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3月联考科学试题C卷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立刻停止B . 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C .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D . 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2.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 .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C .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 .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 (2分)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 . 巩膜B . 视网膜C . 角膜D . 脉络膜4. (2分)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小明同学发现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A . 光的直线传播B . 光的反射C . 光的折射D . 光的色散5. (2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 . M点B . N点C . P点D . Q点6. (2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 . 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 . 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 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 .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 .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8.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人距离平面镜越远,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小B .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遥控电视机C . 近视患者需佩戴凹透镜做的眼镜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D . 在湖边散步时看到的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9. (2分)下列有关凸面镜和凹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 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 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D . 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 (2分)如图所示是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1秒内转过的圈数)达到f0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测出光速c。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c=4Lf0B . c=8Lf0C . c=16Lf0D . c=32Lf011. (2分)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 . 减小90度B . 减小30度C . 减小45度D . 减小15度1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汽车的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所以汽车后视镜是发散透镜B . 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C .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苹果只吸收红光D . 利用红外线可以验钞13. (2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 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 (2分)耳鼻喉科医生头上带的反光镜是( ) A . 平面镜B . 凸面镜C . 凹面镜D . 不能确定15. (2分)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观后镜为凹面镜B . 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被撞伤C . 汽车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16. (2分)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力示意图B . 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C . 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D . 力F1的力臂L117. (2分)对于生活中有关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 .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 . 湖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 . 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18. (2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 .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9. (2分)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 . 只有AB上半部分的虚像B . 不出现AB的虚像C . 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 . 仍有AB完整的虚像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8分)20. (3分)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 ,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在物体间转移21. (5分)人们用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_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_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A b c d22. (4分)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 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我们能在B处看到一个光斑,这是由于_(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 (填”上升”或”下降”)了_m。 23. (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24. (2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成直角,则反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25. (3分)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观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_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写一个即可)。26. (4分)小红的爷爷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鱼是_所成的像(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看到的白云是_(填虚像或实像)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_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鱼的视觉中,人的像比人实际身高_(填高或矮) 27. (5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得出了“在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同组同学告诉他结论不正确,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_;实验中,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会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2)完成上面实验后,他又和同组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建议大家用_代替平面镜,找到像以后,他又在像的位置放了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当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 探究题 (共4题;共19分)28. (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9. (6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请回答:(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这是为了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清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 (3)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_ (4)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一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30. (5分)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_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_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2)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31. (4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传播的。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2)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四、 作图与计算 (共2题;共17分)32. (5分)完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33. (12分)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速度/ms -1318324330336342348(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时声速为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_(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ft谷里,想估测ft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 秒钟听到右面ft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ft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ft谷的宽度。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