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 岩石圈的上层B 全部水圈C 大气圈的上层D 大气圈的下层2 臭氧层破坏属于 A 地区性环境问题B 全球性环境问题C 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 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3 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A 大气层B海洋C 岩石圈D化石燃料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4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110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广泛研讨总结了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提出了 只有一个地球 的口号 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为纪念这次大会 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把每年 定为 世界环境日 A 6月5日B 3月12日C 4月22日D 6月7日5 是联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中心环节 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A 大气圈B 水圈C 土壤圈D 生物圈6 地球上便于取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 左右 A 0 02B 0 2C 2D 20 7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 举行 A 巴西B 美国C 瑞士D 日内瓦8 中国 植树节 是每年的 A 2 12B 3 12 C 4 12D 5 129 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 8月在北京召开 A 1971年B 1972年C 1973年D 1974年10 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 因为它能 A 吸收紫外线B 吸收红外线C 阻挡微波辐射D 防止酸雨 12 我国的水资源是丰富的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是世界主要贫水国之一 A 1 2B 1 3C 1 4D 1 513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A 二氧化碳B 氢气C 二氧化硫D 臭氧14 1962年 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 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环境污染 A 寂静的春天 B 只有一个地球 C 物种起源 D 增长的极限 15 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 在控制洪水 调节水流 调节气候 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被誉为 地球之肾 A 森林B 湿地C 海洋D 草原 第二章生态系统 一 选择题1 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一般在哪三个层次上进行 A物种B种群C食物链D生态系统E生物圈2 生态系统中把多种多样的信息分为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E图象信息3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 首次提出的 A 奥德姆B 林德曼C 达尔文D 坦斯利 4 下列生物类群中 属于生态系统的类群是A 生态系统由动物 植物 微生物组成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 异样生物 非生物环境组成C 生态系统由植物 食植动物 食肉动物 食腐动物组成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组成5 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A 温带草原B 落叶阔叶林C 淡水湖泊D 极地冻原6 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 7 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 通常不会超过 A 2 3个B 5 6个C 8 10个D 12 14个8 生态系统中的 包括绿色植物 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 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还原者9 选出正确的答案 A 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B 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 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10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A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B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C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D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11 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 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 能量越来越少B 能量越来越多C 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 因生态系统不同 能量或越来越多 或越来越少12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 保持生态平衡C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3 下列生物类群中 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A 种子植物B 蕨类植物C 蓝绿藻D 真菌14 下列生物类群中 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 高等植物B 哺乳动物C 大型真菌D 蓝绿藻15 从下列生物类群中 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A 树木B 鸟类C 昆虫D 蚯蚓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由动物 植物 微生物组成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兼养生物组成C 生态系统由植物 食植动物 食肉动物 食腐动物组成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组成 17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B生物量高C结构稳定D功能作用稳定E 适于人类居住18 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 但其调节能力差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 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 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19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 6级 原因是 A 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B 能量是守恒的C 消费者数量不足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0 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A植物B分解者C食草动物D食肉动物 二 判断题1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大小不一2 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还有人工生态系统3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 生态系统内部 能量流动单向递减 物质循环流动 而信息则可双向传递 5 生态系统是一个没有变化的静态系统6 生态系统中既有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7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主要包括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8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9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部进行传递10 食物链可以无限长也可以无限短 11 一般的生态系统均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12 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便形成生态金字塔13 负反馈的调节常可使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点 14 生态金字塔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15 只要没有人为干扰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最终都可到达生态平衡 16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正反馈调节 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进行调节 1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无限大18 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愈复杂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19 食物链的长度有限一般不会超过5 6节20 生态危机一般由自然因素引起 第三章人口与资源 判断题 1 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称为人口过程 2 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称为人口的机械变动 3 人口职业结构 民族结构和文化结构等的变化称为人口的自然变动 4 通过人口过程可以反映人口与社会 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 世界人口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6 中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7 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96 的人口分布在人口线的东南部 8 中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明显的三个时期 9 自然资源按其产生的渊源和可利用性将其分为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10 无限资源即可以无限使用的且不会枯竭的资源 11 可更新资源属于无限资源 12 不可更新资源即有限资源 13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大 但分布不均 且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14 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 15 人口环境容量即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 16 人口过程包括 人口的自然变动 人口的机械变动及人口的社会变动 17 中国水资源总量大 人均占有量高 18 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是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19 人口环境容量即常说的经济适度人口数量 20 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是淡水资源不足 