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考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人的一生中能够有所发明和创造,大都是靠青春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容易接受新事物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由于人处于青春期时( ) A . 出现了第二性征B . 大脑的兴奋性较强C . 身体迅速长高D .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2. (2分)下列动物在生殖过程中,由雄性个体来抚育后代的是( ) A . 鲫鱼B . 海马C . 海豚D . 兔子3. (2分)“蚕吐丝结茧”,这里所说的“蚕”与“茧”分别是指( ) A . 蚕蛾、蚕蛹B . 蚕蛾、蚕卵C . 蚕蛹、蚕卵D . 蚕幼虫、蚕蛹4. (2分)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中,发现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 . 胚芽B . 胚轴C . 子叶D . 胚根5. (2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种子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B . 种子萌发时,子叶发育成植物体的叶C . 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D . 小麦种子内有子叶6. (2分)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真菌只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B . 嫁接和扦插的唯一优点是保持亲本植物的优良性状C . 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D .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7. (2分)如图为“蝗虫示意图”,其中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9. (2分)下列常用电器中,既能接收又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A . 手持移动电话B . 电视机C . 半导体收音机D . 无线话筒10. (2分)如图,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 图片a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B . 图片b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C . 图片c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D . 图片d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11. (2分)(2017嘉兴)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 .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13. (2分)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 .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 .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14. (2分)下列关于光的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越靠近平面镜,所成的虚像越大B . 光的折射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C . 水中的鱼看岸上的人,看到的虚像位于实际位置上方D . 当像到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孔的距离时,通过小孔成的是放大的实像15. (2分)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平面内”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 . 验证“反射角等于人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16. (2分)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A . 晶状体的曲度过小B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 .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 .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17. (2分)有一个点光源 S,放在平面镜 MN 前,若镜 MN 不动,光源 S 以 2m/s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 S 在镜中的像 S将( )A . 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 . 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上平移C . 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下平移D . 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左平移S18. (2分)假如小雨乘坐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旅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小雨用体温计测体温B . 小雨相对于青岛的崂山是静止的C . 小雨用照相机给月球拍照D . 小雨绕地心转动一周约需365天19. (2分)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 . 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 . 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 . 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0. (2分)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B . 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C . 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D . 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二、 填空题(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共9题;共38分)21. (4分)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_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 22. (4.0分)如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多莉”由三个“妈妈”,在“多莉”诞生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母羊A提供:_母羊B提供:_母羊C提供:_(2)在三个“妈妈”中,多莉的外貌最像谁?_原因是什么?_ 23. (6分)下面图甲的幼苗是由图乙种子萌发而来的,你能判断图甲的A、B、C三部分分别是由图乙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吗?(在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A是由_发育而来; (2)B是由_发育而来;C是由_发育而来;当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由_提供 24. (4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前,需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 (2)受精完成以后,图一中的_发育成图二所示结构。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图二中的_。(填代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4)图三中的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 25. (4分)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细胞膜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当细胞的体积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相对变小,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有人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提供的仪器、材料有:变形虫若干、锋利的刀片、显微镜等)。 步骤:.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 9 只,分成 A、B、C 三组,每组三只。.处理方法与实验现象处理方法现象A 组人工培养,不作任何处理变形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裂增殖B 组人工培养,当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一次性切取一部分细胞质切取细胞质后,三只均不分裂,但增长到一定体积后,三只均又分裂C 组(1)A组的作用是_。 (2)C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_。运用已有的知识请你对C组的现象进行预测:_。 (3)你的结论是_。 26. (4分)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27. (4分)如图所示,一支激光笔固定在平面镜正上方,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模拟法线;另一支激光笔固定在转盘侧面的细杆上,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将装置按如图箭头方向转过90后,发现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都被细杆挡住了,这是由于_的缘故。这个现象也证明了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_上。 28. (4分)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_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_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29. (4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共2题;共4分)30. (2分)如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根据已知光线画出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 31. (2分)作图: (1)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图中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鸟和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正上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标出电源正极、电流方向和小磁针N极。 四、 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5题;共36分)32. (8.0分)桑树果实是鸟类的食物之一。科学家对鸟类取食桑树果实、传播桑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含有桑树种子的鸟类粪便几乎遍布整个试验区,且64%着陆在适宜桑树种子萌发和桑树定居的区域,而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直径5米的范围内。 科学家对三种状态的桑树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带有完整果皮的原始种子(A组)、从鸟类粪便中收集的种子(B组)经过水洗揉搓去除果皮的种子(C组)。具体方法是:三类桑树种子各取25粒粪便均匀置于垫有培养皿中,保持湿润,在恒温培养室中萌发,每组4个重复,以长出2毫米胚根作为种子萌发标志每天统计种子萌发数量的平均值,绘制曲线如图。(1)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 (2)比较A和C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 _; (3)科学家根据A曲线和C曲线推测,桑树果皮中可能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B、C两条曲线比较接近,可推测_。 33. (8.0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是正确的。34. (6分)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EO,并找到反射光线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反射角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纸板如图乙折叠,_在纸板ONF上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由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规律有哪些?_;(3)如果把图甲中的入射光线沿FO射入,则反射光线将沿OE射出,这说明了光路具有_; 35. (6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36. (8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某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 响呢?于是他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下表是他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次数焦距(cm)物距 (cm)烛焰高(cm)像距(cm)?(cm)1530460.8210304152315304304420304608(1)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凸透镜的高度?_。 (2)调整好后,进行实验。表格空白处的“?”应填_。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