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doc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doc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doc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doc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 . 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 .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 . 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2. (2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B . 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C . 误差是由测量者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 .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3. (2分)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 . PM2.5中“2.5”的单位是nmD . PM2.5中“2.5”的单位是m4. (2分)“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反射5. (2分)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 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 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 . 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 . 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6.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C . 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 (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霜的形成B . 露的形成C . 冰化成水D . 水结成冰8.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 .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 .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D . 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9. (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 A . 雨B . 雾C . 露珠D . 霜10. (2分)春天是禽流感高发季节,发烧是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之一,小明同学重视对禽流感的预防,一次他用体温计测量出弟弟的体温为38,有点偏高,接着他忘记用力向下甩体温计就测自己的体温,结果也是38,那么他自己的真正体温是( )A . 一定是38B . 一定高于38C . 一定低于38D . 可能是38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11. (3分)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_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为参照物. 12. (5分)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13. (3分)从声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高。14. (3分)手机在现代社会被普遍使用当我们接听电话时,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_,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量开关改变声音的_(前两空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手机是通过_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15. (2分)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6. (2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 17. (4分)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1)夏天,自来水管“冒汗”_(2)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4)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18. (3分)如图所示,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会看到气球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_(前两空填物体变化名称)形成的;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而形成的;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_ 19. (2分)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使气体液化还可以_。20. (2分)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液体汽化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7分)21. (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 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照片序号123456时间t/s0102030_50路程s/mm012.022.2_48.7_(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_运动,蜗牛在前2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m/s,整个50 s的平均速度是_mm/s . 22. (14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69898989898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3. (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完成“探究固体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后继续“探究该物质的凝固规律”的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为完成实验,除图甲中的器材外还需的器材有搅棒和_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固体状态时属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丙是小明在某个时刻所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所测的温度是_ (3)在MN段时,此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图乙中,物质在M点时具有的内能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N点时的内能 (5)小明认为物质在第5min至11min的BC段内放出的热量与第11min至17min的CD段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小丽认为物质在BC段内放出的热量比CD段内放出的热量略多些,小华认为物质在BC段内放出的热量比CD段内放出的热量略少些其中_(选填“小明”、“小丽”或“小华”)的想法更切合实际,理由是_ 四、 简答计算 (共2题;共10分)24. (5分)现在的居民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个薄铁做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 25. (5分)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这一点,可以粗略测量人到山崖的距离小峰面对山崖大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他离山崖有多远?这种方法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