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李国强.pdf_第1页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李国强.pdf_第2页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李国强.pdf_第3页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李国强.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3卷第 2 期 0 0 02 年 4月 土木 工 程 学报 CH IN AC V IELNGD硬犯刊ING OURN A L V o l 33 n rA o N 2 么X刃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李国强陈素文李 同济大学 杰陆 雪平 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采用专门研制的低频宽带振 动测试 系统 进行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脉动反 应测试 的工作以及 模态分 析过程 将高层建筑安全性 检测理论应用于实际典型工程 关健词 金茂大厦 振动测试 模态分析 1 前言 3 动力特性测试方案 近年来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 高层建筑的 安全性检测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安全 性检测不仅是已建建筑物的需要 对于新建建筑物也 是必要的 众所周 知 由于设计 施工等因素的影 响 实际新建建筑物 与原设计建筑物有一定的差 异 为了把握新建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状态 需对建成后 的 建筑物进行实测 我们采用专门研制的低频宽带振动测试系统 I测 取建筑物在环境激振下 的脉动反应 结合功率谱和相 位谱确定结构的 固有频率 并根据测点之间 的互谱与 自谱的比值获得结构的振型 z 3 1 测试目的 测量结构的地 脉动反应 求得结构的动 力特性 频率与振型 与计算结果比较 2 工程概况6 传感 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集办公 宾馆和商业于一体 的综合性大楼 分主楼和裙房两部分 主楼高42 m 9 2层 为 国内目前最高的建筑 金茂大厦是内筒外 框结构体系 中间为由电梯 楼梯和建筑设备管道井 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外框有八个钢骨混凝土巨 型组合柱 并且在2 4层至2 6层 5 1层 至5 3层和 8 5 层至 8 7层三个部位设置了两 层楼高的钢析架 使得 中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外围八个钢骨混凝土巨型柱 连接在一起 形成主要的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的抗 侧力体系 结构的标准层平面 图 和剖面 图如图 1所 不 黍黍黍黍黍黍黍黍黍黍 刀刀l l ll l l l门 门日日门门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尸尸同同日日日日日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口口曰曰l l l l l l 气气气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2 2 2034 5 5 5 例 x旧门 门 4 4 4 9 0 0 0 a 标准层平面图 昌昌昌昌 薰薰 l l li i i 州 甲 甲 湘湘渊渊触触霭霭 U U U哎l口 妞1 i i i r 口 粗飞飞 襄襄襄 鬓鬓 尸尸 i i i i i i i 髯髯髯撇撇靡靡 到到到 用用用 撇撇葬 葬月月 b 剖面图 图 1 收稿日期 l男8 一1任 1 3 本文为国家攀登 B计划资助课题 参加现场侧试工作的还有李炳生 范佩芳 陈隽 楼国彪 蔡又川 宫海 陆烨 张其云 江建华等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江大绥总工程师提供该院的计算结果 3 2 测试仪器 采用专门研制的低频宽带振 动测试系统进行测 试 该系统包括 l 高灵敏度超低频的压电加 速度传感器 4只 电压灵敏度为2 0w g土 o r 频率范围 0 1 一 印z H 土 3d B 2 匹配的3通道滤波放大器1台 3 S R 一 1 6 1 6K振动测试分析仪 l 台 DOI 10 15951 j tm gcxb 2000 02 007 36 土木工程 学 报 2 11 年 4 l的m 长导线5根 5 对讲机 4 台 3 3 传感器的定位与安装 本次测试主要测量结构的东西 向水平脉动反 应 金 茂大厦的结构是关于X Y 轴对称的 根据结构的 实际情况 将传感器定位在正 西 向 如图 1所示 传 