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ppt_第1页
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ppt_第2页
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ppt_第3页
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ppt_第4页
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章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的设置 14 1微机硬件的组装 在熟悉微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后 组装微机就是一件相当简单的工作了 14 1 1安装前的准备在组装微机前应先做如下准备工作 1 工作台电脑桌就是最好的工作台 如果没有 用其他结实的桌子也可以 将工作台放在房间中 使用户能够围着它转 以便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操作 2 装机工具装机的工具很简单 一把磁性十字旋具就可把微机组装起来 如图14 1所示 3 微机的部件将买回的部件开封 取出 除机箱放在工作台上外 其他部件都放在部件放置台上 不要堆放在一起 说明书 安装盘 连接线 螺钉分类放开备用 注意 不要触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线路及芯片 以防静电损坏它们 一些带有静电包装膜的部件 如主板 硬盘 内存等 在安装前 先不要拆开 至此 准备工作就绪 14 1 2组装步骤简介在组装之前 一定要明确装机的步骤 这样能够提高效率 避免出现 顾此失彼 的现象 装机的主要步骤如下 1 主机的安装 1 机箱的拆装 2 电源的安装 3 CPU的安装 4 主板的安装 5 主机内其他部件的安装 6 连接机箱内部的连线 7 连接数据线与电源线并整理这些连线2 外设的安装 1 显示器的安装 2 键盘 鼠标的安装 3 其他外设的安装 14 1 3硬件的组装过程下面详细讲解微机硬件的组装过程 1 拆卸机箱 安装底板和挡片首先从包装箱中取出机箱以及内部的零配件 螺钉 挡板等 将机箱两侧的外壳去掉 机箱面板朝向自己 平放在桌子上 打开零配件包 挑出其中的铜柱螺钉 4 6个 先拿主板在机箱内部比较一下位置 然后将铜柱螺钉旋入与主板上的螺钉孔相对应的机箱铜柱螺钉孔内 如图14 2所示 对于不同的机箱固定主板的方法不一样 如图14 2所示的这种机箱 它全部采用铜柱螺钉固定 稳固程度很高 但要求各个铜柱螺钉的位置必须精确 主板上一般有5 7个固定孔 用户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 选好以后 把固定铜柱螺钉与底板旋紧 2 安装电源一般情况下 在购买机箱时可以选择已装好电源的 不过 有时机箱自带的电源品质太差 或者不能满足特定要求 需要更换电源 安装电源很简单 先将电源放进机箱上的电源安装架 并将电源上的螺钉固定孔与机箱上的固定孔对正 先拧上一颗螺钉 固定住电源即可 然后将其他3颗螺钉对正位置插入 再拧紧所有的螺钉 如图14 3所示 3 安装CPU及散热器风扇对于主板上的一些主要配件 例如CPU 内存 最好在把主板安装到机箱内部之前 先安装到主板上 下面以IntelPentium4CPU Socket478接口 为例进行讲解 首先 应检查CPU的针脚是否有弯曲现象 如果有弯曲 应先用镊子小心地拨正 然后把主板ZIF插座旁的锁杆抬起 插入前 应使CPU的针脚与插座针脚一一对应 对应的方法很简单 一般Socket478接口的P4处理器的一个角少几根针 主板的CPU插槽上也有相对应的 缺口 将CPU对准插槽并插入 如图14 4所示 检查CPU是否完全平稳插入插座 然后将锁杆复位 锁紧CPU 如图14 5所示 另外 为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可以在CPU核心表面涂抹一些散热硅脂或者散热硅胶 在散热风扇安装好后 再将两个压杆压下以固定风扇 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压杆都只能沿一个方向压下 如图14 6所示 最后将CPU风扇的电源线接到主板上3针的CPU风扇电源接头上 如图14 7所示 4 安装内存安装内存时 主板最好放置在包装盒上 随带的泡沫塑料也不要去掉 主要是防止外力导致的磨损 另外 由于内存很薄 很容易被折断 所以要格外小心 用力不要太大 首先 掰开内存槽两侧的固定卡 如图14 8所示 对准缺口位置 垂直向下用力 将内存压入槽中 这时可听到固定卡复位的 咔 声 表明内存已经完全安装到位 可以看到两边的固定卡和内存两侧的缺口吻合 如图14 9所示 5 安装主板图14 10安装主板先安装机箱后面的I O接口挡片 