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ppt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ppt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ppt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ppt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词两首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可以配上乐曲歌唱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词有词牌名 而诗歌没有 最初的词 是歌词 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 曲谱又称词牌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 句数 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 是词牌名 认识词 词 起于五代与唐 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 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 由五言诗 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 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 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 有小令和慢词两种 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简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下面 我们一起来观赏一幅画 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看一看 如梦令 第9课 作者简介 李清照 1084 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委婉 清新 感情真挚 其创作以北宋 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由于她过着平静 优越的生活 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金兵南下 北宋灭亡 她饱受流亡之苦 诗词多表现哀伤 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北宋婉约派之首 对后世影响较大 在词坛中独树一帜 被称为 易安体 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 李清照集 和 漱玉词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 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其夫赵明诚 是宰相赵挺之之子 历任州郡行政长官 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 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 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金兵入据中原后 流离南方 不久 其夫赵明诚病死 她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 宋高宗建炎3年 1129年 金兵南下 她又在浙江亲历变乱 生活颠沛流离 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李清照工诗能文 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 早期的作品 韵调优美 多写其悠闲的闺中生活 南渡后 深厚的故乡之思 凄哭的身世之感 都在她的作品中抒发出来 情调伤感 风格突变 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她精于谴词造句 善于创意出奇 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 语言清丽 在语言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1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思考 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和词语 藕花溪亭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南宋 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词牌名 常记 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 溪亭 指明了饮酒作兴的处所 日暮 是指时间 沉醉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和几个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 兴奋异常 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 留恋忘返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起因 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情 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1 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 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 她是一个人去的吗 为什么要争渡呢 5 为什么会 误入 既然误入 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6 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问题提示 思考 1 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 2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 兴尽晚回舟 从 藕花深处 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 3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 4 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有趣 值得回味 字词解释 常 常常 时常 溪亭 溪边的亭子 日暮 太阳落山 沉醉 大醉 兴尽 兴致得到满足 误 不小心 不经意 藕花 荷花 争 怎么 如何 滩 群 鸥鹭 水鸥和白鹭 泛指水鸟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玩得尽兴了 已不知道回家的路 天色已晚 只好往回划船 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只得尽力地划 不想 惊起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 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 天黑往回划船 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快速地划 快速地划 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晋朝的王徽之 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在一个雪夜 他从山阴家中出发 泛舟剡 sh n 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 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 等到了戴家门口 他并没有走进去 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 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 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 既然兴尽即返 不问归路 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 兴尽 是用 兴尽而返 的典故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古人说 诗言志 意思是 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那么在这首词中 词人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 表达了她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 全词文字不多 到叙述却十分完整 意境优美 构成一幅夏日郊游的欢乐图画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词人回忆了 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 表现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情 抒发了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 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小练习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 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凄凉寂寞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此词抒写伉俪深情 倾吐相思之苦 感情真挚深笃 态度坦率大方 后之论词者 无不为之折服 南渡不久的作品 当时词人正处于国破夫亡 颠沛流离的境遇之中 内心极度凄苦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永遇乐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京华之忆 家国之愁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 渔歌子 认识作者 张志和 730年 810年 字子同 初名龟龄 汉族 婺州 今浙江金华 人 自号 烟波钓徒 又号 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 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 以明经擢第 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 唐肃宗赐名为 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 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 浪迹江湖 隐居祁门赤山镇 张志和 唐代诗人 本名张龟龄 不仅是诗人 画家 还精通音律 他从小便才华过人 16岁的时候 他中了举人 还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 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 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 并且赐名张志和 希望他心志平和 但后来他因事而被贬官 之后 他干脆辞官归隐 隐居在太湖一带 整日扁舟垂钓 过着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 自称 烟波钓徒 作者简介 1 注意读准生字 做到字正腔圆 2 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词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由朗读 第一次 要读得一字不错 口齿清楚 第二次 要读得流利 字正腔圆 第三次 如果能读出点词的味道来 那你很了不起 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 所以 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 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 朗读要求 读这首词 每个人最少读三次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 白鹭飞 桃花 流水 鳜鱼肥 青 箬笠 绿 蓑衣 斜风 细雨 不须归 西塞山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 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 gu 鱼 淡水鱼 江南又称桂鱼 肉质鲜美 箬 ru 笠 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 su 衣 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 不一定要 斜风 微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白鹭 鳜鱼 桃花 蓑衣 渔歌子 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既是这首词的题目 也表现了词的内容 大家看看这题目 猜测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 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描写了这些景物 读准字音 g iru l 鳜鱼青箬笠 渔歌子 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齐读 猜测一下 词人能钓到鱼吗 为什么 边读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 说说渔翁为什么 不须归 因为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桃花盛开 水流湍急 水中的鳜鱼很肥美 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 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 悠然自得地垂钓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 久久不愿回家 说说词的意思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 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象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 江南水乡二月的春色 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 色彩本来极其鲜明 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 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渔歌子塑造了一位戴青箬笠 穿绿蓑衣 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 重点 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 也是有名的大画家 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中 他的好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这样夸他 说他写的词 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里面藏着很多的景物 很多的色彩 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 直接就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 让这不须归的美景在他的笔下百年千载地悠悠回荡 潇潇春雨洒江天 渔人垂钓好悠闲 这首 渔歌子 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是唐词的宗祖 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推崇至极 争先填写唱和 浣溪沙 宋 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