感器以胶结方式安装 3 4 规一化验证 为了减少传感器的精度对测试结果 的影响 在进 行正式测试之前 先对四个传感器进行规一化验证 规一化的测点和 测 站均设在9 2 层 图2即为规一化 所得的 三个通道 的时程反应曲线 由图可知三个通 道 的规一性较好 三个通道的反应 是同方位的 只是在 幅值上有所差异 这将被用 于调 整测试所 得 的各层加 速度反应曲线 对初始测试数据进行灵敏度及放大倍数的调整 可得 相应的加速 度反应曲线 图3即 为第一 测 组 8 7 85 8 0 的一个加速度反应曲线样本 r月 的 任 二 20 0 0 0 10 0 0 0 一 M洲 O 一20砚 K l l l l l 二 丹丹 1人 川 1 日 流讥粉 诚 1 办 训 绷绷湘 喃喃 l油切 从 矽甲训 护 侧 钩 讹知 知 阶明 明 1 1 1 1 1 如如 一一一 时间 s a 第 8 7层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洁 20 0 0 0 100 00 0 10 0 0 0 一2 00 用 一3 0叹 洲 0 l l l l l 卫卫 一已 争盏 内 户 气 巨巨 直 山山如 阳1 六 日日认 彻计钧罕 亡L产 产互 互犷 八诀粼气 洲认扩 扩 侧侧 钻 尸 尸 丫 U 争 争 时间 s b 第8 5 层的加速度反应 曲线 胡胡枷腼确似姗仙啊脚咕 咕 即即 一 r 甘甘甘 时间 s l l l 1 1 1 葬葬 纽纽 l 典爪 卜 牛 卜勺八 卜 叹 缪缪曰岭产七丰一土君乌赞坐 坐 l l l a 一通道 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时间 s c 第 即层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二 低低阁砌咖佩脚助啊脚啾 l l l I l I 图3 时间 s 4 模态识别结果 b 二通道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震 这 200 00 10 0O 0 一 1 叹洲扣 一 20 0 C 二二 删删咖 溯 晒晒阳 阳六杨峥 丫丫 J J J 尸尸尸 一 时间 s c 三通道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图2 3 5 测试概要 对于地 脉 动测试 触 动方 式 为 直接 稳态触 发 STB 选 取结构 的第五 阶 频率 兀 二 2 5玩为截止频 率 采样间隔取2侧X旧娜 记录长度为 4 K 因为金 茂 大厦的总高度限制 测试分成三段进行 设置 三个测 站 共分成 9个测组 3 6 测试结果 每一 测组可以得到相应三层的加速度反应曲线 4 1 识别原理 因为测试是在环境激励 风脉动和 或地脉动 的条件下进行的 输人不 易确定 本文采用文献 2 3 提供的方法 在输人信号未知的情况下直接利用 脉动响应识别得到结构的模态 其中频率的识别通 过 功率 谱的峰值和 相位谱 在 频率点 处相应 为J或 180 0 来确定 振型用 下式计算 笋 k 笋 p s 沐 s即 l 式中人 汽 分 别为k测点和p测点的i阶振型 坐标 值 s 沐为 k测点和p测点的互功率谱 s 为 p 测点 的自功率谱 本文采用半功率法计算结构的 阻尼比 4 2 识别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 利用自编 的程序 识别得出结构 的前五阶频率 振型 阻尼比和前四阶振型 图4给出 了分析所得的第一测组的自功率谱 互功率谱以及相 应的相位谱 由该图可以清楚地得出结构的前几阶频 第3 3卷 第2期 李国强等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37 1 1 1 1一 I I I l l l 1 1 1 1山 山田田标飞 奋 赫刮 刮i i i 1 1 日日 1 门门 匪匪l l l胭 胭 几几 习习 陌陌剧 山山J J J 翻翻翻翻 班班班 了了 纬纬 解解偷偷 1 1 1 L L Ll l l l l ll l l澎澎骼骼1 1 1例例脚脚 口口口吓吓 l 竺 竺匹 匹飞 飞 门 1 盯11 1 1下下 刁刁冈尸 尸 侧援 率 识别结果及其与计算结果 的比较如表 1所示 前 四阶振型如图5所示 采用半功率法算得结构的前五 阶振型 阻尼比示 于表o 2 l l l l l l l 1 1 1 1 1 1 1 1 1 l l l1 11 1 1 1 1 111 凡 介 1 的 口口 r r r 一 升升 颇率 Z H 频率 Z H a 第8 7层的 自功率谱 e 第s o层与8 7层的相位谱 图4 3乃 OE 18 2乃 OE 18 200E 18 回 1 50 E 18 理 1 00 E 18 5乃OE 17 0刀OE 0 一5 OOE 17 I I I I l ll l l l l l l l 二 1 1 1 1 I I I 二二 频率 l住 4 3 识别结果与设计计算结果的对比 表 3所列为振型识别结果与计算结果 的误差比 较 其中计算结果是华东建筑设计院采用 图 1所示计 算模型 运 用D队BS程序计算所 得 混凝土 核 芯筒 部分采用 墙单元 框架梁与柱 采用 梁单元 共计算了 前 6阶频率和2 阶振型 b 第8 5层与8 7层的互功率谱 表 1 