第四章资源短缺 判断题1 远古时期没有环境问题 2 中国耕地特点之一是自然条件好 3 中国农村能源丰富 4 中国矿产资源富矿多 5 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 但可以通过人为力量避免 6 水资源是一种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自然资源 7 非耗竭性资源包括太阳能 空气 风 降水 气候等 8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自然资源种类多 数量大 9 草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0 生物资源的减少将损害中国的生态潜力 特别是对农业的打击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11 水资源匮乏是中东 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 12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 其中高产稳产田占1 9左右 低产田也占1 2 13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 煤炭在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90 以上 14 非洲许多国家牧场严重荒漠化 其原因不仅是由于过度放牧 还由于当地居民过度樵采 15 现在占世界人口1 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1 4的资源 16 林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17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17 18 据统计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巳达300余个 19 当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2 时 作物生长受阻 这种土壤称为盐渍化土 20 现在占世界人口1 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3 4的资源 21 林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 22 森林是环境污染的万能进化器 23 我国耕地中 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百倍 24 世界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一次可再生能源 25 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 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倍以上 26 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仅占总储量的17 而美国则为60 27 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第五章环境污染 判断题1 城市垃圾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和污染土壤 2 环境污染中铅主要来自汽油中的四乙基铅 3 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4 光化学烟雾污染是属于一次污染 5 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 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有机物增加 可燃物增多和可利用价值增大 6 进入大气圈的H2S和SO2均可氧化成SO3 进一步与水汽反应生成硫酸 7 BOD越大 表明水体污染程度越轻 8 pH 6 5的降水 称为酸性降水 即 酸雨 9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和绿化带 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的程度 10 煤烟型污染的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来自燃料中固定氮的氧化 11 70年代初 酸雨只是局部地区的问题12 CO是低层大气中最丰富的气态污染物 也是人类向自然界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 13 无机硫绝大部分以硫化金属矿形式存在 燃烧时产生SO2 14 我国环境状况 总体有所改善 局部还在恶化 15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机物质 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 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 16 难降解有机物中的一部分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7 农村废水一般含有有机物 病原体 悬浮物 化肥 农药等污染物 18 对面污染源的控制 要比对点污染源难得多 19 我国地面水最常见的水污染是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 富营养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复合性污染 20 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氮氧化物 一部分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 常称为燃氮氧化物 21 硫酸雾是强氧化剂 其毒性比SO2更大 22 韩国四日市气喘病 就是大气中高浓度的SO2所致 23 最早欧洲的酸雨多发生在挪威 瑞典等北欧国家 后来扩展到东欧和中欧 直至几乎整个欧洲 24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的酸雨污染呈加速发展趋势 25 光化学烟雾需要的气象条件是 强日光 低风速和低湿度等 26 土壤污染最大特点 一旦受到污染 特别是受重金属或有机农药污染后 其污染物很难消除的 27 一般情况下 土壤中有机质 粘土矿物含量越多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量越小 28 人工白昼污染 会使人正常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 产生失眠 神经衰弱等不适症 29 研究表明 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 人体免疫系统机能减退 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30 近年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发生急剧大规模的耗损 极地上空臭氧层近95 的臭氧被破坏 31 气浮法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通入空气 产生大量的细小气泡 并使其附着于细微颗粒污染物上 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 上浮至水面 从而达到使细微颗粒与废水分离的目的 32 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由于甲基镉破坏了人的神经系统而引起的 33 骨痛病是汞中毒造成骨骼中钙的减少的后果 34 难降解有机物是指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35 南方因工业发展快河流的污染情况要比北方更严重 36 飘尘的粒径主要是小于100 m的微粒 37 1980年在美国的洛杉矶地区首先发现光化学烟雾 38 美国每年垃圾总量达2 5亿吨 占世界城市垃圾总量的大约28 39 煤烟型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40 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达1000多种 包括杂环和多环芳烃 41 光化学烟雾中的过氧乙酰硝酸脂又称PAN 42 城市热岛效应的特点是指城市温度比郊区的低 43 大气微量组分的气体浓度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44 天然沼泽和人工的沼泽池是产生甲烷的主要场所 45 重金属大多属于过渡性元素 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价态 活性和毒性效应 46 97锶和139铯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 47 大气圈中硫的2 3来自人类活动 48 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原料 49 在固体废物的防治原则中 无害化是处理关键 50 最有效的噪声控制手段是对接受体进行防护 51 交通噪声污染是由于发展城市交通所造成的 52 煤烟型污染的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来自燃料中固定氮的氧化 53 我国酸雨化学特征是pH低 离子浓度高 硫酸根 铵 硝酸根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 54 难降解有机物中的化学活性低 对人类的健康的威胁小 55 农村废水一般含有有机物 病原体 悬浮物 化肥 农药等污染物 56 石油的平均含氮量为0 65 大多数煤的含氮量为1 2 57 与燃油和燃气相比 相同规模的燃煤设备排放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要高得多 58 两控区指1998年划定我国的 酸雨污染控制区 和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区 59 酸雨早在16世纪中叶就在英国发生过 60 与汽油车相比 柴油车排放污染物颗粒大 危害小 61 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浓度是汽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20 100倍 62 光化学烟雾污染区域可达下风向几百到上千公里 第八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选择题1 寂静的春天 是一本 A 文学著作B 化学专著C 政治论著D 科学论著2 1962年 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 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环境污染 A 寂静的春天 B 只有一个地球 C 物种起源 D 增长的极限 3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 举行 A 巴西B 美国C 瑞士D 日内瓦 5 世界环境日 是每年的 A 4月5日B 5月5日C 6月5日D 7月5日6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A 谋求社会全面进步B 资源永续利用C 良好的生态环境D 快速的经济增长7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 和 A 谋求社会全面进步B 资源永续利用C 良好的生态环境D 快速的经济增长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单项选择题1 全球 21世纪议程 是哪次大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 A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 1987年的联合国大会C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2 中国21世纪议程 于 年通过的 A 1987年B 1992年C 1994年D 1998年3 关于 可持续发展 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B 只需几代人的努力便可完成C 是21世纪提出的一个新概念3 主张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A 著名思想家孔子B 春秋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承包修建协议8篇
- 标准版个人劳动合同8篇
- 合作承包水库合同范本
- 订制灯具订购合同范本
- 铁托盘购买合同范本
- 电梯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公司纸巾采购合同范本
- 五金汽配合同4篇
-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感悟(汇编10篇)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期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 厨房用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微循环障碍与健康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