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_第1页
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_第2页
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_第3页
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_第4页
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 伤寒论 谈桂枝的临床应用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王清海2012年11月 为什么从 伤寒论 谈起 桂枝仲景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 伤寒论 112方 用桂枝41方 占36 61 金匮要略 140方 用桂枝35方 占25 合计252方 共有76方用桂枝 除甘草之外使用频率位居第一 桂枝 桂枝的三大特点和特性 作为植物 桂枝的三大特点 主产于南方 吸纳阳光温热之气 性温 取其细嫩枝条入药 故具伸展生发之性 主走 存樟科类芳香之性而气薄 主发散作为药物 桂枝的三大特性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辛 入肺 主散 肌表之邪 主通 血脉 筋骨 经络 甘 入脾 主补 气健脾 主缓急 止痛 温 入心 主温 温阳 化气 化饮 主温经通脉 仲景为什么喜欢用桂枝 辛甘温 入心 肺 膀胱经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最能体现仲景学术思想 重视扶阳气 通血脉 畅气机 仲景方 桂枝使用范围 发散风寒 麻黄汤类 调和营卫 桂枝汤类 温助阳气 桂枝甘草汤 温经通脉 当归四逆汤 化气行水 饮 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八大功效 平冲降逆 桂枝加桂汤 通利肺气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祛风除湿 桂枝附子汤 病涉内外各科 仲景方 桂枝使用范围 金匮要略 中涉及的疾病就更多了 用法涉八法 无吐法 汗 祛风除湿 桂枝附子汤 和 调和营卫 桂枝汤 下 平冲降逆 降肺平喘 桂枝加桂汤 温 温通心阳 桂枝甘草汤 清 寒温并用 桃核承气汤 补 温中补虚 小建中汤 消 活血消症 桂枝茯苓丸 通 温经通脉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中桂枝用量分析 伤寒论 桂枝用量 克 与功效的关系 我用桂枝的临床体会 桂枝四项功能 温散 用于外感表证 用量宜大 一般30 50克 用量宜小 一般10克 用量宜大 一般20 40克 用量宜偏大 一般10 20克 温化 用于水湿痰饮证 温通 用于血脉 经络证 温补 用于心脾肾阳虚弱证 我用桂枝治疗内科病的三大用药指征 含桂枝经方临床应用举例 1 桂枝加桂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案2 麻黄汤治愈软组织感染致重症高热案3 桃核承气汤治愈药物性出血致下焦蓄血案4 桂枝加附子汤治愈自汗证案5 灸甘草汤治愈频发早搏案6 汗法治愈急性胸痛案 1 桂枝加桂汤治愈高度室传导阻滞案 患者车某 女 70岁 广东高州人 2004年4月19日住院 住院号 12958 主诉 心悸 胸闷十余天 加重 天 患者10天前在登白云山活动后 出现心悸 胸中憋闷 自觉有气从胸中上冲头顶 伴头胀 发热 休息后自行缓解 未与重视和治疗 后症状仍间断出现 天前起症状发作频繁 自觉有气从胸中上冲咽喉 及头顶 伴心悸 遂在我院门诊查动态心电图检查 报告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4 1传导 偶发房性早搏 遂收入院治疗 入院时证见 心悸 胸中憋闷 自觉有气从胸中上冲头顶 伴头胀 无头痛 无恶心呕吐 体查 体温 血压 呼吸均正常 舌质淡 苔白微腻 脉弦滑中医诊断 心悸 心阳不足 冲气上逆 西医诊断 心律失常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考虑其由于心肌缺血引起 遂用硝酸甘油类治疗 并心电监护 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 嘱患者及家属 劝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但由于其经济原因 家属放弃安装心脏起搏器 要求用中药治疗 次日余查房时 证见 阵发性气从胸中上冲咽喉 发作欲死 伴心悸不安 但发作短暂 过后一如常人 舌质淡 苔白微腻 脉弦滑 舌淡者 虚也 苔白腻 脉滑者 痰饮也 缘患者年事已高 正气虚弱 心阳不足 痰饮停滞心下 又因登山过于疲劳 更虚其气 且引动水饮上冲胸咽 故见气上冲咽 胸中憋闷 心下悸动经云 烧针令其汗 针处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 更加桂二两也 处方 桂枝2包 20克 白芍1包 10克 甘草1包 6克 生姜1包 3克 大枣1包 10克 6剂用广东一方药厂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 每日2剂 开水冲服 连服3天 并嘱病人家属 