频率识别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l l l l l l l l 一一 l 二 1 1 1 1 月月 认 实测结果计算结果 相对差异 000 9 4 2 月了 气 4 0飞 内 飞 一 4 0 1 0 158 7 0 6 22 6 1 3 18 4 频率 11 2 第一频率 Z H 第二频率 Z H 第三频率 Z H 第四频率 Z H 第五频率 z H I24 612 3 0 1533 0 59 62 1 29 23 2 田51 2 62朋 22 c 第 s o层与 8 7层的互功率谱 表2 阻尼比识别结 果 侧 暇 J 1 l 话话 中中炳椰椰 1 1 1 i i i百 一 11盈叹l l l 日日快烟州州州咐咐人人 I I I 1 I 团团 1 泞 l 分 2 芍3 乳 万5 颇率 H z 0 润名0 0 3 30 加77 0 田3 5 0 田37 d 第8 5层与 8 7 层的相位谱 表 3 振型识别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层号 识别结果 第一振型 计算结果 第二振型 相对差异 识别结果计算结果 相对差异 9 4 2 5 9 2 4 姗 4 4 j 月 盆月 皿 1 拟 0 9 714 0 明X刃 0 83 47 0 76 32 0 6 7 3 6 0 以X泌 0 s lm 0 肠7 5 0 4 3 5 9 0 375 7 0 326 8 0 2 7 3 6 0 2 232 1 仪曰 0 9 731 0 9 18 2 0 8日 1 0 即21 0 72 82 0 6183 0 州月4 05 475 0 519 2 0 4 51 1 0 3 79 4 0 3 10 2 0 2 47 3 0 XXX 一0 174 7 一 1 2卫y 7 一 2 9 531 一 4 今妇8 一 7 小刀9 一 1 9公拓 一 8 肠 76 一 109 5 8 9 一 12 1918 一 16 7 14 7 一 13 别讲 一 11 7 98 8 一9 74 52 1 叉乃 0 8以 1 0 65 67 0 月叫 O 四对 0 碗治肠 一0 犯月 4 一0 337 2 一0 4 8 又 一 0 58 85 一 0 7 532 一 0 8公拍 一 0 汐铭5 一0 7 535 1 峨洲l 0 9 251 0 738 2 0 5313 0 3 14 1 0 0 5 71 一 0 la 72 一 0 34 43 一0 4 9 1 1 一0 义52 一0 6 516 一0 717 5 一0 738 2 一0 714 6 0 1众 一4 段抖3 一 1 1 冲卫 一7 胆伪 一 6 驯 肠 5 1 肠38 一2 1 2日叼 一2 肠22 一 1 1印7 7 l5 男18 4 43 6 8 78 57 5 5 07 06 5印5 5 5 2 印 4 54 03 53 0 38 土木工 程 学 报 2 X X 年 续表 层号 第一振型 识别结果计算结果 相对差异 识别结果 第二振型 计算结果相对差异 2 5 2 O 巧 0l 0 172 6 0 12 8 1 0 朋 18 0 0 516 0 0 X 洲 0 1侧M 014 3 0 的26 0 0 52 5 0 仪又 一 9 季铭7 一 8 的57 一4 58 一 1 7143 0 义 又 叉 一0 58 兜 一0 4 12 7 一0 2侧犯 一0 1618 0 瓦众 一0 6 57 2 一 0 又刃2 一 0 一4 37 1 一0 邓7 4 0 创刀 一 10 叼翻 一 2 7 今辫7 一 32 仪刀9 一4 3 7工2 0 0 0 R工 声 4 0 5 03 02 0 8 0 7 06 05 04 0 3 0 2 01 0 簇仁 0 5 振型位移 一l一0乃 00石 振型位移 a 第一振型识别结果 b 第二振型识别结果 4 4 分析和讨论 从以上实测识别结果与设计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 看出 前五阶频率的相对差异都在 5 以内 金茂大 厦建成后 的实际结构状态与设计基本一致 相对而言 结构的实测与计算振型的差别较大 并随着模态阶数的提高而增加 由表3可 知 结 构第一 阶振型 阻尼比为 0以8 0 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振型阻 尼比的经验系数为 0 0 5 这主要 因为金茂大厦是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以及外框 的八个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为主 要抗测力构件 从而体 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 8 0 尸尸 70 5 结束语 1 嘿仪 辈 多 本文采用低频宽带振动测试系统测试了上海金茂 大厦在环境激振 风和 或地 脉动 下 的结构脉动 反 应 并进行了模 态分析 分析结果表 明 低频宽带振 动测试系统能够较好地测取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 从 而对建成后高层建筑的实际结构形态是否与设计一致 加以检验 4 0 3 0 2 0 n Uon 八 U 4 j 4 l 一0 5005 振型位移 一 0乃0Oj 振型位移 