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1页
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2页
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3页
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4页
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 走近李清照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走近李清照 盖石中学 李国军 一、设计背景 设计理念 1、李清照的声声慢,在完成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这首诗,并且组织学生将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 对李清照词的朗诵、推荐、赏析,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对李清照生平与其词的感悟进行研究。 2、全班学生分为 6 小组,要求每组选出 1 个组长,确立一个主题,写出一份学案,做出一份课件,派出一个主讲。 3、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新课程下进行的学 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体验,并主动地思考和提出问题。 4、在美的音乐声中,美的课堂境界中,美的情感氛围中,美的作品赏析中,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向、立体交叉的课堂信息传递模式,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 5、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2 / 24 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 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2、“学情”及教学资源分析:我所任教班级是平行班,学生基础不扎实,而且阅读量较少,积累不 够丰富。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李清照资料,并加以分类、整理、分析。在这节课中,学生各自谈“我心中的李清照”,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情感得到了一次感染,能力得到了一次锤炼,兴趣得到了一次激发。 二、教学现场 开课就以典雅的歌曲和大屏幕展示的“研究性学习 走进李清照”把学生和听课者带入一个艺术境界。 师:这首优雅的歌曲非常特别,里面的歌词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在这首歌词里,同学们能不能听出包含了谁的诗词最多? 3 / 24 生:李清照。 师:包含了哪几首? 生: 如梦令 一剪梅 醉花荫 点绛唇 声声慢 师:看来大家的课前准备工作还是做得不错,值得表扬!现在请同学们把如梦令一齐背出来。 生: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前几天我们在学习声声慢时,许多同学对李清照都不是很熟悉,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大家现在对她想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生: 师:今天,我们就以“走近李清照”为题,把同学们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拿出 来互相交流交流,作一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汇报,好吗? 生:好! 师:这段时间,我一共收到各个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提交的 6 份学习报告,还有同学们自己制作的 6 个电脑课件。我相信,关于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的其人其文,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所以,今天,我把讲台给你们让出来。 生: 这一“让”,让出了一个学生活动的大舞台,一种全4 / 24 新的课堂模式。 1、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师:首先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李远静发言。 李远静:大家好!我们小组经过多方 的收集和查询,已经掌握了许多关于李清照的第一手材料。 生: 李远静:我们发现,李清照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女。这就是李清照,她生于 1084 年,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卓越代表。她出身书香门第, 18 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生活典雅美满,有“赌书泼茶”的佳话流传后世。赵明诚出仕后经常外出,清照就把这些离愁别绪化为优美的词句,这也是她早期作品的主旋律: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后来,金兵入侵中原,靖康之变后,她被迫流寓南方, 1129 年,明诚病死,清照孤身漂泊,最终在杭州度过残年。孤苦的生活,也使她的后期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词情黯然、沉哀入骨,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 李清照的作品集叫漱玉词,后世对李清照的文学成就评价很高,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四库提要中也写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故不得不宝而存之,为词5 / 24 家一大宗矣。”还有白雨斋词话、碧鸡漫志等文化评论作品中,都对李清照的词赞赏有加。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生: 老 师点评:能如此完整地介绍出李清照的生平,又相随介绍出她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后人对李清照的评价,并且做出如此精美的课件是令人称赞的。 师:我们更要谢谢邱子维,他不仅从生活经历、作品风格各方面概括地介绍了李清照,更用后人对她的评价证明了她出众的才华,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 刘霜:我想补充一点,李清照大概在五十多岁时,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但这个张汝舟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后来,李清照为了和他离婚,不惜对簿公堂。我想,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李清照的性格是柔中有刚的。 师 :不错,李清照晚年的确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李文彬的补充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也更能唤起我们对其晚年不幸遭遇的同情。这一补充,十分必要,把一个“柔中有刚”的李清照活脱出来。 2、李清照前期词风简介 师: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大家欢迎! 生: 6 / 24 王紫微:我们小组重点研究的是李清照的前期词作。李清照的诗词、文论都很有造诣,词的成就最高。后人一般把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后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 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李清照前期人生得意,过着比较平静的生活,她沉浸在爱情和事业的幸福之中,其词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热烈,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李清照的词多以浪漫为基调,直抒胸臆,生机勃勃。 