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ppt_第1页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ppt_第2页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ppt_第3页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ppt_第4页
古代文学第三章《汉书》与其他史传散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汉史传散文 汉书 及其他 汉书 与 史记 体例的区别 儒家思想 断代记史 废去世家 改书为志 变十表为八表 汉代 史记 之外的史传散文 汉书 吴越春秋 越绝书 汉纪 东观汉纪 蔡邕作墓铭 班固和 汉书 一班固与 汉书 班固 32 92 东汉辞赋家 史学家 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 人 年少时 就能属文 16岁入洛阳太学 又性情宽和谦让 因此深为当时儒者所钦重 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 曾作 史记后传 65篇 补写 史记 以后西汉的历史 班彪死后 他想要补完全书 后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 捕入京兆狱 其弟班超上书辩解 获释 汉明帝很赞赏班固的才能 召为兰台令史 转迁为郎 典校秘书 建初四年 79 帝诏诸王 诸儒集合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 令班固撰集其事 纂成 白虎通义 和帝永元元年 89 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 为中护军 宪骄横获罪 班固被牵连入狱 死于狱中 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 著有 两都赋 答宾戏 等 班固和 汉书 和帝永元元年 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 参预谋议 后因事入狱 永元四年死在狱中 那时 汉书 还有八表和 天文志 没有写成 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 马续协助班昭作了 天文志 班昭是 二十四史 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 包括本纪十二篇 表八篇 志十篇 列传七十篇 共一百篇 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 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 的体例与 史记 相比 已经发生了变化 史记 是一部通史 汉书 则是一部断代史 班固和 汉书 史记 和 汉书 的比较1体制上 二者都是纪传体史书 结构安排也基本相似 如都分为 纪 表 列传 等体例构成完整的体系 其不同在于 史记 是通史 记载了上自黄帝 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而 汉书 是断代史 记载的是西汉始末 班固和 汉书 2作者的思想方面 司马迁的思想是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 六经 汉书 司马迁传 在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 其思想中有批判精神 再加上自身的遭遇 就更增添了司马迁的反抗性 而班固则恪守儒家正统观念 缺乏司马迁那种深刻的认识和批判精神 往往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封建正统观念比较浓厚 所以 汉书 虽多半取材于 史记 笔端精神则迥异 班固和 汉书 3文章风格上具有三方面的不同 1 取材不同 史记 是雅俗并收 其文章更多带有生活气息 带有独创性 汉书 却重于尔雅之文 多收录各种经术文章和辞赋 2 语言不同 史记 多以当时之语释古时文字 兼取口语 行文多用散体 而 汉书 好用古字 崇尚藻饰 倾向排偶骈俪 后汉范晔说 迁文直而事核 固文赡而事详 正反映了这种差别 班固和 汉书 3 笔法不同 史记 的行文 奇特变幻 不拘一格 如 屈原列传 婉雅凄怆 滑稽列传 调笑嬉戏 俱因文而异 汉书 的行文虽然没有 史记 富于变幻的特点 但以结构谨严 工整细致见长 总的来看 汉书 的叙事一般说来不如 史记 的生动 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没有 史记 的鲜明 但 汉书 结构谨严工练 文辞详赡华茂 二者各有千秋 对后世都影响很大 苏武传 一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 突出了苏武视死如归 不为利诱的斗争精神 赞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二艺术成就 苏武传 中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 映衬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 如苏武与副使张胜 叛臣卫律和降将李陵的对比 文中映衬烘托的运用也很成功 如以 惠等哭 单于壮其节 来烘托苏武的高贵品质 李陵劝降失败后的赞叹和自责则进一步衬托出苏武卓绝的节操 苏武的咽雪 牧羊和归来时 须发尽白 的细节也都有力地烘托出苏武的坚强性格 吴越春秋 简介 一 吴越春秋 的作者与成书 吴越春秋 的作者赵晔 字长君 会稽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东汉明帝 章帝时的学者 