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运输合同代理词篇一: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受本案原告的委托及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的指派,担任诉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现发表代理意见如下:一、关于本案的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90 条:“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 122 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自主选择行使的请求权,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案由。 ” 本案原告刷卡乘坐被告运营的路公交车时,与被告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被告有义务将原告安全送达约定地点。在乘运路途中,该车辆发生两次强烈的颠簸,造成原告重伤,损失巨大,原告有权选择违约2 / 34之诉向法院起诉。二、关于本案被告的诉讼主体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民诉意见40 条,“其它组织是指: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本案乘运合同约定的承运车辆是京,该车辆由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故,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是本案适格的被告。三、关于本案的“责任”认定问题。本案被告很有可能以自己“无事故责任”来进行抗辩,但事故责任属侵权责任,本案原告所明确追究的是违约责任。对侵权责任,法律上主要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当事人有过错才承担法律责任。对违约责任,法律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不以过错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条件,即便当事人没有过错,只要法定条件具备时,也要承担责任,这在合同法第 107 条的规定中就很明确。该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3 / 34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是合同法有关违约的一般性规定,其中并未将过错列入违约的构成要件中。 合同法第 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第 290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客运合同违约行为的归责,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案承运人未将旅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且无合同法第 302 条规定的免责情形,其依法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应属责无旁贷。四、原告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1、从合同法角度讲因为客运合同属于消费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23 条, “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不与合同法相冲突。2、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讲根据消费者权益保4 / 34护法第 2 条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第 3 条规定,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另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而给予其特别保护,其立法遵旨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利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别法。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还体现在,在法律适用上,同一纠纷有多种法律可适用时,应当优先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综上所述,原告作为乘车的消费者,作为提供承运服务的被告有对乘客的安全义务,对于被告在提供承运服务过程中给原告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五、被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7 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11 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 38 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41 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5 / 34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可知,当被告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造成原告人身损害,被告应当支付原告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代理人:张树贵律师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篇二:公路货运保险合同争议案代理词 公路货运保险合同争议案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作为本案被告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经认真研究本案相关事实,证据及有关法规,我们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有三:保险合同是否有效?货损原因?是否属保险责任范围?原告在保险合同中并无可保利益,因此保险合同无效。此外,货损一不属自然灾害,二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所致,充分的证据表明系因承运人的过失或托运人过错导致。亦即:因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所致。依相关保单,保险条款及法规,不属保险责任范围,属于保险除外责任。依法保险人不负保险赔偿责任。兹提出如下代理意见供合议庭参考:6 / 34为便于合议庭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兹归纳本案基本事实如下:年月日原告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订立“汽车运输协议”约定:在运输途中设备如有损坏,由承运人全权负责;接受货方委托,代办货物保险;年月日原告向被告投保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综合险,保险标的为:“吊车吨” 。被保险人为原告。月日原告将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的型履带吊车运送至济南钢厂。 月日货运抵目的地后,经货,运双方派员查看,发现吊车臂杆磨损,并签发一份“货物运输签收单” 。确认因运输绑扎等原因货物有以下部件磨损。月日,货主,承运人,日本供方及进口商四方经现场勘验,确认有处磨损。其中副臂头杆和臂杆主弦管严重磨损报废。另七根腹杆严重磨损需修复。其余部分需油柒修补。同时确认:在运输中出现磨损。年月托运人收到原告赔偿款人民币,元。一本案保险合同因原告对保险标的无保险利益而无效。本案投保人是承运人,承运人对运输中的货物并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保险利益,不能投保货运险;货运险性质上属财产保险,其保险标的为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或灭失引起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承运人对该运输中的财产7 / 34及其相关利益,并无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但承运人对其承运的货物负有保管,照料之责,对由于货损造成的损失对货方负有赔偿之责,而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因而可以投保货运责任险。原告作为承运人本应投保货运责任险,却向保险人投保一般货运险,并以自已作为被保险人。其事先明知只能代货主投保。在其与货主订立的汽车运输协议第条约定接受货方委托,代办货物保险。且事先已向货主收取了保险费元。