab l e stayed bri dg e h avi ng span arran gem ent 120 5 168 120 m and th e 2n d u ni t i s a c o nti n uou s steel tru ss c om p osi te g i rder bri dg e h av i ng sp an arran gem en t 5 1 20 m T h e u pp er dec k of the m ai n bri d ge ac c om m odates si x l ane roadw ay w h i l e the l ow er dec k ac c om m odates do u bl e trac k s h i gh speed rai l w ay B ec au se th e d e si gn ed w i dth of the u pp er an d l ow er dec k s di ffers d ram ati c al l y th e new type of th e i n c l i n ed tru ss stru c ture m ade u p of three m ai n tru sses w i th si de on es set i n i nc l i ned po si ti o ns i s used for th e sup erstru c ture of the m ai n b ri d ge T he road w ay dec k i s a struc ture on w h i c h th e p rec ast c on c rete sl abs are di rec tl y c om po si ted w i th th e steel m ai n tru sses that do not have stri n gers c rOss beam s and l ateral brac i ng s T he rai l w ay dec k i s for th e fi rst ti m e desi gn ed as an i ntegra l orth otropi c steel dec k th at em pl o ys m u l ti p l e c ross b eam s an d does n ot em p l oy stri ng ers T h e py1o n8 are th e steel stru c tu res that are ri g i d l y fi x ed w i th th e steel tru ss g i rd ers th e si ng l e p l an e stay c abl es are an c h ored i n th e u pp er c h ord s of the m ai n tru ss struc tu re and th e steel truss gi rders of the B ri dg e are erec ted b y the i n c rem ental l a un c h i ng m etho d K ey w ords rai l c ure road bri d ge c ab l e stayed b ri dg e c om po si te g i rd er py l o n i n c rem enta1 l au nc h i n g m eth od tec h ni c al i nn ovati o n 收稿 日期 2O1O一07 21 作 妻 介 高 妻 余 1964一 男 教 授 级 高 工 1985年 毕 业 于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铁 道 桥 梁 专 业 工 学 学 士 2007年 毕 业于 华中 科 技 大 学 桥梁 与 隧 道 工 程 专 业 工学博士 gaoz brdi c om c 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桥梁建设 2010 年第 5 期 1 概述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 以下简称郑黄桥 是京广 高速铁路和郑州一新乡城际公路跨越黄河的共用桥 梁 距下 游郑州 黄河公 路二 桥约 6 km m 公 铁合 建 段长 9 177 km 上层桥面通行双 向 6 车道 1 级公 路 设计时速 100 km h 下层桥面通行双线铁路 