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1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2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3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4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 杨东波2010 8 积极心态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 希尔 NapoleonHill 认为 一个人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他的心态 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 失败人士习惯于用消极心态 NMA 对待事物 一 以积极的心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 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 的教育过程 2 人人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咨询体系与教育体系咨教咨询体系教育体系询育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所有教师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价值 不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心理障碍 才需要心理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心理素质是核心素质 基础素质 第一素质 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需要好人 更需要能人 强者 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 社会化 求同 个性化 求异 对人的需要需要再认识 4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人性善的观点 心理健康教育相信人具有巨大的潜能 心理健康教育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的高级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的尊严 心理健康教育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放在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师生关系中的态度和品质 人的追求 健康 快乐 成功 健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伦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决定生理健康 喜伤心 怒伤肝 忧伤肺 思伤脾 悲伤心胞 恐伤肾 惊伤胆 黄帝内经 常见的疾病几乎都与心理有关 如心脏病 高血压 哮喘 头痛 尤其是癌症 心理健康制约伦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情感冷漠的人往往没有良心 不可能与人为善 情绪失控的人往往人际关系紧张 意志薄弱的人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 成功 事业 家庭 婚姻名利 自由 成功 20 的外部条件 80 的积极心态 成功 20 的智力 80 的非智力因素 成功 20 的智商 80 的情商 成功 20 的知识 80 的心理素质 成功 20 的自己努力 80 的人际关系 所有这些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中国古代的心理教育骑马射箭 琴棋书画 修身养性成人礼 性教育知人者智 自知者超智 知足为乐 各安本分 谁也用不着去羡慕谁 这样就能进入知足常乐 怡然自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近代的心理教育 陶行知 我们的信条 节选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 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 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情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外国的心理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心理教育 主张把人的天资 才能 创造性 积极性与多方面的表现和谐地结合起来 让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地 充分地表现自己 以此产生自尊 自信 自豪感 从而推动其全面的 和谐的发展 只重视自然 科技知识 只重视开发人的智力 轻视甚至否定人文知识以及人的世界观和道德素质的作用的倾向是危险的 他断言 世界正进入 人的世纪 因而他力主用人文知识充实人的心灵 养成人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心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 每26秒钟 一个孩子逃离家庭 每47秒钟 一个孩子遭受虐待 每7分钟 一个孩子被枪杀或枪伤 每一天 有100000名孩子无家可归 每一个学习日 有135000个孩子携枪到校 在学习日中 每8秒钟 有一个孩子辍学 每一天有6个青少年自杀 每一天 有2989名孩子面临家庭离异的不幸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1983年 林崇德教授首次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问题 1988年 林崇德教授出版了 品德发展心理学 一书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起来研究 1983年 燕国材教授率先提出了要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986年 班华教授提出了心育问题 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心理教育专著 心育论 文献 1993年2月13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指出 中小学要由 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文化科学 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4年8月31日印发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要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的 面向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 要 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 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 要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领导人讲话 1999年6月19日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大提高 1996年6月27日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提出 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 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 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 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专门文件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 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深入 要从实际出发 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3月16日 教育部颁发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 具有重要作用 2002年8月1日 教育部下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提出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要立足教育 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新精神 2004年6月10日 周济部长讲 我有一个感觉 