如3天不见效 就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以防止心脏骤停 复诊 体会 本例是利用桂枝平冲降逆功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病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 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绝对指征 家属提出先用中药治疗 才促成了这个成功病倒关键是抓住了临床特点 气从胸中上冲咽喉 状似 奔豚 凡是气机上冲的病机 都必须用降气平冲 使用经方 重在临床表现 重在病机 不在乎病因如何 也不必考虑西医诊断为何 只要辨证准确 确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王清海整理 2004年10月20日 发表于2008年发表于 中医杂志 2008年收载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的 经典传承临证录 一书 2 麻黄汤治愈软组织感染致重症高热1例 患者肖某 男 66岁 因患3级高血压病 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 慢性肾衰左肾换肾术后 高脂血症 肥胖症 2型糖尿病 间断在我科住院治疗4年 住院号 3504 2006年10月25日再次以前述疾病住进我科11月15日因冲凉不慎 感受风寒而出现高热 恶寒 无汗 头痛 周身疼痛 喘促气急 右下肢大腿内侧肿胀 皮肤发红 局部轻压痛 无鼻塞 流涕 咳嗽等 舌红 苔黄滑 体温39 5 血压160 95mmHg 呼吸25次 分 心率90次 分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干湿性罗音 心律齐 心尖区可闻2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血常规 WBC 12 109 L N 85 L 15 其它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 外感发热 风热袭肺 治法 疏风 清热 解毒处方 银翘散加公英 地丁 板兰根 每天2次西医诊断 软组织感染治疗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 5克 加入5 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 Bid 左氧氟沙星0 2g 静脉滴注 每天2次 并用降温床和冰帽以求物理降温 余第二天查房时见发热不但不退 更恶寒 头身疼痛 下肢皮肤红肿虽消 但整个右腿肿胀 腓肠肌处周径55CM 明显比左下肢增粗 患者虽高热 却欲盖厚衣被 伴寒颤 皮肤灼热但无汗 口不渴 二便可 诊其脉浮而滑 舌苔黄而滑经云 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近衣者 热在皮肤 寒在骨髓也 病属风寒侵袭引起 无汗恶寒 寒邪在表 伤寒论 35条云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身痛 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该患者麻黄八证悉具 当发其汗 麻黄汤主之处方 桂枝1包 生药10克 麻黄1包 生药5克 杏仁1包 生药10克 炙甘草1包 生药3克 3剂 开水冲服用广东一方药厂的颗粒剂配伍 开水冲服 饮热水以促汗 并嘱2小时后若仍不出汗 再服1剂 最多可服3剂同时撤去降温床和冰帽 以防寒冷冰伏阳气 不能汗出 复诊 2006 11 16 患者服药后 小汗出 2小时后再进1服 患者大汗 遂逐渐热退身凉 至晚 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气促等证基本消失 患者不需加衣被而坐 可进食稀粥 按嘱药已收全效 不必尽剂 停服第3服麻黄汤 第三天查房证见 神情 精神可 无恶寒发热 改用竹叶石膏汤以调理之 以后发热未再出现 疾病告愈 体会 本例是运用桂枝助阳发汗散寒的病例本病虽为软组织感染引起 但症状却酷似伤寒 前医因受软组织感染均为热毒的影响 而专用清热解毒之法 不知辨证论治乃中医精髓 故不取效经云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本例成功点有三1 辨证准确 汗法取效 抓住了患者的高热 恶寒 无汗 头痛 周身疼痛 喘促气急的麻黄汤证特点灵活运用了 伤寒杂病论 病在阳 应以汗解之 脉浮 宜以汗解 脉浮者 病在表 可发汗 的基本原则2 重视了发汗的力度 患者两剂后已见效 无须再服 3 敢于突破常规 在南方用麻桂有三个 非 1 非因地制宜 广州地处岭南 气候炎热 临床上常用银翘散 桑菊饮之类 麻黄汤以其为开腠发汗之重剂 为岭南诸多医家所忌而不用 余在广州工作近26年 用麻黄汤治病者 未见之也清 姚止庵在 素问经注节解 所指出的 五方之地 各有所宜 治病之法 因之而异 乃方土大略之论也 有不可以执一论者 是又贵乎变而通之也 2 非因时制宜 虽时至深秋 但仍温暖燥热 仍选用了麻黄汤治之 3 非因人制宜 患者年近古稀 且多病久病 本虚自不待言 仍然运用了峻汗之法 3 桃核承气汤治愈药物性出血致少腹蓄血1例 患者谭某某 女 72岁 2010年3月25日就诊主诉 少腹硬满疼痛1周 缘患者因胸痛到省级某医院就诊 