c 第三振型识别结果 d 第四振型识别结果 参考 文献 八U 八 U八U 八 UO 咤4 气 8 07 06 05 04 0 3 0 2 0 簇护 0石1 0 振型位移 一 10 一0 50 0 0 51 0 振型位移 e 第一振型计 算结果 f 第二振型计算结果 图5 邵志常 李国强 李炳生 陈素文 低频宽带振 动测试系 统研制 国家攀登B计划课题研究报告之十三 1卯7 李国强 结构模态参 数识别方法 工 一频域法 国家攀 登 B计划课题研究报告之一 1卯5 宝志雯 陈志鹏 从建筑物的脉动响应 确定其动力 特性 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198 6 l 宝志雯 来晋炎 陈志鹏 建筑 物的脉动试验及其数据处 理的方法 振动与冲击 19 87 2 方远翔 陈安宁等 振动模态分析技术 北 京 国防工业 出版社 l卯3 李亚明 上海金茂 大厦设 计简介 两岸高层建 筑之 规范 设计与施工研讨会 台北和高雄 1卯8 第 3 3卷 第2期 李国强等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93 OFD 丫协幼叮 C 几及明如 ng 汉于n s n 几 cJi T l lo 幻1 U n i ev oi ty RPOPERT皿污OFSHANG R红刀叫侧叭0 刻A NS K四 玩 万i 即 nig Chi na hS na gh iFa o er i T d L e C e咖 Co t L d Al sta r ct By s u e o fh t e s e详 eia l lydv e e 1 OI 以1 1 角泪 u eney i wd e 卿 lgeviba r t io n a m e s u e m e r nt s s r tem h e t a c eele a r tio n hist oy r e r so plls e o f h e t 51 1田l h g ai jim a o n Ma n sion w a s m e a s u获妇u d n er e n vio r m e n nt e x c ia t tio n h T e m e a s u nt p e s s a nd h e t a na l ysis o w政 o fh t e da a t a e r p td e in h tis pae p r h T e o f 泪 u ec n ie s dy n a u I T c mo de s a nd da m i Pg n c o ei f fi ce n s t ha ve b犯nide nt讯司 仆 e s a t i sf a c o ty r c o mpa n s o n b e tw e e n h e t i Ie nti i f e d e s r 沮s t a nd h t ec o n lpu e d te s r tds t d e l o n s n i a t t e that h e t s 加 etu l a l m记el emPloye d f o r h e t de sig no f h e t J M a s n io n 1 5 e rlia ble 价y w on如 iJ Ma s n io n v iba r tio na l 一 n t m仪Ia l 翻司ysis 李国强 陈素文 李 杰 陆雪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持完成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的科研项目 o r 多项 从事钢结构分析 与设 计理论 高层 建筑结构分析 与检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通讯地址 ZJI 珍2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博士生 从事 高层建筑结构 分析与检测理论 结构 一桩一土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的学习研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混凝土结构抗震与非线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从事结构设计 施工和管 理工作 小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曰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卜 国际软土 工程学术会议 Sha ng h a i 2X l 近年来 我国沿海软土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带动了软土工程学科 的迅速发展 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和成功 经验 引 起了世界同行的关注 国 际土力学 与 岩土工程协会 1骆MG E 主席日本 东京 大学K lshih a 口教授 与1骆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