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度理论 2020 3 26 2 强度理论 主要内容强度理论概述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 2020 3 26 3 一 强度理论概述 一 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 拉压 弯曲 剪切 扭转 2020 3 26 4 破坏切应力 基本变形下危险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2020 3 26 5 如何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难点之一 应力状态的多样性难点之二 实验的复杂性与不可能性不可能逐一通过试验建立失效准则 1 利用简单拉伸实验结果作为许用应力 2 从某个失效形式出发寻找失效原因 3 从失效原因导出强度计算公式 2020 3 26 6 二 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低碳钢拉伸破坏塑性屈服失效 铸铁拉伸破坏脆性断裂失效 2020 3 26 7 二 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带环槽的低碳钢试件拉伸时 切槽根部脆性断裂 切槽导致的应力集中使根部附近呈两向和三向拉伸型应力状态 2020 3 26 8 圆柱形铸铁试件受压时 出现塑性变形 不再出现脆性断口 此时材料处于压缩型应力状态 二 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2020 3 26 9 圆柱形大理石试件 在轴向压力和围压作用下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 二 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2020 3 26 10 1 屈服 流动 特点 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 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 且多发生在最大切应力面上 例如低碳钢拉伸 扭转 铸铁压缩 2 断裂 特点 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 断面较粗糙 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 如铸铁受拉伸 扭转 低温脆断等 二 两种强度失效形式 2020 3 26 11 强度理论 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的 关于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失效的共同原因的假说与计算方法 三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 无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 只要发生同一种破坏形式 都假定是由于同一种因素引起的 将复杂应力状态转化为一种相当的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与材料简单拉伸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020 3 26 12 复杂应力状态 相当应力状态 已有简单拉伸试验资料 强度理论 强度条件 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 2020 3 26 13 二 四种经典强度理论 2020 3 26 14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 只要发生脆性断裂 都是由于单元体内的最大拉应力达到了一个共同的极限值 一 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1 最大拉应力理论 第一强度理论 MaximumTensile StressCriterion 2020 3 26 15 1 最大拉应力理论 断裂条件 强度条件 强度理论中直接与 比较的量 称为相当应力 ri 2020 3 26 16 局限性 1 没有考虑另外二个主应力的影响 2 无法应用于没有拉应力的应力状态 3 无法解释塑性材料的破坏 4 无法解释三向均压时 既不屈服 也不破坏的现象 实验表明 该理论对于大部分脆性材料受拉应力作用 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如铸铁受拉伸 扭转 2020 3 26 17 2 最大拉应变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MaximumTensile StrainCriterion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 只要发生脆性断裂 都是由于单元体内的最大拉应变 线变形 达到简单拉伸时的破坏伸长应变值 一 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2020 3 26 18 2 最大拉应变理论 断裂条件 强度条件 2020 3 26 19 局限性 1 第一强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 未能解决 2 在二向或三向受拉时 似乎比单向拉伸时更安全 但实验证明并非如此 由于该理论只与少数材料相符 已经很少采用 实验表明 该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 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更接近实际情况 2020 3 26 20 二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3 最大切应力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Tresca sCriterion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 只要发生屈服 都是由于单元体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极限值 2020 3 26 21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2020 3 26 22 实验表明 该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释 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 局限性 1 未考虑 2的影响 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 2 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3 不适用于脆性材料的破坏 2020 3 26 23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 只要发生屈服 都是由于单元体的畸变能 即形状改变比能 达到一个共同的极限值 4 畸变能密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Mises sCriterion 二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2020 3 26 24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2020 3 26 25 四种经典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2020 3 26 26 选用强度理论时要注意 1 破坏原因与破坏形式的一致性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要接近 一般 第一 第二 强度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 拉断 第三 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 屈服 剪断 2 材料的破坏形式与应力状态有关 也与速度 温度有关 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情况下 破坏形式不同 强度理论也应不同 例如 2020 3 26 27 铸铁单向受拉时 脆性拉断 铸铁三向均压时 产生屈服破坏 3 如果考虑材料存在内在缺陷如裂纹 须利用断裂力学中的脆性断裂准则进行计算 低碳钢单向受拉时 产生塑性变形 低碳钢三向均拉时 产生断裂破坏 2020 3 26 28 强度计算的步骤 1 外力分析 确定所需的外力值 2 内力分析 画内力图 确定可能的危险面 3 应力分析 画危面应力分布图 确定危险点并画出单元体 求主应力 4 强度分析 选择适当的强度理论 计算相当应力 然后进行强度校核 2020 3 26 29 例1 已知铸铁构件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铸铁拉伸许用应力 t 30MPa 试校核该点的强度 解 首先根据材料和应力状态确定破坏形式 选择强度理论 r1 max 1 t 脆性断裂 最大拉应力理论 其次确定主应力 2020 3 26 30 结论 该点的强度足够 2020 3 26 31 例2 图示工字截面梁 已知F 80kN q 10kN m 许用应力 120MPa 试对梁的强度作全面校核 2020 3 26 32 解 1 求支座反力 2 作剪力图 弯矩图 3 确定危险截面 危险截面可能是C左或D右 2020 3 26 33 4 确定几何性质 对于翼缘和腹板交界处的a点 2020 3 26 34 对于中性轴上的c点 2020 3 26 35 5 校核C截面强度 仍在工程容许范围内 故认为是安全的 最大正应力在b点 但是 a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2020 3 26 36 a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a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由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所以C截面强度足够 2020 3 26 37 6 校核D截面强度 a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2020 3 26 38 6 校核D截面强度 a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由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a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2020 3 26 39 6 校核D截面强度 对于c点 c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rp 地址解析协议书
- 电流环协议书
- 厂家馈赠协议书
- cf违反用户协议书
- 北京小客车指标租赁协议书范本
- 古井陈列协议书
- qq是什么协议书
- 工作保密协议书模板
- 公司分红协议书
-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
- 2025至2030中国大宗物资供应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胰岛素储存知识培训课件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辽宁省沈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公路统计管理办法
-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2025新版
- 2024年法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