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di_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社戏)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kung_里转。(回延安)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_绊,容不得闭塞。(安塞腰鼓)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_,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灯笼)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2. (13分)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2)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_,_”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4)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_,_。 (5)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 (6)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_,_。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8)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优秀篇章。这类诗词中有如“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名句,自古流传至今,滋养了一代代炎黄子孙。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3. (4分)课外文言文阅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注释:癸丑是当时的年份(公元353年)会稽(kui j):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当时的县名。修禊(x)事也: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映带,映衬、围绕。流觞(shng)曲(q)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觞:酒杯。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骋(chng):放开,敞开。极:穷尽。信:实在。(1)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选段中“茂林修竹”和“修禊事也”,两句中的“修”意思应该是不一样的。B . 选段中“毕至”的“毕”,“少长咸集”的“咸”,以及我们学过的“水皆缥碧”中的“皆”,都应该解释为“都”。C . 选段中“又有清流激湍”和我们已学过的“急湍甚箭”中的“湍”,意思是不一样的。D . 选段中“岁在癸丑”和诗歌“终岁常端正”中的“岁”都可解释为“年”。(2)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选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 . 选段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C . 选段抒发了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亲人们赋诗饮酒,欣赏美景的快乐心情。D . 选段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一句,可看出王羲之一行人因为没有丝竹管弦助兴,很是遗憾。4. (19分)阅读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人不知而不愠_ 吾日三省吾身_思而不学则殆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2)翻译下列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 (14分)阅读故乡的罗猛塘,完成小题。故乡的罗猛塘每隔几年,我都要带着孩子们返回故乡,一边到墓前探望已离去的父母,一边看看故乡的新面貌。我的故乡,后面是一片绿色的山,前面是一口二十里长、犹如月牙形的罗猛塘,从村头伸延到村尾。多年不见,故乡一切都在变,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是,曾经与我一起幸福地度过童年时代的罗猛塘,如今,我一看到她,一种混合着甜美和辛酸、快乐与痛苦的感觉,立即流遍了全身。六十年代,父亲常常给我讲起罗猛塘的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位财主女儿叫阿秀,她悄悄地爱上了村里的一位穷秀才,财主知道后,将穷秀才痛打了一顿。然后,把阿秀关在家中,不准她与穷秀才相会。尽管财主给女儿每餐送上来的都是山珍海味,可是,阿秀却总是吃不下去。她在房中天天想念着穷秀才,日长夜久,阿秀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七月初七,财主放了阿秀。这天晚上,阿秀约穷秀才偷偷地来到罗猛塘边相会,他们在一起诉说别情。然后,就一起投入罗猛塘自尽了。财主不愿意女儿和穷秀才在一起,把阿秀埋在南岸,穷秀才埋在北岸。过了不久,他们俩变成两棵香蕉树,每逢七月初七夜,穷秀才都要划着香蕉树过南岸去与阿秀相会故事是动人的,罗猛塘也像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样,让人喜欢。每到八月中秋,全村男女老少都要提着鱼筐到塘里去抓鱼。有一次,我与爸爸抓到一条几斤重的大鲤鱼,回家后,妈妈将大鲤鱼和咸菜煮了一锅,喷香香的,全家高高兴兴地吃了一场。我小时候喜欢钓鱼,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就拿起钓鱼竿去罗猛塘钓鱼。那时,罗猛塘里的鱼很多,每次钓鱼我都不会空手而归。更让乡亲喜爱的是,每当稻田干旱时,罗猛塘的水就化作瀑布流向田间。她成了乡亲们生命的源泉,时刻滋润着故乡的土地,滋润着故乡的人。当我呼吸着从罗猛塘中吹来的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时,我的心与这微风里悠悠忽忽的鱼米之香,与这清醇沁腑的清泉,渐渐地融化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我知道,我的成长离不开故乡罗猛塘水的养育。正因为这样,尽管我在遥远的异乡,也心心念着她。罗猛塘四季常青,景色宜人。特别是每当夏天来了,塘里就荡起一层层的涟漪,犹如一条白色的飘带,蜿蜒于一片片轻轻摇曳的芦苇林和连绵的稻穗之中。傍晚,如果你漫步来到塘畔,那不计其数的鱼儿,从水中跃起来抢食。那鱼塘中年轻的男女,正摇着香蕉树做的小船,一边哼着家乡的歌谣,一边撒鱼网,简直像蓝天里的燕子一样幸福快活。可是,南巡的春风吹到罗猛塘后,据说,村里那几位先富起来的有钱人,他们不是向荒山荒岭要钱,而是盯住这长宽二十里的“绿水”,雇了好几百人,在一个多月里,挖沟引水,把三、四米深的鱼塘水排干了,办了烧砖厂。从此,罗猛塘的上空,从一片晴朗的天堂,一下子变成了乌云密布的天空。没有了水,没有了鱼类繁殖,罗猛塘失去了她秀丽、动人的光彩,干枯的罗猛塘,荒荒凉凉,垃圾成堆,十分丑陋。乡亲们眼巴巴地看着这一情景,心都碎了。如今的罗猛塘,尽管是那么丑陋,终究还是故乡的罗猛塘。我多么盼望会有一天,笼罩着罗猛塘上空的迷雾消散,重新恢复她往日的风采。当我下次返回故乡时,故乡的罗猛塘,不再是垃圾成堆的凄凉场面。啊,昨天失去的就让她失去了。当她从迷惘中走出来时,定是清新芬芳的早晨。(1)文中第段写到“曾经与我一起幸福地度过童年时代的罗猛塘,如今,我一看到她,一种混合着甜美和辛酸、快乐与痛苦的感觉,立即流遍了全身”。阅读全文后我们发现正是因为罗猛塘_ , 让人喜欢、满足食欲,_ , _。但是后来却由于_ , 才让作者有这种复杂的情感产生。(根据内容填空,每空不超过8个字)(2)有同学认为如果把本文的标题“故乡的罗猛塘”改为“难忘故乡水”更恰当,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3)文章结尾“昨天失去的就让她失去了,当她从迷惘中走出来时,定是清新芬芳的早晨。”请你谈谈对“从迷惘中走出来”的理解,并请你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走出迷惘的罗猛塘“清新芬芳的早晨”是怎样一幅景象?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_;_。 (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3)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3分)7. (13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1)【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阅读、拜读)!”(3)【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作文。下边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自定角度作文。请你以“沟通”为题目,自定角度作文。第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