由于承运人对运输中的货物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原告对本案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依保险法第条相关规定,本案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法第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就货运险而言,货主作为货物所有权人,当然对货物的财产及与财产权有关的其他权益具有保险利益。而承运人仅对货运中对第三者的责任具有保险利益,对货物本身的财产权并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承运人对货运险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本案保险合同属货运险而非货运责任险。因8 / 34此。保险合同依法无效。假设承运人是为货主代办保险,那么被保险人是货主而非承运人,承运人仍无权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赔偿。只能由货主自已依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保险理赔。由于货损原因是承运人的过失所致,而运输合同约定:在运输途中,设备如有损坏,由承运人全权负责。此外,相关的法规亦明确规定,虽然货主可依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赔偿,但保险人理赔后可依法向承运人行使代位追偿权。承运人最终仍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而若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经取得的赔偿金额。因此,无论原告是否为货主代办保险,也无论保险合同是否有效,承运人均不能通过货运险保障自已的风险责任。承运人应当代办保险,同时自已应向保险人投保货运责任险,才能为自已依法依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二本案货损原因是因为承运人绑扎不当及因为包装不当。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两者均系保险除外责任,保险人依法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此节事实有下述相关证据证实。年月日承运人与货主签定的:货物运输签收单确认:因绑扎等原因;月日之会签纪录承认会签了:货物运输签收单。确认:发现吊车臂杆在运输中出现磨损;发现吊车全车臂杆中有节臂杆共存在处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磨损;9 / 34月日货主致函原告称:因你公司之故,造成运输货物破损。;年月日原告致函被告承认: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货物损坏。 ;年月日原告致进口商函承认:发现履带式起重机臂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多处磨损。 ;上述五方面的证据相互印证证实,运输过程中发生了货损,货损发生于运输期间;货损的原因是因为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该货损原因不是保单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而是属于保险除外责任。绑扎不当显然属承运人责任。查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条:承运人责任:货物要捆扎牢固,苫盖严密。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五十九条搬运装卸作业完成后,货物需绑扎苫盖篷布的,搬运装卸人员必须将篷布苫盖严密并绑扎牢固;而保单约定的保险条款第四条规定:被保险人的过失所致货损属保险除外责任。本案原告既是承运人又是被保险人。包装不当则属于托运人责任。合同法第条和第条明确规定:托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包装货物。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对此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条及汽车运输规则第条亦有相似规定。而包装不当属于保险条款第条款明确列明的保险除外责任。三本案货损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单约定的保险条款为:年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规定:承保因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10 / 34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质言之,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条件有二:一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二是因该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并非任何损失均属保险责任范围。本案保险条款之综合险与国际货运险中的一切险不同,后者被保险人仅需证明货物因外来原因导致损坏即可,前者举证责任属索赔方,亦即,原告首先负有证明货损原因是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致之举证责任。仅证明货物受损并不足够。迄今原告并未举出任何证据证明货损系由于列明风险所致。反之,有充分的证据证实货损系由于承运人的原因,亦即因绑扎不当所致。该保险之基本险中包括列明的五种情形,并不包括本案之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的情况。只有当货损是由于此种列明风险之一所致时,保险人才应依约承担保险责任;而综合险列明的四种情形亦不在其列。同理只有在货损是由于此种列明的四种情况之一者,保险人才应承担保险责任。反之,除外条款明确规定:由于包装不善,由于被保险人的过失所致的货损,属保险除外责任。本案货损不是因自然灾害所致,此点属不争之论。货损也非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所致。反之,充分的证据证实货损的原因是由于承运人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而包装不当及绑扎不当无论是托运人过错还是承运人过失11 / 34均是保单条款明确约定的保险除外责任。而除外责任除非另有相反约定,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综上所述:原被告之间签订的保险合同因原告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保险利益而无效。即便原告是代托运人办理保险,因货损原因是由于承运人的过失及包装不当所致,既不是基本险也非综合险承保范围,且属保险除外责任,当然不属保险责任范围。托运人已经从货损责任人处取得赔偿,依法保险人不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敬请合议庭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xxx 律师年月日篇三:公路货运保险合同争议案代理词公路货运保险合同争议案代理词案号 浦民二初字第 660 号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作为本案被告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经认真研究本案相关事实,证据及有关法规,我们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有三: 1保险合同是否有效?2 货损原因?3 是否属保险责任范围? 原告在保险合同中并无可保利益,因此保险合同无效。 此外,货损一不属自然灾害,二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所致,充分的证据表明系因承运人的过失或托运人过错导致。亦即:因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所致。依相12 / 34关保单,保险条款及法规,不属保险责任范围,属于保险除外责任。依法保险人不负保险赔偿责任。兹提出如下代理意见供合议庭参考: 为便于合议庭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兹归纳本案基本事实如下: 2002 年 10 月 30 日原告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订立 “汽车运输协议”约定:在运输途中设备如有损坏,由承运人全权负责;接受货方委托,代办货物保险; 2002 年 11 月 1 日原告向被告投保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综合险,保险标的为: “吊车 200 吨” 。被保险人为原告。11 月 2 日原告将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的 7200 型履带吊车运送至济南钢厂。 11 月 3 日货运抵目的地后, 经货,运双方派员查看,发现吊车臂杆磨损,并签发一份 “货物运输签收单” 。确认因运输绑扎等原因货物有以下部件磨损。 11 月 7 日,货主,承运人,日本供方及进口商四方经现场勘验,确认有 21 处磨损。其中副臂头杆和臂杆主弦管严重磨损报废。另七根腹杆严重磨损需修复。其余部分需油柒修补。同时确认:在运输中出现磨损。 XX 年 6 月托运人收到原告赔偿款人民币 130,722 元。一 本案保险合同因原告对保险标的无保险利益而无效。 