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第十册教案燕子【学习目标】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新年问候。时间过得真快,20 几天的寒假生活过2 / 17去了。离别了 20 几天,如果老师走在大街上,你们还会认识我吗?为什么?你们观察过老师,记住了老师的外貌特点。观察事物记住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看看作者抓住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将我们看到的燕子描绘出来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说说小燕子是什么样儿的,燕子飞行的时候有什么特点。2、学习生字词语。俊俏似的凑成吹拂嫩叶聚拢增添波纹荡漾演奏赞歌3、交流学生学习情况。三、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点。1仔细观察图,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理解“俊俏”的意思。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3 / 17四、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春天是怎样的。2为什么说春天是光彩夺目的?带着问题默读这一自然段,文章中描写春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4再读,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用“-”划下来。5为什么作者不写“才下过几阵雨” ,而要写“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6自由朗读句子,比较句子:(1) “风吹拂着柳丝”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理解“吹拂”的意思。(2) “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这句话。8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9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4 / 17五、作业:完成习作光彩夺目的春天 。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试着背诵一、二小节。二、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燕子的特点。1、自由朗读,思考,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什么?观察飞行的燕子,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在空中飞行的燕子的。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斜着身子” ,是说飞行的姿势优美;“掠过”是说飞行的速度快;“唧唧地叫着”表现飞行时愉快地心情。 “有的有的” ,写出众多燕子在阳光中,在湖面上飞来飞去,说明燕子怎样“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 )3、理解“横掠” 、 “沾” 、 “荡漾”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练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写燕子飞行的() 、 () 、 () ,表现了燕子()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观察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听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你认为哪些词5 / 17语写得好,为什么。“五线谱” 、 “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了解它们分别写了什么。三、巩固生字词注意“俊” “拢” “谱”的右半部。四、作业。、背诵课文。、听写词语。【板书设计】样子:羽毛翅膀尾巴、燕子赶来:雨、风、柳、草、叶、花、燕(活泼机灵)飞行:空中、湖面休息:落、谱歌阿里山的云雾教学目标:6 / 171、认识“姊、诡、匿、愕”4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今天我们就到我国的台湾省去领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美景。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自学感知1、要求:(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7 / 17(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会儿提出来。2、反馈交流三、研读,直奔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3 自然段,说一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如下:四、深究,质疑解疑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五、总结全文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六、拓展延伸8 / 17自主选择以下作业中的一项,认真完成:1、根据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完成一幅文配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可以依照本文的写法。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词两首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塞” 、 笠” 、 蓑”三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二)能力训练点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9 / 17(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自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二)疑点1、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10 / 172、作者为什么“忆江南”?3、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三)解决办法1、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感悟。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读、多想。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 (板书:3 词两首)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二、学习记江南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11 / 17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教师补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2、简介时代背景:白居易在 50 岁至 55 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同就是他在 67 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3、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12 / 17(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首句“江南好” ,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 ,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 ,点明江南风景之“好” ,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 “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13 / 17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 ,绿的更绿(绿如蓝) 。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可欣赏插图。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三、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忆江南 。第二课时、复习引入背诵忆江南 (齐背、单独背) 。14 / 17二、学习渔歌子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3、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4)全班交流。指一名学生自愿当小老师上台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台下学生可以对“小老师”问难质疑, “小老师”解疑,若“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台下同学可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教师可引导、帮助。在生生、师生的相互解答、质疑中完善对这首词的理解。(着重理解“青箬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15 / 17“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恰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三、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四、布置作业1、这两首词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的美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首词,把它扩写成一篇写景的文章。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 8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16 / 17湖。【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 ,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 。你想了解它吗?二、学生自主阅读: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三、全班交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3: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 “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 。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 ,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向书课件教学
- 上海市崇明区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村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
- 幼儿园年度工作方案
- 学校老师个人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案
- 恐龙的演变教学课件
- 小区停车难的解决方案
- 中山供电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学校园文化方案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 法兰与垫片的基础知识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 中小学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课件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打印版)
- 渠道维护工试题
- 六级美术《唱大戏》课件
- 高中物理巩固练习牛顿第二定律基础
- DB21T 3515-2021 灌注式复合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管道安装组对检查记录
- 企业员工感恩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