年轻时曾为县吏 后止于厮役 当时盛行今文经学的 韩诗学 赵晔一心向学 并从习 韩诗 的名师杜抚在资中学习 除撰写 吴越春秋 之外 还著过 诗细历神渊 等 东汉文学家蔡邕读到 诗细 时 以为长于 论衡 赵晔写作 吴越春秋 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是东汉距春秋的时期不过500年 资料的散佚有限 二是他的家乡在越国国都所在地 口头传说 遗文逸事等容易收集 三是他个人才学很高 是儒家学说的真实奉行者 四是家庭经济上与精神上的支持 使他能在资中读书20年 并且一生从事著述 吴越春秋 简介 二 吴越春秋 的体例 吴越春秋 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 赵晔撰 其书今存十卷 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前五卷以吴为主 后五卷以越为主 吴越春秋 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 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全书所叙重要事件都明确标示年代 但实际并不准确 多有讹误 吴越春秋 简介 三 吴越春秋 的性质 从 隋书 经籍志 开始就将 吴越春秋 放在杂史一类 而 新唐书 宋史 却把它放在 艺文志 中 宋史 卷205 艺文志 将赵晔撰写的 吴越春秋 放在 霸史类 由12卷减为10卷 吴越春秋 放在野史里最贴切 要研究春秋时的吴越情况 除了 左传 国语 史记 之外 吴越春秋 与 越绝书 是比较重要的材料 韩国语文教育委员会理事朴光敏翻译的 吴越春秋 是韩国第一次出版的全译本 作者翻译此巨著的时候还加上了多达260多项的详细译注 广泛涉猎 左传 国语 和 史记 等相同记载部分 朴光敏教授说 吴越春秋 是历史书籍 而不是小说 但阅读起来却回味无穷 这主要是因为其不断重复颠覆与反颠覆 背信与反侧的故事 赤裸裸表现了人类爱憎和忍耐的极限 可以说是极高水准的政治教科书 吴越春秋 简介 四 吴越春秋 的版本情况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元大德十年丙午 1303年 会稽徐天祜音注本 万历十四年丙戊 1586年 冯念祖的刊本及之后的多种刊本 均是元大德刊本的翻刻本 四部丛刊 四部备要 汉魏丛书 等均收有本书 说明颇受历代重视 吴越春秋 简介 五 吴越春秋 的艺术特点1 吴越春秋 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 引人入胜 书中许多故事在正史中有记载 但作者把它们写入本书时不是原封不动地袭用 而是依据传说或发挥想象 增加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比如 对于伍子胥奔亡过程中的渡江 乞食二事 史记 伍子胥列传 总共用了一百余字加以叙述 其中乞食一事尤为简略 史记 伍子胥列传第六 曰 伍胥未至吴而疾 止中道 乞食 这是记载伍子胥的家人皆为楚王所诛 伍子胥由楚国逃至吴国途中所发生的事 由于疾病严重 他只能中途而止半道而废 以讨饭为生 吴越春秋 简介 到了 吴越春秋 中 这两件事所占篇幅甚多 长达六七百字 其中渡江一节增加了躲避侦探 渔父唱歌 芦中待餐的情节 乞食一节出现击绵女形象 并对她的身世节操加以详细交代 子胥窘於江上 江上渔父为之渡江 并取来麦饭 鲍鱼羹和盎浆款待他 最后 渔父为了保守秘密 甚至 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 子胥乞食溧阳 三十未嫁的击绵女又 饭其盎浆 最后 自投于濑水而死 渔父和击绵女相继自杀 为的是保守机密 保护伍子胥 同时击绵女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节操 吴越春秋 简介 2 吴越春秋 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 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吴越春秋 是在正史的基础上演绎而成 其中许多人物和事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有其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 吴越春秋 又吸收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它的荒幻离奇主要源于此 在追溯吴越两国祖先时 分别讲述了姜嫄履大人迹生后稷和夏禹娶涂山氏的传说 在吴王占梦事件中 公孙圣因直言不讳被杀 临死前他称自己将在深山散为声响 后来吴王兵败 在秦余杭山呼唤公孙圣的名字 三呼三应 书末又称 伍子胥 文种相继被杀后 伍子胥从海上穿山 胁而持种去 与之俱浮于海 故前潮水潘侯者 伍子胥也 后重水者 大夫种也 这是以浪漫的想象寄托对伍子胥 文种的同情 他们生而为英雄 死而为神灵 是用沟连人神的方式为全书作结 又 勾践伐吴外传 记越君伐吴 伍子胥显灵阻越兵 又托梦于范蠡与文种 肉袒拜谢伍子胥 请求假道 指示进军之路 吴越春秋 简介 吳王大懼 夜遁 越王追奔攻吳 兵入於江陽松陵 欲入胥門 來至六七里 望吳南城 見伍子胥頭巨若車輪 目若耀電 鬚髮四張 射於十里 越軍大懼 留兵假道 即日夜半 暴風疾雨 雷奔電激 飛石揚砂 疾於弓弩 越軍壞敗 松陵卻退 兵士僵斃 人眾分解 莫能救止 范蠡 文種乃稽顙肉袒 拜謝子胥 願乞假道 子胥乃與種 蠡夢曰 吾知越之必入吳矣 故求置吾頭於南門 以觀汝之破吳也 惟欲以窮夫差 定汝入我之國 吾心又不忍 故為風雨以還汝軍 然越之伐吳 自是天也 吾安能止哉 越如欲入 更從東門 我當為汝開道 貫城以通汝路 於是越軍明日更從江出 入海陽 於三道之翟水 乃穿東南隅以達 越軍遂圍吳 吴越春秋 简介 3 吴越春秋 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伍子胥 范蠡 勾践等人都写得很成功 个性非常突出 