我觉得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心理素质不仅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我们必须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 为此 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课程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致 二 以积极的心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胡锦涛强调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所谓求真就是求是 就是要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就是实践 就是依据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去做 去干 去行动 求真务实 突出强调的是付诸实践 见诸行动 取得实效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真务实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要立足教育 要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类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环境熏陶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课难不难 不难 难与不难的区分 关键是关注的重心是什么 这门课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心理体验 对学生而言不难 因为他们喜欢活动 所以会积极参与活动 对于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而言也不难 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但是新的不一定是难的 教师只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其理论依据 在课程理论和实践中 典型的课程类型有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 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什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农业模式 学生被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工业模式 学生被动 教师是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忽视教师自身的感受 教师是学生的一根拐杖 教师被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教师被动 教师要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灌输式 教师是 传道 授业 解惑 对教师的要求极高 理想模式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逻辑混乱 应当是双主体 教师是交响乐团的指挥 较好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好 教师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好 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的关键有两个 一是利用学习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心理素质 如理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文科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体育培养毅力等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升心理能量 对优秀学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出难题 对学习差的学生 成功是成功之父 跨门槛效应 期待效应 成功效应 最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离群索居 沉默寡言的中等生 如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心育 威信心态管理 教师的威信 班主任与学生的水平距离班主任威信 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水平 知识 能力 品德等感情 心理距离 教师心态分析 PAC分析 父母心理状态 Parent 成人心理状态 Adult 儿童心理状态 Child 班主任的PAC心态分析 PAC行为表现高低低教训学生 控制学生 限制学生 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 老实听话 只抓纪律和工作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漠不关心 高低高喜怒无常 对学生要求严 对自己要求松 支配欲和虚荣心都很强 既希望指挥 控制学生 又渴望得到学生的颂扬 低低高在学生面前和蔼 随和 有吸引力 很讨学生的喜欢 但不能坚持原则 幼稚 冲动 随心所欲 情绪化行为多 低高低客观 理智 实事求是 公事公办 工作刻板 缺乏灵活性 对待学生严格 冷漠 在学生面前只谈公事不谈私事 高高低能够从父母心态过渡到成人心态 对待学生既严历又关心 严格要求与悉心呵护相结合 严中有爱 严中有理 低高高能够把成人心态和儿童心态很好地结合起来 既理智 客观 坚持原则 又活波 随和 具有灵活性 在学生面前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教师的管理方式 学常复生规杂满任任意务务度低指令性程度高 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是指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层 精神风貌 校风 班风 教风 学风等 制度层 有章可循 有章必循 违章必纠等 物质层 布局 卫生 绿化 美化等 注重心理影响 静 净 敬 道德教育竞 竞争 劲 强劲 镜 自我认知 心理教育 人际心理辅导 人际吸引 接近律 感情来自于接触 对等律 人喜欢同样喜欢自己的人敬人者 人恒敬之 爱人者 人恒爱之 递进律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 人更讨厌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减少的人 人最喜欢那些原来否定自己 后来肯定自己的人 人最讨厌那些原来肯定自己 后来否定自己的人 人际吸引 黄金定律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 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白金法则 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 你就怎样对待他 钻石定理 永远记住别人对你的点滴好处 迅速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 主动承认错误 勇于承担责任 与孝敬者为伍 远离忤逆之人 交往公理 接纳 欣赏 肯定 赞美 激励别人 1 接纳对方 完整的接纳2 欣赏对方 认真的欣赏3 肯定对方 充分的肯定4 赞美对方 由衷的赞美5 激励对方 真诚的激励激励力量 效价 期望值 人际吸引的原则 希望原则 是希望 而不是要求 真诚原则 理解 信任 坦率 守信宽容原则 谅解 忍让 宽厚 大度尊重原则 平等 公平 承认 保密热情原则 主动 支持 鼓励 鞭策 什么样的人最令人喜欢 高度喜欢中性品质高度厌恶的品质的品质热情易动情不可信善良羞怯恶毒友好天真令人讨厌快乐好动不真实不自私空想不诚实幽默追求物欲冷酷负责反叛邪恶开朗孤独装假信任别人依赖别人说谎 人讨厌什么人 次序个性品质人数 1 自我中心 只关心自己 嫉妒心55100 2 对集体工作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 不诚实 55100 3 虚伪 固执 爱吹毛求疵5090 4 不尊重他人 操纵欲 支配欲强4581 8 5 对人淡漠 孤僻 不合群4581 8 6 有敌对 猜疑和报复的性格4378 2 7 行为古怪 喜怒无常 粗鲁3970 9 8 狂妄自大 自命不凡3869 1 9 不肯帮助他人甚至鄙视他人3563 6 10 小气 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3054 5 11 势利眼 巴结领导而不听取群众的意见3054 5 12 无组织无纪律 不求上进2443 6 13 兴趣贫乏1832 7 青春期性心理辅导 性生理 性心理 性伦理 性法理 性病理 性哲理等 异性交往 必要 必须 正常 早恋问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孩子的隐私 防止好心办坏事 正面教育 打破神秘感 巧用心理效应 跨门槛效应幽默效应马太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德西效应瓦罐效应自己人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