诊为急性冠脉综合证 住院后给与抗凝血等治疗 由于抗凝血药物用量过大导致腹腔内出血 经彩色超声波检查 发现血液瘀滞在少腹腔内 形成拳头大一血块 患者自觉少腹硬痛难忍 不能平卧 贫血 医院给与停止使用抗凝血药 并给与止血和输血治疗 出血停止 但少腹硬痛不减 伴尿频尿急 患者要求出院 来我院求中医治疗 当时检查发现患者少腹部肿块 按时坚硬疼痛 伴尿频尿急 舌瘀暗 苔薄白 脉沉涩而弱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少腹瘀血证明矣 其尿频尿急乃膀胱受压所致 伤寒论 106条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 证属下焦蓄血证遂用仲景桃核承气汤合失笑散治疗 处方 桂枝20克 桃仁10克 大黄10克 不需后下 芒硝10克 烊化 灸甘草10克 五灵脂10克 蒲黄5克 白茅根30克 陈皮10克 香附15克 7服 水煎服 每日1剂二诊 自觉少腹疼痛明显减轻 尿频尿急减轻 舌 脉变化不大 方已对证 上方继续治疗连续服药2个半月后 于于5月16号再次就诊时 少腹疼痛 尿频尿急早已消失 检查少腹肿块基本消失 彩超检查 腹部血块消失 遂减五灵脂 蒲黄 加当归10克 黄芪30克益气补血以巩固之 体会 本例是运用桂枝温阳通脉的典型病例 顾虑 王清海整理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4 桂枝加附子汤治愈自汗证案 刘某 男 48岁 2010年12月9日就诊 自述多汗3个月3个月前起 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休息后好转 但不消失 其后经常出汗 越来越重 尽管天气变冷 仍经常出汗 以颈部以上明显 每天都要换衣服2次 其它无特别不适 曾到医院检查 未见异常 舌淡白 苔白滑 脉沉细无力 处方 诊断为自汗证辨证 表阳虚桂枝加附子汤加味 桂枝20克 白芍10克 制附子20克 煅牡蛎30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10克 生姜3片 7服 煎2遍 分二服一周后复诊 出汗明显减少 不活动基本不再出汗 只是活动量大 或进食较热食品时才出汗 已见效 上方减桂枝为10克 余同前 再进7服而愈 体会 本例是运用桂枝调和营卫功效的病例经云 病常自汗出者 此为荣气和 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复发其汗 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20条 该患者病起夏秋之交 运动失当 卫气损伤 营卫不和 治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加附子温阳固表 煅牡蛎以固表敛汗 五味子以滋阴收摄 共起调和营卫 温阳固表之功 5 灸甘草汤治愈频发早搏案 患者张某某 男 45岁 2009年10月19日就诊 主诉 胸闷 心悸1年余 休息和活动时均可发生 休息时更加明显 不能正常工作 曾到外院检查心电图 诊断为心肌劳累 频发心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 呈二联律 三联律 短阵房速 结合患者有高血脂史 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 曾用氨碘酮 心律平等治疗 一度好转 一个月后复发 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同前 遂来我院求治 诊其神疲乏力 舌质偏淡 苔薄白 脉沉细结代 经云 心动悸 脉结代 灸甘草汤主之 遂处方如下 桂枝30克 党参30克 生地50克 麦冬30克 阿胶10克 烊化 白芍10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50克 七剂 水煎服 再用氨碘酮0 2毫克 每天1次二诊 心悸 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听诊早搏明显减少 舌苔白 遂去白芍加黄芪30克 余同前 七剂 西药不变三诊 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精神佳 已恢复正常工作 做心电图 窦性心律 早搏消失 停用氨碘酮 仍用上述中药治疗二月 未见心律失常复发 体会 本例是运用桂枝温通助阳功效的病例经云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灸甘草汤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大家都知道 但本例体会颇深 以前也曾用其治疗心律失常 但见效很少 曾一度怀疑其到底有没有效果 后来经三年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的学习 再次精读 伤寒论 听完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的全套VCD教程 郝万山教授对 伤寒论 药物用量的研究对我启发很大 也找到了以前用灸甘草汤疗效不好的原因 灸甘草62 5克生姜46 875克人参31 25克生地黄250克桂枝46 875克阿胶31 25克麦冬100克麻仁100克大枣30枚 王清海整理 2009年12月20日 6 汗法治愈急性胸痛1例 患者李某 男性 48岁 干部 广州市人 电话于2007年7月30日就诊 