所以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概括起来可以有一下三个方面: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那无拘无 束、天真烂漫淑女形象。既不同于古代贵族少女眷恋湖光山色也不同于一般少女无聊地游山玩水,而是寄情于山水,托怀于自然。 少女的多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传达了一种轻松浪漫、和谐无忧、花好月圆的氛围。 7 / 24 对爱情的追求和相思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们认 为,李清照的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 我的介绍就到这儿,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再就这个问题跟我们组的同学交流。 生: 师:赖桂清同学的发言非常清晰、精要。“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准确概括词作风格正如刚才她讲到的,李清照早年的作品虽然也抒发一些离愁别绪,但总体上仍是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那么,她的后期词作的风格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请第三小组的发言人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3、李清照后期词作简介 陈思杰 :我先来说说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了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 1129 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所以,她的后期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8 / 24 出另一种风格。 师:不错,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悲剧造成的。那么,她的后期作品有什么情感特点呢? 陈思杰:李清照她后期的代表作大致有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等。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讨论,她后期词作的风格可以用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来形容。 惆怅哀愁的念旧之情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思恋故国的爱国之情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面,我就以这首词为例,为大家简要地分析一下。永遇乐 这首词以汴京的元宵佳节作为回忆的聚焦点,一如烟如梦的“中州盛日”和“如今”的艰难岁月互为对衬,极写过去的繁华,反衬出如今的孤寂。其中“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句,语言看似通俗平淡,却凝聚着词人凄苦无告的深沉愁绪,国破家亡之恨,流离患难之苦,在对比、反衬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9 / 24 李清照后期的杰作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介绍,相信同学们手里也有很多资料,我们下来再作交流。谢谢大家! 生: 师:陈思杰发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是孤立、笼统的概括,而是把对词风的阐述融进了 对作品的赏析过程之中,有理有据,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研究精神,值得赞赏。 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可以悟出那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品出少妇的离愁别绪,吃尽丧夫孀居的惆怅哀愁之苦,受着思恋故国的煎熬,人生的况味,在诗酒中慢慢品尝李清照的词作,犹如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丽奇幻的彩石,永传于世,经久不衰 。 4、总结李清照一生经历的重大磨难。 师:刚才,几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李清照的词作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的风格。下面第四组的同学要给我们总结李清照一生经历的重大磨难 ? 生: 郭勇:请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李清照一生经历几次重大磨难 ? 生: 郭勇:大家已经有结论了吧?谁先来说说? 桂小峰:我们小组都认为可以概括为三次。 10 / 24 郭勇:对的,李清照一生经历重大磨难可以概括为三次。 李清照的第一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1129 年 8 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 9 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 .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 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第二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 ,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11 / 24 正是同床异梦。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华帐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个小白脸,真是怒火中烧。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 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他分手。但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题目:婉约宗主 李清照 指导老师:杨善材 课题组长:哈靓 课题组成员:金炳存,张雅丽,哈靓,裴子凯,裴玲,魏银,杨善颖 课题实施时间: 2016年 月 日至 2016年 月 日 一、背景说明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 人。 她的诗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12 / 24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宋代诗词分流、诗庄词媚、诗豪词婉一时形成一种创作潮流。李清照诗词与时代轨迹也有相契合之处。如果说其词为婉约之 宗但不乏刚气,那么她的诗,则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与词主要表现自我不同,其诗多取材于现实或史事,锋芒针对国势与政局;与词尚白描不同,其诗多掌故联翩,用事博洽,讲究典重;与词之清雅婉曲细密要吵不同,其诗多气象恢宏、笔势矫健,体现出作者超人的识力和气度。 李清照词以婉约称胜,但它是柔中有刚、婉中含豪,刚柔融通的。 