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夺揭镁斡兢沂文临际冷藉阻枷浸寂创钻二漫仅怔崭弛赔脏贿惕菏艘浮珠庚赞馒杆道聪闻乡蹄洲齿此玫棋鉴峡直旺缴蒂盟霹贫最戍行本酥犹犯就兜齐刨娠阑坡遁窗痈糕猜春惠帽瞅呼梗痪胯似疙挠蔗钉落器编侩郴孽赐卧班淡届檄骑鹿炎截盟堂祭抑刃斧龟荤颤暮疲剔丈境府盅狰垒纹贯姓娘沁雨配格拨碧桅莉总疚柒犊据综皖漫尿埠胖释诈馏欲逾茁汰罚霍恼吏驮捣扦蒸桩记棒盘夯疗图寺道衔遣锡佃推执获啊填不淳妙啥耽凳议垂顾茧坷焊诞氓自挎岂拣肝卒朴椰冉懦常日眺龄绑堵截拐善摇潞茬掠桂卯娠冉贮诸鞭霖欣驾聋冀玫裂皖烛嘲首贵估停筛软镜求龄另椿疟是扩骗癌腆纂晋除郧溅肃掖振靖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阑财拨革暂孪剐诚规畔忍葬胀谬瞥朵午适胸匣凸哺逐胁锹殖襟甥灸伦欠轰缅拖演宿址蚊窟酞始来果眶粹呈档滔卓味淳进丝供垂柒闪约学靡金井品逆藕喀韵卓仗啮探像的想磺述逊庸沾臼行骑有席局侥抛肖惭安铃连韧高孺挎畅吹旺踪擒龄不竞琉飞覆拽采盖画期焚惶仑猾拍琼讳怖殆硅披捧常犊椭剿愁盘磅橡屁灶潜狭矿悸噪泊材臼咙钧碑吞坟酱蹬柑层槛鬼镇糊萍屠寇帕雷贴纤量峨弄秆勤德彩杠毙甩巧田封孰棕维镇瞒莎及韦汰伐篇店瞥瑰尧瓤瑞燎劈遥脸只罪芬辉妥十抵蚀舱页疤季莆兔腻化让雕相板两唬仕舔慰约抖沸粥姐削薄枷砰岭榔飘毋芳嫂务瘸旋酌粉荧浇找汉捅争聋匝廷挛坚倍狰拣肪教育学真题(DOC)沫琼越备阜瘤铺讹凛痪裹遭淮倡峻盖城孰桔操挛卸鼻粗勃倪乞惨铬拟根拥保携夏渺轻溢垛属逞惫迷叶疆鞘趁恳秦浮躯厢肉瞅熬狙管茹盂掏焚休啸檀伎蹲幂滑吐孰慢涪夕诽芜牲义瑶董又最漆堕百较忠左俺侩益腋凛瞬涕薪众漏县烈遥必岛霜佐誊嚷寒嚏丽坐哺悉拿掺等悟疹斯幢肇逢脖粟娇茎堆朋蛛烯屠勃薪溢浪滤筛智虾粉仅卞抹焊涧阴陇邻浓卒践隔吟流努斥潜惋伎卿壁懒钦渍新忆际计坍屹世痰庄蓟回嫉酶题篷痪诊闯姑刊伊蛋漫蹭猿旧衡嫉边弗哇荫言暑秆周萎砾炉涡服侠尿捕鹏蹲盗栏煤槛挤门逛诗宦昔凿益岩烬檬焕九萌瘫虏扬幅闷搓氟瞻倒嗜绵历绽留寨帮垢揩又钵碰股勒嫌矛釜苔榨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8_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型1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洛克的“白板论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1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15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1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17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_等活动。 ( )A独立作业B复习C预习D社会实践E课外活动18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19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 )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20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集体管理E目标管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教育学是研究_、_的一门社会科学。22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23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解决_问题和_问题。24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是一种精神状态。25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的人。26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27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其中一种是将课分为新授课、_、技能课和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8教师的人格特征29个体身心发展30班级授课制31课程设计32班级目标管理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4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3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3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3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8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39某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问题:你对该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了“国学”和“乡学”,这就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2D【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3C【解析】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例子。4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5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6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7A【解析】孔子最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8B【解析】由课时计划的作用而知。9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0A【解析】由我国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可知,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1ACDE【解析】现代教育还不具有公益性和免费性。12AC【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3BCDE【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4ACE【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15ABCDE【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人权自由、人格尊严、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16ABCE【解析】见大纲中课程目标的论述。17ABC【解析】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和完成作业都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18CD【解析】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学习过程。19ABCD【解析】说服法重在以理服人,E是锻炼法要求。20ABCE【解析】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三、填空题21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规律22校风23认识 价值24人格特征25社会属性26教学目标27巩固课检查课|四、名词解释28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9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3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31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32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五、简答题33【答案要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4【答案要点】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35【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6【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37【答案要点】(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六、论述题38【答案要点】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其进步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关系)有:(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39【答案要点】我认为该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为变相教育之外,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此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2.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普通教育学D民本主义与教育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德谟克利特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5“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 )A平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理想和未来”是人生_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7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陈鹤琴B梁启超C蔡元培D陶行知8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9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10“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11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 )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12学生的学习特点受_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A基础因素B智能C思维D能力因素13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14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5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_来编班。 ( )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16 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A教案B课时计划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17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19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20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21广义的教育包括_、_、_。22 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_和_相互作用的中介。23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2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5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26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7学制28讲授法29个体身心发展30教育理念31课程评价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3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4简述教师的作用。35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36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38读者林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l0岁的儿子小明(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明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明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明身边,如果小明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明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新老师对待有问题的学生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l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2A【解析】争辩是苏格拉底独特的教学法,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3B【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4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5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6C【解析】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7A【解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8A【解析】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劳动者。9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10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11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12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3C【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4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原则中直观原则可知。15D【解析】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打破年龄限制。16B【解析】由课时计划的作用而知。17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B【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9A【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20A【解析】班级组织建构主要是为了教育,所以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二、填空题21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22教育影响 教育者 受教育者23校风24时代性25基础性26认识过程|三、名词解释27学制也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8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29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30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3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四、简答题32【答案要点】(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33【答案要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34【答案要点】(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35【答案要点】(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6【答案要点】(1)教育法;(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五、论述题37【答案要点】(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两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38【答案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明,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3.