主诉 剧烈胸痛1天 自诉7月29日晚8点突然发生剧烈胸痛 左胸 右胸确均酸痛难忍 并放射至双侧上肢内外侧 遂到我院急诊就诊 做心电图示见明显异常 心酶未查 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证 给与静注丹参注射液 硝酸甘油等对证处理后稍减轻 但胸痛未消失 返回家中后仍然胸痛 7月30日一早来我处就诊 查患者胸部弥漫性疼痛 伴双上肢酸痛 无休止时 患者表情痛苦 家人十分紧张 担心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检查胸部无压痛 无深呼吸痛 背部无疼痛 心肺听诊检查未见异常 血压120 85mmHg 心率80次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明显杂音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紧 本例给我的初步印象 不象冠心病心绞痛 更不象急性冠脉综合症 为慎重起见 再次做了心电图 心肌酶学检查 下午检查回复 未见明显异常 仅心电图提示心肌劳累 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可排除 另外 胸部各部位均无压痛 也排除了肋软骨炎和肋间神经痛 考虑可能是受寒引起 追问患者有无受寒受风 患者表示 没有感觉明显受寒受风 只是在空调房间吃饭 遂按感受风寒治疗 用发汗法 疏风散寒 荆防败毒散合桂枝汤加减 处方 桂枝20克 白芍10克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羌活20克 独活20克 苏叶15克 藿香10克 元胡30克 灸甘草10克三剂 水煎 分二次服 煎服法如桂枝汤法将息 嘱药物要热服 服后吃热粥一碗 并盖被令胸部出汗方愈 若不出汗3小时后再服第二天早上7 40 患者十分高兴地电话 昨晚按照所交待的方法服药一次 并吃粥 盖被 半小时后胸部出汗 胸痛明显减轻 今早已经好了90 特打电话告知 遂再进药1次 令微汗出即愈 不必尽剂 患者遵嘱 1剂而愈 体会 本例是运用桂枝发散风寒功效的病例太阳伤寒 一般为头项肩背部疼痛 且多伴背恶寒 本例患者出现的酸痛却不在背部而在胸部 亦不恶寒 仅为酸病 胸部为心肺之所居 胸痛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心 肺病变 此为常 外感寒邪引起胸痛比较少见 本例子胸痛为寒邪所致 此为变 如何鉴别 本例胸痛呈现弥漫性 且以酸痛为主 酸痛多于寒邪有关 不符合胸痹心痛之左胸痛 以刺痛 闷痛为主的特点 其持续性疼痛 也有别于游走性疼痛的肋间神经痛 综合分析 此例病仍在表 病性为寒 王清海2007年8月3日星期五整理 临证之难 难在识证 识证明确之后 贵在明法 法既确立 谴方用药就不难了 为医者就在识证方面下大功夫 才能收到满意疗效 介绍一张治疗胸痹的方子 桂枝30克栝楼皮20克枳实20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玄胡索30克郁金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日1剂 复煎 分二服 五年来 本方治疗2000例次冠心病表现为胸闷 胸痛 而以胸闷为主者 疗效极佳 重在使用大剂量桂枝以通心阳 配合理气 化痰 活血通脉之品而取效安全 未见不良反应 应用经方的几点体会 1 理解和掌握中医经典理论是基础 内经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何谓道 阴阳之理 治病必求其本 何为本 疏其血气 令其条达 而致和平 2 学习历代医家经验是捷径 张仲景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撰用 素问 九卷 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 胎胪药录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经验积累 古代医家经验 近代医家经验 现代医家经验 积累自己的经验 3 认真收集四诊资料 找到辨证要点是基本功 全神贯注 认真诊察 四诊合参 省疾问病 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扶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诊决 九候曾无仿佛 明堂阙庭 尽不见察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阴阳辨 病有发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7 寒热辨 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近衣者 热在皮肤 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 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11 发病趋势辨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3 太阳病 脉浮头项强病而恶寒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