本案投保人是承运人,承运人对运输中的货物并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保险利益,不能投保货运险;货运险性质上属财产保险,其保险标的为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或灭失引起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承运13 / 34人对该运输中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并无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但承运人对其承运的货物负有保管,照料之责,对由于货损造成的损失对货方负有赔偿之责,而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因而可以投保货运责任险。 原告作为承运人本应投保货运责任险,却向保险人投保一般货运险,并以自已作为被保险人。其事先明知只能代货主投保。在其与货主订立的汽车运输协议第 8 条约定接受货方委托,代办货物保险。且事先已向货主收取了保险费 24000 元。由于承运人对运输中的货物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原告对本案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依保险法第 12 条相关规定,本案保险合同无效。 第 12 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就货运险而言,货主作为货物所有权人,当然对货物的财产及与财产权有关的其他权益具有保险利益。而承运人仅对货运中对第三者的责任具有保险利益,对货物本身的财产权并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承运人对货运险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本案保险合同属货运险而非货运责任险。因此。保险合同依法无效。 假设承运人是为货主代办保险,那么被保险人是货主而非承运人,承运人仍无权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14 / 34张赔偿。只能由货主自已依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保险理赔。由于货损原因是承运人的过失所致,而运输合同约定:在运输途中,设备如有损坏,由承运人全权负责。此外,相关的法规亦明确规定,虽然货主可依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赔偿,但保险人理赔后可依法向承运人行使代位追偿权。承运人最终仍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而若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经取得的赔偿金额。因此,无论原告是否为货主代办保险,也无论保险合同是否有效,承运人均不能通过货运险保障自已的风险责任。承运人应当代办保险,同时自已应向保险人投保货运责任险, 才能为自已依法依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 二 本案货损原因是因为承运人绑扎不当及因为包装不当。 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两者均系保险除外责任,保险人依法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此节事实有下述相关证据证实。2002 年 11 月 3 日承运人与货主签定的:货物运输签收单确认:因绑扎等原因; 11 月 7 日之会签纪录承认会签了:货物运输签收单。确认:发现 7200 吊车臂杆在运输中出现磨损;发现 7200 吊车全车臂杆中有 13 节臂杆共存在 21 处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磨损; 12 月 30 日货主致函原告称:因你公司之故,造成运输货物破损。 ; XX 年 11 月 12 日原告致函被告承认:在运输过程中造成货物损坏。 ; XX 年 215 / 34月 4 日原告致进口商函承认:发现 7200 履带式起重机臂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多处磨损。 ;上述五方面的证据相互印证证实,运输过程中发生了货损,货损发生于运输期间;货损的原因是因为绑扎不当及包装不当。该货损原因不是保单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而是属于保险除外责任。 绑扎不当显然属承运人责任。查 第 11 条:承运人责任:货物要捆扎牢固,苫盖严密。第五十九条 搬运装卸作业完成后,货物需绑扎苫盖篷布的,搬运装卸人员必须将篷布苫盖严密并绑扎牢固;而保单约定的保险条款第四条规定:被保险人的过失所致货损属保险除外责任。本案原告既是承运人又是被保险人。 包装不当则属于托运人责任。第156 条和第 306 条明确规定: 托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包装货物。 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的包装方式。对此第 11 条及第 35 条亦有相似规定。而包装不当属于保险条款第 4 条 3 款明确列明的保险除外责任。 三 本案货损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保单约定的保险条款为:1994 年.规定:承保因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质言之,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条件有二:一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二是因该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16 / 34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受本案原告的委托及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的指派,担任诉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现发表代理意见如下:一、关于本案的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90 条:“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 122 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自主选择行使的请求权,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案由。 ” 本案原告刷卡乘坐被告运营的路公交车时,与被告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被告有义务将原告安全送达约定地点。在乘运路途中,该车辆发生两次强烈的颠簸,造成原告重伤,损失巨大,原告有权选择违约之诉向法院起诉。二、关于本案被告的诉讼主体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民诉意见17 / 3440 条,“其它组织是指: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本案乘运合同约定的承运车辆是京,该车辆由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故,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是本案适格的被告。三、关于本案的“责任”认定问题。本案被告很有可能以自己“无事故责任”来进行抗辩,但事故责任属侵权责任,本案原告所明确追究的是违约责任。对侵权责任,法律上主要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当事人有过错才承担法律责任。对违约责任,法律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不以过错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条件,即便当事人没有过错,只要法定条件具备时,也要承担责任,这在合同法第 107 条的规定中就很明确。该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是合同法有关违约的一般性规定,其中并未将过错列入违约的构成要件中。 合同法第 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18 / 34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第 290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客运合同违约行为的归责,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案承运人未将旅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且无合同法第 302 条规定的免责情形,其依法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应属责无旁贷。四、原告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1、从合同法角度讲因为客运合同属于消费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23 条, “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不与合同法相冲突。