将来主板的键盘 鼠标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等都要从这个挡片上的孔和外设连接 然后再将相应I O接口的挡板撬掉 用户可根据主板接口情况 将机箱后相应位置的挡板去掉 这些挡板与机箱是直接连接在一起的 需要先用旋具将其顶开 然后用尖嘴钳将其扳下 另外注意 外加插卡位置的挡板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去掉 而不要将所有的挡板都取下 然后将主板对准I O接口放入机箱 如图14 10所示 6 安装驱动器驱动器的安装包括硬盘和光驱的安装 1 安装硬盘图14 11硬盘的固定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安装多个硬盘或光驱 装机前最好准备两条IDE设备信号线 在同一个IDE接口上连接两个设备时 一般的原则是传输速率相近的安装在一起 硬盘和光驱应尽量避免安装在同一个IDE接口上 如果只用一根IDE线来连接硬盘 可以把硬盘放到插槽中 单手捏住硬盘 注意手指不要接触硬盘底部的电路板 以防身上的静电损坏硬盘 对准安装插槽后 轻轻地将硬盘往里推 直到硬盘的4个螺孔与机箱上的螺孔对齐为止 然后拧紧螺钉 如图14 11所示 先将IDE线在硬盘上的IDE接口上插好 然后再将其插紧在主板IDE接口中 如图14 12所示 最后再将ATX电源上的扁平电源线接头插入硬盘的电源插口 2 安装光驱1 设置光驱的跳线 光驱的跳线非常重要 特别是当光驱与硬盘共用一条数据线时 如果跳线设置不正确就会无法识别光驱 但是一般并不推荐将光驱和硬盘安装在一条数据线上 安装光驱的时候只需要将它设置为第二个IDE接口的主盘就行了 2 将光驱装入机箱 先拆掉机箱前方的一个5 25in固定架挡板 然后把光驱从外向内推入机箱 如图14 13所示 如果机箱内有轨道 那么在安装光驱的时候就需要安装滑轨 安装滑轨时应注意开孔的位置 并且螺钉要拧紧 滑轨上有前后两组共8个孔位 大多数情况下 靠近弹簧片的一对与光驱的前两个孔对齐 当滑轨的弹簧片卡到机箱里时 会听到 咔 的一声响 3 固定光驱 用螺钉固定光驱 方法与硬盘的固定相同 如图14 14所示 最后依次安装好IDE线和电源线 7 安装显示卡移除机箱后壳上对应AGP插槽的扩充挡板及螺钉 如图14 15所示 将显示卡很小心地对准AGP插槽插入 注意 务必确认显示卡上的金手指的金属触点与AGP插槽确实接触在一起 用旋具将螺钉拧紧 使显示卡固定在机箱壳上 如图14 16所示 8 安装声卡找一个空余的PCI插槽 并移除机箱后壳上对应PCI插槽的扩充挡板及螺钉 其安装方法与安装显示卡相同 9 机箱内部连线图14 17机箱内部连线标识下面连接机箱内部的连接线 首先看一下说明书 主板的机箱面板接口上应该有详细的图例标识 如图14 17所示 其中 主板的电源开关 RESET这几种设备的连线是不分方向的 只要弄清插针就可以插好 而HDDLED POWERLED等 由于使用的是发光二极管 插反则不亮 所以一定要仔细核对说明书上对该插针正负极的定义 连接好的机箱内部连线如图14 19所示 10 连接主板电源线找到电源上的主板电源接头 它一般是20针的接头 主板供电接口带有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接头的小扣 方向反了则无法插入 连接好电源线的主板如图14 20所示 12 连接外设外设的连接主要包括显示器 键盘 鼠标及音箱的连接 1 显示器的连接 首先把显示器侧放 显示器底部有几个卡口 其中就有安装底座的安装孔 先将底座上突出的塑料弯钩与显示器底部的小孔对准 如图14 21所示 要注意插入的方向 然后将显示器底座按正确的方向插入显示器底部的插孔内 接下来用力推动底座 听见 咔 的一声响 显示器底座就固定在显示器上了 1 连接显示器的电源 将显示器电源线的一端插入显示器后部的电源插孔中 另一端连接到家用电源插座上 2 连接显示器的信号线 把显示器后部的信号线与机箱后面的显示卡输出端相连接 显示卡的输出端是一个15孔的3排插座 只要将显示器信号线的插头插到上面即可 如图14 22所示 插的时候要注意方向 厂商在设计插头的时候为了防止插反 将插头的外框设计为梯形 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插反的 14 2BIOS参数的设置 14 2 1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BIOS1 新购微机2 新增设备3 BIOS设置数据丢失4 系统优化 14 2 2BIOS参数的设置1 进入BIOS设置程序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键启动微机 BIOS在启动微机的瞬间就开始工作 它首先要从CMOS中读取设置信息 接着开始检查并配置系统 检查完毕后 BIOS会自动寻找操作系统 并将控制权移交给操作系统 在BIOS工作时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入BIOS设置程序 