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3.1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ppt_第1页
CJ3.1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ppt_第2页
CJ3.1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ppt_第3页
CJ3.1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ppt_第4页
CJ3.1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随时可能受到细菌 病毒的入侵 引起疾病 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 破损 死亡 异常的细胞 那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主要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内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问题探讨 1 异源输血过程为什么会出现凝集反应 2 器官移植为什么会出现排异反应 3 骨髓移植为什么需要配型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一般来说 免疫是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通过免疫 使机体识别 自己 排除 非己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从而达到自我保护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什么是免疫 第一道防线 体表屏障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反应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防卫 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体表屏障 皮肤和黏膜组成 体内非特异性反应 血浆蛋白和白细胞组成 皮肤 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纤毛的清扫作用 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白细胞产生反应 血浆蛋白 如溶菌酶 破坏病原微生物 皮肤油脂腺分泌的油脂 呼吸 消化道等黏膜分泌的溶菌酶 强酸性的胃液等 白细胞中的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分化 吞噬作用 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后 体内发生非特异性反应 皮肤破损 机体释放某多肽类物质 痛觉 肿胀 发热 变红 皮肤破损后的局部炎症反应 目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引发神经冲动 毛细血管扩张 增强白细胞的免疫功能 组织液增多 脓液 死亡白细胞 坏死组织 坏死细胞 死细菌和活的白细胞形成的黄色粘稠液体 2 非特异性防卫的特点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 人人生来就有 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连线题 1 血浆蛋白破坏病原微生物2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 炎症反应4 粘膜的杀菌作用5 泪液中的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6 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7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一防线 第二防线 练一练 1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 淋巴细胞与抗原结合B 皮肤的阻挡作用C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D 巨噬细胞吞噬病毒 B 2 下列叙述中 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抗体与抗原结合 3 皮肤受损时 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 该物质的综合作用效果是 A 使人产生痛觉B 使皮肤变红C 使局部体温升高D 阻挡病原体进入 D 4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 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 体液大量流失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B 5 下列各项 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 接种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B 体液中杀菌物质杀灭病原体C 泌尿 生殖等管道黏膜的屏障D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 A 6 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 体内白细胞可将其吞噬 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反应是A 免疫的第一道防线B 先天具有的C 针对某种抗原的D 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B 皮肤和黏膜 体表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体液 物理屏障 化学防御阻挡病原体进入体内 非特异性免疫 是否进入人体体液 吞噬 破坏进入体内的病原体 天使男孩 大卫 威特 这个男孩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简称SCID 无法抵御任何细菌和病毒 所以只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无菌的塑料泡泡里 他的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了吗 仍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很显然 这个孩子的第一 二道防线不足以应对病原体的侵袭 淋巴细胞 T淋巴 B淋巴细胞 产生效应T细胞或抗体 消灭病原体 抗原 特异性免疫 皮肤和黏膜 体表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体液 物理屏障 化学防御阻挡病原体进入体内 非特异性免疫 是否进入人体体液 吞噬 溶解进入体内的病原体 皮肤和黏膜阻档病原体穿过 皮肤角质层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的化学防御 黏膜分泌物中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病原体 第二节人体对抗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反应 免疫应答 当病原体突破第一 第二道防线 机体还有最后一道 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免疫应答 弄清几组名词 1 抗原 2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4 MHC 抗原 MHC 抗原 1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2本质 病毒 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特异性化学物质 蛋白质 多糖 等 3特点 特异性 大分子性 异物性 一般 4 抗原的来源 外界 自身 病原体 细菌 病毒等 花粉 异型红细胞 异体组织 异种动物的血清 自身病变 损伤细胞如 癌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 抗原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 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二 第三道防线的 作战部队 主要是淋巴细胞 骨髓中淋巴干细胞 起源 分化 1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的起源 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的分化 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抗原 抗原 毒性T淋巴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记忆T淋巴细胞 效应B淋巴细胞 浆细胞 记忆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所有细胞膜均有 1 全称 2 本质 3 作用 4 特点 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身份标签 用于细胞之间的识别 同卵双生除外 P50 白细胞认识自身细胞的MHC 并能识别入侵者所携带的 非己 标志 抗原 识别后巨噬细胞会吞噬入侵病原体 巨噬细胞 处理 呈递抗原P52 MHC分子 消化病原体 呈递 抗原 MHC复合体 降解 抗原 多肽 与巨噬细胞的MHC结合 抗原 MHC复合体 移到 巨噬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巨噬细胞和抗原 MHC复合体 1 B淋巴细胞识别 自己 和 非己 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 激活 增大 分裂 分化 分化 效应细胞群 记忆细胞群 三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2 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需呈递在抗原 MHC复合体 抗原 多肽 巨噬细胞吞噬降解 与巨噬细胞的MHC结合 抗原 MHC复合体 巨噬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移到 能与淋巴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 促使淋巴细胞分裂 启动免疫应答 归纳 淋巴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