2、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讲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 条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第 3 条规定,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19 / 34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另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而给予其特别保护,其立法遵旨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利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别法。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还体现在,在法律适用上,同一纠纷有多种法律可适用时,应当优先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综上所述,原告作为乘车的消费者,作为提供承运服务的被告有对乘客的安全义务,对于被告在提供承运服务过程中给原告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五、被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7 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11 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 38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41 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20 / 34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可知,当被告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造成原告人身损害,被告应当支付原告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代理人:张树贵律师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篇一: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受本案原告的委托及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的指派,担任诉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现发表代理意见如下:一、关于本案的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290 条:“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 122 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1 / 34“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自主选择行使的请求权,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案由。 ” 本案原告刷卡乘坐被告运营的路公交车时,与被告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被告有义务将原告安全送达约定地点。在乘运路途中,该车辆发生两次强烈的颠簸,造成原告重伤,损失巨大,原告有权选择违约之诉向法院起诉。二、关于本案被告的诉讼主体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民诉意见40 条,“其它组织是指: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本案乘运合同约定的承运车辆是京,该车辆由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故,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是本案适格的被告。三、关于本案的“责任”认定问题。本案被告很有可能以自己“无事故责任”来进行抗辩,但事故责任属侵权责任,本案原告所明确追究的是违约责任。对侵权责任,法律上主要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除22 / 34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当事人有过错才承担法律责任。对违约责任,法律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严格责任,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不以过错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条件,即便当事人没有过错,只要法定条件具备时,也要承担责任,这在合同法第 107 条的规定中就很明确。该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是合同法有关违约的一般性规定,其中并未将过错列入违约的构成要件中。 合同法第 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第 290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 302 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客运合同违约行为的归责,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案承运人未将旅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且无合同法第 302 条规定的免责情形,其依法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应属责无旁贷。四、原告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23 / 341、从合同法角度讲因为客运合同属于消费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23 条, “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不与合同法相冲突。2、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讲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 条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第 3 条规定,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另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而给予其特别保护,其立法遵旨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利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别法。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还体现在,在法律适用上,同一纠纷有多种法律可适用时,应当优先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综上所述,原告作为乘车的消费者,作为提供承运服务的被告有对乘客的安全义务,对于被告在提供承运服务过程中给原告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五、被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7 条, “消费者在购24 / 34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11 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 38 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 ”第 41 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可知,当被告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造成原告人身损害,被告应当支付原告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 代理人:张树贵律师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篇二:汽车买卖合同纠纷代理词 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天津玺名律师事务所接 xxx 的委托,指派我担任xxx 与 xxxx 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一案的一审代理人。现结合今天的庭审情况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一、被告在售车时故意虚构、隐匿产品真实情况,25 / 34隐瞒车辆存在的瑕疵,构成销售欺诈。1、被告售车时未向原告告知涉诉车辆有过修复作业,属于销售欺诈。