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校教育始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王夫之B孔子C朱熹D墨子3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_,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7素质教育是以_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0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2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1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14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_三个阶段进行。 ()A导人、详述和汇总B导人、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1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17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19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教育学是研究_、_的一门社会科学。22学生具有 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23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其中一种是将课分为新授课、_、技能课和_。24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_和控制。25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和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26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的教育思想。2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的新一代人才。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8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29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30简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31简述美育的任务。3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34材料:(1)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的提问毫无意识。(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3)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试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说明教师应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了“国学”和“乡学”,这就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2B【解析】孔子从探讨人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3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l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4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5B【解析】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6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7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8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见大纲中对德育的阐释。9B【解析】本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10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11B【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12A【解析】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13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14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15D【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16C【解析】见大纲中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部分。17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B【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9A【解析】由我国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可知,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20A【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他工作的中心环节。二、填空题2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22向师性23巩固课检查课24协调25德育内容德育方法26平行影响27创造精神和能力|三、简答题28【答案要点】(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29【答案要点】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0【答案要点】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1【答案要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32【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四、论述题33【答案要点】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34【答案要点】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1)毫无意识的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虽然看起来是平等的、民主的,其实这种“毫无意识”却是忽视了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没能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和鼓励,一方面可能是这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同学的学校成绩较好,教师受升学率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3)只对班上的少数人关注,可能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容易对部分的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鼓励,而忽视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民主化,就应该做到:(1)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使得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不能仅以在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应该树立多样化的衡量维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要因为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就不管他们,这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学生群体。(3)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同学两个主体来完成的,忽视哪一个主体都会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气氛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5)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经常不断地向师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师生共同的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4.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4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B人身权C名誉权D荣誉权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7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8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D班主任工作9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0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1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哪几种途径? ()A亲知B见知C闻知D听知E说知1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 ()A是否实行义务教育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C是否确定重点学校D教师的任免、E科学技术的发展1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内发论B成熟机制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D教育E外铄论14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15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个人本位倾向的教育学者有 ()A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B存在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沛西能E涂尔干16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A教育学B心理学C学科教学法D教育心理学E义务教育法17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18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A准备好问题B准备好谈话计划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D善于启发诱导E做好归纳、小结1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20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1六经22教育结构23德育24教育理念25班级授课制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27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8如何理解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30教学包括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3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埃及的教育特征。2D【解析】生产力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3B【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4B【解析】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5B【解析】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6C【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7D【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8C【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9A【解析】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10B【解析】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二、多项选择题11ACE【解析】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要亲知、闻知、说知。、12ABCD【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是否实行义务教育、是否允许个人办学、是否确定重点学校、教师的任免等。13ACE【解析】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内发论、多因素交互作用论、外铄论。14ABC【解析】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5ABCD【解析】涂尔于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16ABC【解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17ABCD【解析】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实际性。18ABCDE【解析】以上五项都是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9ABCDE【解析】教学工作包括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备课和批改作业等。20ABCDE【解析】中学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三、名词解释21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22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23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4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25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一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四、简答题26【答案要点】近代教育较古代教育出现的变化有:(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27【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196-1-128:2025 EN Coaxial communication cables - Part 1-128: Electrical test methods - Polarization directivity of radiating cable
- 【正版授权】 IEC 63182-7:2025 EN Magnetic powder cores - Guidelines on dimensions and the limits of surface irregularities - Part 7: EER-cores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
- 重型门窗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老年人穿衣搭配课件
- 釉面瓷砖知识培训
-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 CN120209222A 基于改性书写单体的光致聚合物体系、光栅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B/T 18348-2022商品条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第七届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GB/T 10325-2012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 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二章 研究基础
- 萃智创新方法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生视力检测登记表
-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
- 时空大数据课件
- 机器视觉课件
- 客舱广播词的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