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产出 取决于总需求 需求取决于收入 而收入与产出是恒等的 请大家细细体会下面的关系图 第五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产出 收入 总需求 使用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Y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Y的决定及变动 将第十三章中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中的C具体化 一 代数法二 几何法一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亦称C I法 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亦称投资储蓄法 两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 建立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 得 所以 一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法 原理 均衡的国民收入 总需求 计划总支出1 y0之左 y c i UI 0 生产扩大2 y0之右 y c i UI 0 生产缩减 3 y0处 y c i UI 0 产出相对稳定因此 图中E点为均衡点在此点有y0 c ic y联立解得 UI y1 C i UI为负值 y1 y2 二 投资储蓄分析原理 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y c I 亦可转化为i s1 y0之左 i s 即需求大于供给 存货减少 增产2 y0之右 i s 即需求小于供给 存货增加 减产3 y0点 i s 即需求等于供给 存货 计划存货 产出相对稳定 因此 图中E点为均衡点在此点有i sc y联立解得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 Hahn 在1931年提出的 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 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 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 第五节乘数理论 一 投资乘数 两部门经济 一 含义 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kI y i 1 1 二 推导 1 直推法 2 公式法一 3 公式法二 4 图解 三 取值范围 0 1 1 1 1 四 节约悖论1 从 群蜂怨言 讲起2 悖论 前提正确 推理过程正确 结论却不可思议 3 传统经济学VS凯恩斯经济学 何为美德 何为罪恶 五 作用 双刃剑 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反之亦然 二 自发消费支出函数 乘数过程 支出轮数 本轮的增加从以前各轮中累积的增加 0 0 5 1 0 1 5 2 0 123456789101112131415 投资乘数的直推法 1 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i 20 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20 形成 y1 i 20 2 第二轮增加 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棉布 带动了棉布的生产 使生产棉布的工人的收入增加 y2 i3 第三轮增加 生产棉布的工人用他们的收入去购买自行车 使生产自行车的工人收入增加 y3 2 i4 加总 y y1 y2 yN i i 2 i n 1 i i 1 2 n 1 于是有 y i 1 1 所以ki y i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 例题 投资增加20亿元 国民收入增加200亿元 求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解 因为 K Y I所以 K 200 20 10又因为 K 1 1 所以 0 9 图解中的投资乘数 O y 450 AE a C a i0 AE1 y1 i AE2 E y2 y 注 增加自发投资量会使消费曲线上移至AE1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为y1 如果在原有的投资i0的基础上增加投资 i 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 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节约悖论 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 某家庭储蓄增加 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 但 所有家庭储蓄 MPS 投资乘数 国民收入成倍 消费是浪费 个人消费 收入 但 所有人的消费 MPC 投资乘数 国民收入扩张 真不可思议 凯恩斯 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二 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O Y 450 AE a c a i0 AE1 A y1 a AE2 B y2 y 注 1 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 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 2 自发消费支出乘数 ka 1 1 b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政府加入后 均衡产出应是居民 企业 政府想要有的支出总额 均衡条件 y c i g 或i g s t因为 c s t y yd因此 c yd y t tr 假定税收为定量税 即t为常数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一 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法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例题 已知 消费函数为c 100 0 8yd 投资i 50 政府购买支出g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 62 5 税收t 250求 均衡国民收入解 y 1000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s s ti g曲线交点 均衡点t上升 s t曲线上移 均衡点左移 均衡收入下降 y i gs t s s t s t i g y1 y2 二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图解法 比例所得税 S 1 y t0 ty tr t y t0 tyt S t y 的斜率 y0 O i g S t y 补充 比例税情况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c i g y c 45o c i 补充 45 线法 13章第6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一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 含义2 公式 kg y g 1 1 1 MPS 定量税 13章第7节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二 税收乘数 1 含义2 公式kt y t 1 MPC MPS可得以下结论 1 t对y的影响为负 2 1 的绝对值小于1 1 的绝对值 所以税收变动对y的影响响程度小于g对y的影响 征定量税情况下 三 政府的转移支付乘数 1 含义2 公式 ktr y tr 1 MPC MPS3 推导 征定量税情况下 结论 1 1 小于1 1 所以改变转移支付对y的影响小于改变政府支出 2 ktr的绝对值等于kt 所以同时同量增税 增转移支付不会影响国民收入 征定量税情况下 新政府的预算 政府支出的作用 在2003年的预算中 虽然继续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 其中11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 250亿元代地方政府发行 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 即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 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等方面倾斜 引人注目的是 预算案中明确规定 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 主要是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这五大项重点保障的支出是 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三是保障教育 科技 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五是增加国防支出 在向全国人大的报告中 财政部长单独详细介绍了前两项支出的具体安排 它们在预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环境变迁 施政的方向也要变迁 预算结构的变化已经显示 新一届政府将向中国之车注入更多保持平稳运行的润滑剂 而不再是提升速度的汽油 四 平衡预算乘数 1 含义 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国民收入与政府收支的比率 2 公式 kb y g y t 1 征定量税情况下 例题 已知 消费函数为c 100 0 8yd 投资i 50 政府购买支出g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 62 5 税收t 250求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解 55 441 附加 三部门经济 征收比例所得税 一 基本表达式 二 各种乘数 三 结论 征收比例所得税时 乘数的作用变小 证明 1 t 1 t 1 1 t 1 i g t0 tr 四部门模式的代数方法 模型为 得 四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 如图 C I G X M 45度线 O 第十四章案例 案例1 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 截至2001年8月末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 06万亿元 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 增长12 3 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 1个百分点 比去年底高5 4个百分点 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元 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 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 其中 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 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 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 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 2002年2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 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贷款利率 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问题 1 解释下列名词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2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 并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案例1的解答 一般来说 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 1 资本市场状况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 