尤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 他奔亡吴国之后 前期小心谨慎 后期成了托孤老臣之后 则直言强谏 出语激切 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 吴越春秋 特别注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外貌描写 以此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伍子胥 身长一丈 腰十围 眉间一尺 是位伟岸的男子汉大丈夫 刺杀吴王僚的专诸 虎膺而熊背 是不怕艰险的勇士模样 白喜 鹰视虎步 以此突出他的专功擅杀之性 类似的外貌描写在此之前尚不多见 它对后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有很大影响 吴越春秋 参考文献 建国后特别是进入 世纪 年代 吴越春秋 的研究从作者 版本流传等问题拓展到了文体 文学成就 史学和文化学价值诸方面 苗麓 吴越春秋 南京 古籍出版社 刘玉才 吴越春秋 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薛耀天 吴越春秋 译注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张觉 吴越春秋 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黄仁生 白话 吴越春秋 长沙 岳麓书杜 费振刚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北京 北京出版社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全集 第九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希汾 小说史略 上海 中国书局 杨义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石昌渝 中国小说源流论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吴越春秋 与 越绝书 东汉的另一部历史散文 越绝书 的许多内容和 吴越春秋 相同 二者可以相互印证 区别在于 越绝书 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 而是独立成篇 显得比较松散 除讲述历史故事外 中间还有地理 占气等方面的专章 给人以驳杂之感 吴越春秋 和 越绝书 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 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之手 因此 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吴越春秋 与 越绝书 吴越春秋 与 越绝书 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又不尽相同 黄震云的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大禹治水神话比较 一文中以 吴越春秋 和 越绝书 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 进行分析和比较 发现 吴越春秋 与 越绝书 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 吴越春秋 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 越绝书 只是其参考书之一 不存在抄袭关系因此 吴越春秋 具有整合之功 内容更为丰富 也更具有文学色彩 越绝书 的基本情况 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 它所记载的内容 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 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 上溯夏禹 下迄两汉 旁及诸侯列国 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 经济 军事 天文 地理 历法 语言等多有所涉及 其中有些记述 不见于现存其他典籍文献 而为此书所独详 有些记述 则可与其他典籍文献互为发明 彼此印证 因而向为学者所重视 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 曾有不少人 从不同角度 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绝书 来考察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民族史 汉语语言学史 中国历史地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这说明此书对于以上诸学科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越绝书 的基本情况 出于种种原因 在越绝书的成书年代 作者 卷数 书名 篇名等问题上 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如关于成书年代 有春秋说 战国说 战国 西汉 东汉说 战国 东汉说 东汉初年说 东汉末年说 东汉初年 东汉末年说 西晋说 关于作者 有子贡撰说 子胥撰说 东汉袁康撰说 袁康 吴平合撰说 袁康撰吴平修订说 袁康 吴平辑录说 关于卷数 有十五卷说 十六卷说 关于书名 有越绝书原称越绝说 越绝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