在启动微机后立即按 Del 键 当屏幕上显示 PressDeltoenterSETUP 信息时按 Del 键 如果没有按键提示 也没有正常启动 屏幕上将显示 PressF1ToContinue DelToEnterSetup 此时表示BIOS检测到了某些错误 按 F1 键忽略错误继续启动 按 Del 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 进入BIOS设置程序后 将显示图14 23所示的程序主界面 2 设置BIOS标准参数按光标键将突出显示的光标条移到 StandardCMOSFeatures 处按 Enter 键 将显示图14 24所示的标准BIOS设置界面 3 高级BIOS设置在标准BIOS设置界面中将光标移动到 AdvancedBIOSFeatures 选项后 按 Enter 键将显示图14 26所示的高级BIOS特性设置界面 左侧有 标记的表示该选项不可用 4 设置周边设备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IntegratedPeripherals 处后 按 Enter 键 将显示图14 28所示的周边设备设置界面 在其中可以设置集成在主板上的各种I O设备的特性 周边设备设置中常用的项目如下 IDEFunctionSetup 用于对IDE机能进行设置 将光标移到 IDEFunctionSetup 后 按 Enter 键 将显示图14 29所示的 IDEFunctionSetup 界面 选择 OnboardDevice 主板自带设备 选项即可进入如图14 30所示的 OnboardDevice 界面 5 即插即用设备和PCI扩展槽设置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PnP PCIConfigurations 后 Enter 键 将显示图14 32所示的即插即用设备和PCI扩展槽设置界面 6 设置CPU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OverClockNavigatorEngine 后 按 Enter 键 将显示图14 33所示的CPU外频 电压设置界面 在此界面中 集中了与超频密切相关的大量超频选项 用户可以在此处对系统性能进行调校 7 设置管理员口令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SetSupervisorPassword 后 按 Enter 键 将进入设置BIOS的管理员口令界面 输入的口令最多可为8个字符 然后按 Enter 键 SupervisorPassword 超级用户口令 和UserPassword 普通用户口令 便于分级管理 超级用户可以对BIOS中所有选项进行修改 包括修改普通用户口令 普通用户只能对自己的口令进行设置 无权修改系统配置 User与Supervisor口令设置方法相同 8 设置用户口令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SetUserPassword 后 按 Enter 键 将进入设置BIOS的用户口令界面 使用用户口令进入BIOS后 无法修改各项设置值 在提示输入口令时直接按 Enter 键即可消除口令 9 保存设置并退出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Save ExitSetup 后 按 Enter 键 将保存被修改的各项BIOS参数后退出BIOS设置 功能与按 F10 键相同 10 不保存设置而退出在图14 23所示的BIOS设置主界面中 将光标移到 ExitWithoutSaving 后 按 Enter 键 将不保存被修改的各项BIOS参数而退出BIOS设置 功能与按 Esc 键相同 14 2 3BIOS口令遗忘的处理方法1 Setup级口令的清除BIOSRAM在DOS系统中的访问端口为 地址端口70 数据端口71 在DOS窗口中调用DEBUG程序并键入以下指令 debug o70 20 o71 20 q然后按下 Alt Ctrl Del 键重新启动系统 系统要求重新配置 口令已被清除 对于新型的主板 这种方法已不适用 可以使用专门清除BIOS口令的工具软件来清除 2 System级口令的清除由于System级口令保护的是整个系统 在未正确输入口令时不能进入系统 因而当任何 软 方法都无法奏效时 只能用 硬 方法解决 一般的主板在后备电池的附近都有一个 Ext Battery CMOSReset 或 JCMOS 的跳线 如图14 34所示 断开微机电源打开机箱 按照主板说明书上的解说找到它 并将其中的两个脚短接数秒钟 然后将跳线恢复原状 即可清除口令 有的主板还要求在放电短接状态开机才能彻底清除BIOS设置数据 具体做法应该参照主板说明书上的叙述 14 3习题 1 掌握机箱 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