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 从而降低储蓄率 2 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 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就会增加消费比率 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 3 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 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 则储蓄率就会较低 反之较高 4 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案例1的解答 续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2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3 将来收入没有保障 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 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 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4 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 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 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 必然要提高储蓄率 5 消费习惯使然 案例2 国防支出与经济 通过分析美国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影响 可以看出政府购买乘数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时 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 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987年的4090亿美元 相当于GDP的7 5 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 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 1982年的衰退 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 从1990年开始 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 的水平 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 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 从飞机制造业来说 从1990年到1993年 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 而且 老布什并未使军工企业成功转型 案例2的问题与解答 说明政府购买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 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 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 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 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 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 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 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 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产品市场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基本条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总需求包括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本章分别考察了在资源存在闲置 价格水平固定和利率不变假设条件下 产品市场上两部门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并揭示了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小结 在两部门经济条件下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或 在三部门经济条件下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或 在三部门经济条件下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 或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国民收入变动 当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和出口增加时 导致均衡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当储蓄 税收和进口增加 边际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提高时 导致均衡国民收入成倍减少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乘数效应 本章分别考察了定量税制和比例税制下 总需求的不同部分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乘数问题 涉及到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乘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既可以导致国民收入倍增 也可以导致国民收入倍减 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 是存在着闲置的资源 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 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适应支出的需要 本章小结 1 概念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 边际消费倾向及递减规律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2 选择题 1 在两部门经济中 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 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 8 那么自主消费乘数值为 A 1 6 B 2 5 C 5 D 4 复习思考题 3 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 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那么GDP将 A 减少 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B 减少 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C 增加 其增加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D 增加 其增加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 A 增加 但消费水平下降 B 增加 同时消费提高 C 减少 同时消费水平下降 D 减少 但消费水平上升 5 在产品市场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 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 则GDP A 将下降 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 B 将下降 但下降量少于税收的增加量 C 将增加 且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D 将增加 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6 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 如果净出口增加 则GDP A 将下降 且下降量等于净出口的增加量 B 将下降 但下降量多于净出口的增加量 C 将增加 且增加量等于净出口的增加量 D 将增加 且增加量多于净出口的增加量 7 在短期 实际GDP可能 潜在GDP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等于 也可能大于或小于 8 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 实际GDP低于均衡GDP 意味着 A 储蓄大于实际投资 B 储蓄小于实际投资 C 储蓄大于计划投资 D 储蓄小于计划投资 9 已知某个经济社会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 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 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 增加 投资将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A 200亿元 B 50亿元 C 100亿元 D 40亿元 10 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11 产品市场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12 若其他情况不变 所得税税率提高时 投资乘数 A 将增大 B 将缩小 C 不变 D 可能增大也可能缩小 3 简答题 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 简述乘数原理及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 3 用消费加投资法分析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病历汇报及护理案例分析
- 2025高中语文第1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
- 急危重症护理学五章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宣传
- 珍稀野生动物介绍
- 2025年度特种设备相关管理资格考试电梯培训试题(包含答案)
- 2025高等信息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机关车队调度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年轻人急性心梗科普知识
- 2025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测试题(+答案)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配电网工程施工工艺规范课件
-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课件
- 疼痛总论课件
- 车辆授权委托书范本(精选11篇)
- 八年级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DB37T 3567-2019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 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民法典版)
- 广东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共80页)
- 《SL191-2008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宣贯要点
- 《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GJ32TJ131-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