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49分)1. (9分)组词小火车开动了。(一字组多词)促_深_遍_2. (2分)根据意思默写出诗句。在遥远的家乡,亲人们正在登高望远,他们每人都头插茱萸,只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_,_3. (3分)我能多组几个词。情_遍_客_4. (5分)将节日与传统食品联系起来。水饺_ 重阳元宵_ 春节粽子_ 元宵节月饼_ 端午节千人糕_ 中秋节5. (4分)为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茱萸(y y)_挑促织(tio tio)_至今(z zh)_异乡(y do)_6. (6分)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1)遥知兄弟登高处,_。(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挑:_。促织:_。篱落:_。登高:_。茱萸:_。 8. (5分)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 9. (10分)理解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2分)10. (12分)课外阅读。绝句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中的动物有_和_。(2)这首诗描写了(季节)的美丽景色。(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三、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_(sho sho) 相_(xin xi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_(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49分)1-1、2-1、3-1、4-1、5-1、6-1、6-2、7-1、8-1、9-1、9-2、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