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第三单元 第 1 课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第三单元第 1 课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陕西人民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2 / 17 原因 探究社会改革的原因 分组讨论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冯太后和孝文帝 拓跋宏登基;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 必要性 问题探究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 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3 / 17 难点 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重要改革。学习孝文帝 改革,对于我们了解认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是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二是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三是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学习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有助于让学生认识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是在学生全面学 习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之前,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来,提示学生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要掌握的重要概念。教学时,建议教师由图片入手,提出问题:从“ 北魏骑马武士俑 ” 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欣赏 “ 北魏骑马武士俑 ” 的抬头挺胸、威武健壮的形象,引入分析北魏骑兵通4 / 17 过纵横驰骋、骁勇杀敌而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然后再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能够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够马背上治天下?为什么?从而得出结论:孝文帝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 的必然产物。再提出两个问题: 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 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用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北魏的崛起,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 1)北魏的崛起 鲜卑拓跋部的祖先居于大兴安岭附近。 1980 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 10 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 19 行 201字,内容与魏书 礼志一书所载大致相同。大约在西汉时期鲜卑拓跋部形成部落联盟。魏晋之际,迁移到了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号称有骑兵四十多万。314 年,西晋政府为了利用拓跋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今山西省长城之内的五县之地,拓跋部的首领被封为代王。此后,拓跋部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 “ 始置百官,分掌众职 ” ,又制法律,代初具国家规模。 376 年,前秦苻5 / 17 坚发幽、冀、并三州兵 30 万,灭代。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六岁孙子拓跋珪随母亲贺氏逃至匈奴贺兰部避难。 383 年,淝水一役,苻坚被东晋战败。前秦 政权土崩瓦解。臣附于秦的各派势力纷纷举兵反叛。北部中国重新陷于分裂。 386 年正月,拓跋珪被推立为代王。不久,拓跋珪放弃原来西晋的封号,改称魏王,都盛乐,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又称拓跋魏、元魏、后魏。拓跋珪对外进击强敌,逐渐将北魏的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 398 年,把都城由盛乐迁到平城。 399 年,正式称帝,是为道武帝。拓跋珪在建立北魏和进取中原过程中,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并促进鲜卑的封建化和向农业定居过渡。首先,拓跋珪离散鲜卑诸部,分土定居,以从事农耕或进行定居牧放,不准随便迁徙,变部落民 为国家编户。其次,实行 “ 计口受田 ” , “ 劝课农桑 ” ,扩大屯田,减轻租赋,并徙民以充实京师,发展农业生产。再次,注意延揽人才,吸收汉族士人(如任用当时名士崔宏),制定朝廷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降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在保存汉人原来的社会制度和采用汉人原有的租税制度的同时,拓跋氏与汉族世家豪强也逐渐相互交融结合。还有,注意培养人才,通过设立太学,用儒家文化教育青年子弟,太学生多时达到 3000 人。拓跋珪所建立的国家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奴隶制特点,但决定其社会性质的因素基本上是属于封建制的,只不过尚未成熟而已。 6 / 17 (2)北魏统一北方 424 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 431年灭夏国, 436 年灭北燕, 439 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拓跋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随着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跋焘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飞跃。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 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拓跋焘统治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搜罗各个割据政权中有才识的汉族士人为己所用。 政治上,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这样,拓跋族的封建化在政治上逐步加深。 经济上, 拓跋焘也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7 / 17 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思想文化上,拓跋焘倡导儒学,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拓跋焘采取的崇尚文教政策,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很快地为拓跋部所熟悉和接受,因此,后人司马光和胡三省都说:北魏自平凉后,儒风始振。尤值一提的是,随着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的整理刊行,提高了拓跋部的汉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精通儒家学说的拓跋部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以后孝文 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教学建议:先由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概括北魏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十六国后期,北方政权林立,为什么北魏得以统一?北魏拓跋珪和拓跋焘祖孙是怎样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有什么影响?北魏统一北方有什么影响?对教材提供的鲜卑族拓跋部的嘎仙洞遗址、拓跋珪图片和崔浩画像,教师应简介引导。利用多媒体等将 “ 北魏帝系表 ”“ 南北朝对峙图表 ”展示给学生。 第二目 “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 主要讲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教材分析社会矛 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8 / 17 拓跋珪所建立的封建国家还是很不健全的,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和过渡性。南朝人称北魏政权是 “ 胡风国俗,杂相揉乱 ” 。教材主要叙述了两点:一是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世家大族将家族、部曲武装起来,修筑坞堡,缮制甲兵,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相率投奔他们。他们乘机侵占田地,封锢山林,隐瞒人口。一家豪强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 家佃客或部曲。这些佃客或部曲是豪强地主的 “ 苞荫户 ” ,豪强地主则被称为苞荫户的宗主。北魏政权攻占中原后,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是地主的私家人口,所受剥削和奴役极重。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北魏前期征税,由 “ 县宰( 令)集乡邑三老,计赀定课 ” ,分为 “ 三等九品 ” 。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9 / 17 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如魏书 李冲传曰: “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 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 “ 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 ,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是很多的,主要也是加到劳动人民头 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 ( 2)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建立初期,还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族。