被告作为专业的汽车销售公司,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车辆存在的瑕疵,向购买者如实告知,以保证自己销售的汽车是无质量问题、无瑕疵的新车。然而原告购买涉诉车辆后,在使用过程中,却频繁出现怠速抖动、熄火等故障。原告于 201x 年 x 月修车时才得知,该车辆有过领证记录,即有过修复作业记录。通过向被告及其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被告在销售该车时,隐瞒实情,明知车辆曾于 201x 年 9月 xx 日进行过修复作业,将修复作业过的车辆出售给原告,未向原告如实告知车辆真实情况,其行为已构成欺诈销售。2、被告售车时未向原告告知涉诉车辆系库存清库车辆,属于销售欺诈。根据已经于 20xx 年 6 月 27 日通过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欺诈。被告作为汽车销售者,在销售车辆时,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向原告告知产品的使用方法、性能、隐蔽瑕疵等真实情况,并保证其产品无瑕疵,但被告却将其清库车辆未做任何折价处理,以正常价格向原告销售,隐瞒涉诉车辆实26 / 34际积压 x 个月零 xx 天的事实,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欺诈。3、被告故意告知虚假促销信息,诱使原告做出错误意思表示,属于销售欺诈。被告为诱使原告购买涉诉车辆,向原告虚假承诺购车将享受被告提供的购车补贴,使原告基于享受补贴的虚假促销信息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被告在车辆售出后,又告知无此补贴,至今未按售时承诺向原告支付该购车补贴,属于明显的销售欺诈。、 、款中欺诈消费者的情形,应认定为销售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被告采取以上多种欺诈的手段,向原告隐瞒产品真实情况,告知虚假促销信息,对原告的意思表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汽车属于贵重物品,其本身的任何瑕疵均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交易价格。被告的欺诈行为直接导致原告错误作出购买该车的意思表示。根据民通意见第 69 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 。因此被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销售欺诈。二、被告因销售欺诈,应当向原告支付购车价款一倍的惩罚性赔偿。被告作为销售方,提供产品时,虚构事实、故意隐27 / 34瞒车辆实际情况,用库存车辆代替新车并以正常新车价格销售给原告,并且在销售时告知虚假促销信息,属于民通意见及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规定的欺诈情形,应当认定被告在售车过程中存在欺诈销售行为。由于双方买卖车辆的行为发生在消费领域,原告作为自然人,为了生活需要购车自用,属生活消费,原告因此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所称的消费者,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又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消费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及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被告应当按照“退一赔一”原则退还原告购车款 11 万或为原告更换同款、同价、全新完好非库存车一辆,并另行支付原告购车款 11 万元人民币作为其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三、被告的欺诈行为,导致原告产生诸多其他实际损失,被告应予以赔偿。由于被告未告知原告所购车辆的诸多重要瑕疵事实,原告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购买涉诉车辆,致使原告在购买该车后产生的费用共计 27180 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车辆购置税,上牌费,入会费,交强险,商业险,车船税等。因此这些费用的损失是由于被告的欺诈过错而导致原告实际发生的、合理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民法通则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向原告赔偿以28 / 34上损失。综上所述,被告具有欺诈的故意,实施了欺诈行为,利用欺诈手段,导致原告因被告的欺诈而陷入认识错误,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购车并产生损失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当有序的消费秩序,严惩销售欺诈,请求贵院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法律依据1、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五条 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欺诈。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消费者提出的符合本规定的三包责任要求。2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第三条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29 / 34足的;销售“处理品” 、 “残次品” 、 “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以虚假的“清仓价” 、 “甩卖价” 、 “最低价” 、 “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篇三:买卖合同纠纷代理词代理词尊敬的审判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之规定,安徽至达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原告的委托,担任其与吴勇买卖合同纠纷案的一审诉讼代理人,今天依法出庭,履行代理人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案庭审调查已查明的基本事实,本代理人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供法庭参考:一、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原、被告双方之间30 / 34具有合法的买卖合同关系。被告自 2016 年 7 月 18 日至 9月 16 九次从原告处购买电力护套管,每次原告将货物送至被告指定的地点,被告验收合格并在销售单上签字确认。销售单明确记载了买卖双方、日期、商品名称、数量、价款等事项,经过被告签字确认后,是合法有效的,且原告提供的被告电话录音也证实了原、被告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及被告尚欠货款 131376 元的事实。二、被告主张原告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1、原告提供的货物完全合格,双方口头约定当场验货,被告在接受时已经检验完毕并签字确认。根据该货物的性质及交易习惯,产品的规格及厚度是能够及时检验的,也不存在隐藏的瑕疵。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七条“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 ”及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检验期间未作约定,买受人签收的送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大师课件
- 电子商务员培训
- 孤独症家长培训
- 二零二五年生物科技股权三方转让及产品研发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设施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设施拆迁补偿合同模板
- 2025版遗产继承遗产评估协议-确保价值公平评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施工土地征用与拆迁补偿合同范本
- 2025版房地产投资居间服务纠纷解决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综合体餐饮窗口特许经营合同范本
- 2017-2022年高考英语浙江卷七选五试题真题及答案汇编
- GB/T 2794-2022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 YB/T 117-1997高炉用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1717-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
- 展台搭建施工及展会服务方案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罗兰贝格斯伦贝谢组织及管控标杆研究
- 收益还原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