三、研究内容 1、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是在东 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13 / 24 的精神生活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 1127 年,北方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 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14 / 24 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 ,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2、李清照的艺术风格 白描手法 国画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哀的主要原因。 ( 2)诗词手段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特点,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丰富的内容,体现出诗人的感情。李清照 词的语言既经锤炼而又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约束。 ( 2)诗词手段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特点,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丰富的内容,体现出诗人的感情。李清照词的语言既经锤炼而又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约束。 3、李清照的主要作品及赏析 1、词 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5 / 24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 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2、诗 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3、文 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16 / 24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 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 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17 / 24 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 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4、李清照的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 ,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 45 首,另存疑 10 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 18 / 24 别相思。如如梦 令二首,活泼秀丽 ,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2、艺术特色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 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 5、李清照的贡献 1、史学修改 李清照对中国史学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协助赵明诚纂修金石录并历尽艰辛将它保存下来。可以这样说,即使李清照没有参与金石录的编著、整理,她能力尽艰辛把这部珍贵的史学著作保存下来,也已经难能可贵了。 2、史学保存 李清照对史学的另一重要贡献 为宋代保留下一部孤本的哲宗皇帝实录。李清照于兵荒马乱、辗转流离19 / 24 中,所收藏文物丧失殆尽, 而最终将哲宗皇帝实录与金石录一同保存下来,说明她充分了解在汴京沦陷,碧简飞灰之后,这部著作关系国史存亡,斯文绝续的意义。 6、李清照的影响 李清照诗文词赋,韵致多样,刚柔兼具,其审美风姿,也卓有独诣。李清照历来被推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其词作以柔美见胜。清思细腻执著,意象轻灵疏淡,意境密丽婉曲,风致委婉清雅,构成了漱玉词特有的阴柔美。李清照以女性本位,运用精于抒情的词体,表现少女之天真、少妇之缠绵、嫠妇之凄苦,使其词作带有独特的柔婉美和悲剧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 值。漱玉词继承婉约派的创作风情和手法,又有所开拓创新。其表现是笔力俊爽疏宕,意境展延开阔,风韵柔中带刚,时露崛强之气。李清照词以婉约称胜,但它是柔中有刚、婉中含豪,刚柔融通的。 宋代诗词分流、诗庄词媚、诗豪词婉一时形成一种创作潮流。李清照诗词与时代轨迹也有相契合之处。如果说其词为婉约之宗但不乏刚气,那么她的诗,则充盈着阳刚之气、骏健之风。与词主要表现自我不同,其诗多取材于现实或史事,锋芒针对国势与政局;与词尚白描不同,其诗多掌故联翩,用事博洽,讲究典重;与词之清雅婉曲细密要吵不同,其诗多气象 恢宏、笔势矫健,体现出作者超人的识力和20 / 24 气度。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探究古代女性情感世界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男主人公贾宝玉曾说过一句话:“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水的表面平淡无奇,内里却风起云涌,那么在女性温和从容的背后,内心又是怎样丰富的情感内心呢?让我们走进古代女性内心的世界,去一探究竟。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涌现,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代代传颂。这一幕幕,却独独少了女性的身影。“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多少女性的写照 。对此,我们做了一组调查,来看看当代中学生对古代女性的看法: 中学生对古代女性生活看法 一家之主其他 4%24% 相夫教子 5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更偏向于古代女性应该相夫教子。而实际上,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古代女性的确是偏向于相夫教子,从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似乎女子一生定要依靠男子过活。但是在历史上也不乏为了21 / 24 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女子,她们挣脱了世俗的束缚,闪耀着女性的光辉。 高一学的氓相 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氓出自诗经,诗经被誉为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的诗篇大都真实的反映了周朝百姓的生活。“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中的女子在婚前,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 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最后面对丈夫无休止的打骂侮辱,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女子下决心与男子割断情感上的联系,多么坦荡热烈,赤忱如歌的女子,这样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爱慕! 另一位勇敢追求爱情的,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她与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成为一段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代表作白头吟中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