在进入中原过程中,虽因采纳了一些汉族地主的建议和受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封建化,但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期间,长期大规模民族征战的不断取胜形成了北魏贵族集团的民族优越感和歧视其他民族的心态,除了野蛮的屠杀外,还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身份低于佃客,略高于奴隶);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出于政治、经济利益和民族 差异的原因,鲜卑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处处压制汉族地主势力;汉族地主虽被纳入统治集团,但并不掌握实权,长10 / 17 期的正统观念使他们在内心又瞧不起鲜卑贵族;鲜卑贵族常因意见不一对汉族地主横加屠杀,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的辅国元老崔浩被杀,除因撰修北魏史书直笔实录得罪当朝统治者外,深层原因还有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都使西晋以来因 “ 五胡内迁 ” 产生的民族矛盾严重恶化。民族矛盾的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 3)各地人民起义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引发了 445 年陕西关中地区卢水胡 盖吴领导的武装起义。关中地区自魏晋以来已成为多民族聚居区,这里生活着汉、匈奴、氐、羌、鲜卑、卢水胡各少数民族,西晋时人江统曾说: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北魏征服关中后,对这里的各族人民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盖吴曾领导了一次起义,盖吴,卢水胡人,卢水胡是匈奴别部,因居于卢水而得名。起义爆发后,北魏长安镇副将元纥率军前往镇压,被击败。于是,关中各族人民尽皆响应,起义军扩大到十万余人,北魏关中统治摇摇欲坠。拓跋焘亲自领军征讨,他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几经周折才将起义镇压。在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拓跋焘对沿 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力图以民族高压政策来扼杀反抗斗争,暴露了其统治者的本性。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11 / 17 教学建议:补充宗主督护制的材料,由学生分析其特点;让学生比较郡县制、分封制和宗主督护制的异同;把赋税制度九品混通制的名称介绍给学生,分析其危害;用【学思之窗】的材料和其他材料,让学生分析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影响,思考【学思之窗】的问题;结合 “ 北魏石刻像贵族出行 ” ,发展学生提炼图像信息的能力;让学生 讨论以下问题: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不改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结合当时的形势谈谈怎样改革才能成功? 第三目 “ 冯太后和孝文帝 ” 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 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 高祖记)这种孜孜不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精12 / 17 神,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教材 最后一段,点明冯太后和孝文帝面对动荡局势的认识,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教学建议:运用课后 “ 学习延伸 ” 的 “ 阅读与思考 ” 分析冯太后在改革中的作用;运用孝文帝出行图和【学思之窗】分析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对改革的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孝文帝改革为什么实行汉化政策?改革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 “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 一目的教学。运用 “ 北魏骑马 武士俑 ” 和 “ 嘎仙洞遗址 ” 提问学生: “ 你们从中看出什么信息? ” 安排学生学习教材后,让学生归纳北魏崛起和统一北方的重大事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鲜卑族拓跋珪和拓跋焘的贡献。设计几个问题:北魏为什么能够统一黄河流域?拓跋珪和拓跋焘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怎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这种学习起到了什么作用?给我13 / 17 们什么启示?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民族融合所起的历史作用。当讲到北魏统一北方时,及时出示北魏帝系表和南北朝代对峙图表,以利于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的形势。最后用 “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怎样的局面? ” 引入第二目教学。 关于 “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 一目的教学。用 “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怎样的局面? ” 引入该目教学。提出以下问题: “ 北魏的各种制度有哪些方面的欠缺?宗主督护制有什么弊端?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弊端?这种制度和秦朝的郡县制有什么不同?赋税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什么问题?为什么拓跋珪和拓跋焘已采用了一些汉族的先进经验还有这些问题? ” 从而让学生对北魏政权的不完善之处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孝文帝改革进一步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有更深刻的体会。再让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内容分析 “ 北魏实行 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什么实行这种政策?这种政策造成什么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 ”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和人民起义。学生了解教材上介绍的各地起义,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 “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 。 关于 “ 冯太后和孝文帝 ” 一目的教学。出示 “ 北魏帝系表 ” ,由教师简介冯太后和孝文帝生平,提出问题: “ 冯太后和孝文帝为什么要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14 / 17 验?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她为什么要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你怎样评价冯太后? ” 供学生探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 “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 时,出示嘎仙洞遗址,导入该目: “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别小瞧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这是雄极一时的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介绍嘎仙洞,详见前文)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解题关键:社会矛盾是引起北魏深重统治危机的因素。 思路引领: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上考虑。 答案提示:由于北魏政权各种制度的欠缺,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 “ 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 ,导致广大农民负 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解题关键:有利条件是指有利于改革进行的因素。 思路引领:从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政治、经济、文化、民15 / 17 族条件等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 始了封建化的进程;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学思之窗】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了解北魏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心态。 思路引领:民族压迫和歧视。 答案提示:反映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 【学思之窗】 这段文献记载,反映的是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 这些对他以后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顶喷淋施工方案怎么写
- 深圳瀑布施工方案价格
- 消防设施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 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案
- 给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与实施方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报告
- 豆包营销方案
- 水果店促销活动的方案策划
- 卫生间双层施工方案
- 案例方案营销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中职历史说课课件
- 遥感科学与技术课件
- 尿道狭窄的治疗与护理
- 迈克尔杰克逊课件
- 专利转化合同范本
- 2025年退休返聘人员劳务合同模板
- 2024年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
- 安徽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督导检查表(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