设 计 时速 350 km h 针 对 桥 址处 的建 桥 条件 和 桥 梁 的使用特点 该桥在方案构思和结构设计方面进行 了诸 多创新 2 技 术创新 2 1 桥式创新 黄 河主槽 冲淤 改道及 变迁 频繁 根 据统计 及试 验资料 桥址处主桥长度需覆盖 1 7 km 长的范围 郑黄桥主桥全长 1 684 35 m 分 2 联布置 图 1 第 1 联为 120 5 168 120 m 的六塔连续钢桁 结合梁斜拉桥 第 2 联为 5 120 m 的连续钢桁结合 梁桥 其中第 1 联基本覆盖了现状河道 桥式布置 既满 足 了防洪要求 又 突出重 点 主次 分 明 为克服 长联结构的温度力效应对基础 的影响 支承体系采 用塔 梁固结 塔 墩分离 主梁采用钢桁结合梁 铁 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 面 公路桥面采用预制混 凝 土板 第 1 联采用 斜拉索 加劲 主梁具 有竖 向刚度 大 梁端转角小 整体性好 利于高速行车 公路桥面 铺装易于维护的特点 为了不增加桥面宽度 便于 与主梁连接 桥塔采用钢结构 设置于 中央分隔带 斜拉索为单索面扇形布置 2 2 结构创新 图 1 郑 州 黄 河公 铁 两 用 桥 主 桥 桥 式 布 置 2 2 1主桁及杆件 我国已建成的公铁两用桥如武汉长江大桥 南 京长江大桥都为两线铁路与四线公路的组合 也存 在公路桥面 比铁路桥面宽 的问题 当时的设计 主 桁均采用 竖直布置 主桁外 采用钢 挑臂支 撑公路 桥面 郑黄桥 上层 通行 六 线 公 路 桥 面 宽 32 5 m 下 层 通行 双线客 运 专线 线 间距 5 m 公 路 铁 路 桥 面 宽相差 约 15 5 m 方案研究 时进 行 了多 方案 比较 沿袭传统的设计采用直桁外加挑臂 的构造形式 如图 2 所 示 挑 臂长 达 7 75 m 该 方案 设计 难度 大 构造 复杂 经济性及景观效果均较差 采用直 桁 减小挑臂 桁宽增加到 24 rn 该方案造成铁路桥 面浪费 钢料增加约 3 5 t m 经济性差 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最终决定采用三片 主桁 边桁斜置方案 图 3 中桁减小 了公路桥面的 计算跨度并可与钢桥塔直接拼接 公路桥面悬臂长 4 25 m 无需设置托架 上弦桁宽 2 12 m 下弦桁 宽 2 8 5 In 边桁倾斜 14 036 相应地边桁杆件 均 采 用 平 行 四边 形 截 面 图 4 上 弦 杆 高 1 200 m m 宽 940 m m 板厚 20 50 m m 下弦杆高 1 400 m m 宽 940 m m 板厚 16 50 m m 2 2 2 2公 路桥 面 7 7 50 8 500 8 50 0 7 l l I l I l Il一 u H 一 量 l 盏 i I 厂 r l 1 r r r l l 8 500 I 8 500 I 单位 圈 2直桁 结构横 断面布置 4 2 50 12 000 12 000 4 250 图 3 斜 桁 结 构 横 断 面 布 置 早 期 公 铁 两 用 桥 的 公 路混 凝 土 板 不 与 主 桁结 合 上弦 平面 内设 置纵 横 梁 及 平面 联 结 系 混 凝 土 板不参与总体受力 只起桥面系 的功能 如 图 5 所 示 桥面板纵向设置若干断缝 整体性差 桥面后期 养护 工作 量较大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郑 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技术创新 高宗余 5 图 4 上弦杆横断面 100 24 0 95 50 9 5 240 105 单 位 am 图 5 某桥断面示意 为充 分 发挥 混 凝 土桥 面 板 的作 用 提 高结 构 刚 度 郑 黄桥 主桥公 路 桥 面板 直 接 与 钢桁 梁 的上 弦杆 通过 剪力钉 结合在 一起 桥 面板下 不设 置纵 横梁桥 面 系 也不设 置平 面联 结系 只在上 弦节 点处 设置横 撑杆作 为 主桁 间的 连 接 见 图 6 这 种 桥 面设 计 的 显著优 点 刚度 大 整 体 性 好 构造 简 单 传 力直 接 施工便捷 易于检查 维修 结构简洁 节约钢材 364 92 1 24 4fi 单位 c m 图 6 公 路 混 凝 土 桥 面 板 断 面 示 意 桥面板 采用 C 60 高性 能混 凝 土 现场 预制 存 放 半年 以上 悬 臂端 板厚 18 CITI 跨 中板 厚 35 c m 上 弦杆顶 设梗胁 加厚 桥 面板 内布置 纵 横 向预应力 纵 向预 应力 钢束 采用 12一 声 15 24 钢 绞 线 横 向预应 力 钢束 采用 5 4 15 24 钢 绞线 2 2 3 铁路桥 面 早 期公 铁 两用 桥 的铁 路 桥 面均 采 用 明桥 面 自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开始 我 国高速 铁路 钢桥开 始采 用 整体 性 好 刚度 大 的 正交 异 性板 整体钢桥面 1 郑 黄桥 的桥 面构造 在南京 大胜 关长 江大桥 的基 础上再 次进行 了优 化 取 消 了轨道 下纵梁 工 厂加工 制造更 加方便 传力 更加 直接 外观 更加 简洁 同时 加 强 了纵 向 U 形肋 的 设计 肋 高 由普 通 加劲 肋 260 m m 加 高到 400 m m 板 厚采用 10 m m 横 梁 间距 3 m 节 点 横 梁 腹 板 高 1 44 m 板 厚 12 m m 翼板 宽 400 m m 板 厚 24 ra m 节问横 梁腹板 高 1 44 m 板 厚 12 m m 翼 板 宽 300 m m 板 厚 16 m m 铁路 桥面道碴槽板 与整体桥面采 用剪力 钉联 结 铁路钢桥面断面示意见图 7 中 桁 中 心 线 图 7 铁 路 钢 桥 面 断 面 示 意 2 2 4 桥塔及斜索锚固 为 了不 增 加公 路 桥 面宽 度 桥 塔 设置 于 中央分 隔带 上 由于 尺寸所 限 须 采用 钢结 构 立面 为 人 字形 构造 图 8 采用 钢箱 结构 墩 顶 处 中桁 上 弦相 邻的 2 个节点的节点板向上延伸 与桥塔根部四面 对拼 图 9 a 塔高 37 m 每个 桥塔布置 5 对拉 索 从 塔 顶 的单 箱 截 面 向塔 根 渐 变 为 双箱 截 面 塔 横桥 向宽 1 5 m 箱 内 隔板 间距 4 m 塔 根 部双 箱 间距 12 m 单 箱 尺寸 为 1 5 m 2 0 121 茎握啦鲎匾 堑 回 固 1 7fi 1卜 I 一 2 j 单位 图 8 桥 塔 结 构 示 意 a 桥塔与上弦杆连接节点 b 斜索锚固节点 图 9 上弦桥塔及斜索锚 固示意 1 堂 晰 姒 桥 一 一T 引 上一 横 一 一 辫 一一 一凶 匿 撂 阻 器 一一茵 蛰 一 一 卜 叫 叶 吲 刽 十 上 0 吐 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桥梁建设 2010 年第 5 期 桥 塔竖 向分块 塔 根部 7 5 m 长 为一 段 锚 固 区一段长 3 5 m 左右 塔顶一块长 6 m 节段最大 吊重 33 t 各节段 由工厂制造 在现场栓接 单索面斜拉索在主桁上的锚固细节也是设计面 临的一个难题 采用双侧拉板锚固必须分割混凝土 桥面板 这会造成结构耐久性的问题 锚管延伸至 节点下 方面 临着 张拉 空间 问题 经过详 细地分 析论 证 最后采用斜拉索锚 固在上弦杆 内的构造方式 图 9 b 2 2 5 主要计 算结果 活载作用下 竖向挠度及挠跨 比见表 1 活载作 用下梁端转角 rad 见表 2 计算分析表 明 主桥最 大挠跨 比为 1 2 557 最 大梁端 转角 为 1 219 rad 结构设计符合高速铁路 350 km h 的行车要求 表 1 活载作 用下竖 向挠度及挠跨比 3 施工 方法创 新 钢桁梁桥常见施工方法为梁上 吊机悬臂架设 郑 黄桥 主跨 168 Yn 经 计 算 跨 中须设 置 临时 墩 水 中临时 墩 的施 工 以及 成桥 后 拔 除难 度 较 大 对黄 河 的行洪 也不利 经 分 析研 究 最 后 决定 采 用 顶推 法 施 工 在 7 号 8 号墩之 间设置钢桁梁散拼施工平 台 支架 在 1 6 号墩旁设顶推托架及滑道梁 首 先用龙 门 吊机 在 支 架 上 散 拼 安 装 108 m 长 前导梁 再将导梁向 0 号墩方向顶推 然后在拼装平 台上散拼钢桁梁杆件形成钢梁节间 再整体顶推钢 梁节间 1 个循 环完成 7 或 8 个钢梁节间的拼装顶 推施工 钢梁顶推完成后 拆除墩旁托架分配梁 在支座 位置每 片桁 利用 4 台 500 t千斤 顶 1个墩共 计 12 台 将钢桁 梁顶起 拆 除支 撑 垫石 位 置处 滑 道 梁 安 装正式支座 将钢梁转换至正式支座 主桥顶推施 工 见 图 10 图 10 主桥 顶 推 施 工 随后架 设预制 混凝 土公路 桥面板 现浇湿 接缝 张拉 预应力 安装 钢桥塔 斜拉 索挂设 张拉 然后进 行公 路桥 面系和铁 路桥 面系 等施工 4 结 语 郑州黄 河公铁 两用 桥建设 规模大 设计 时速高 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