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等腰三角形( 共 2 课时) 教学设计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等腰三角形第 1课时等腰三角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寻找生活实例中的等腰三角形,给等腰三角形下定义,探求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和它的相关性质.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再发现”过程.【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增强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有关性质的探索和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验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2 / 12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人字梁屋架:师:图中的人字架屋架的外观结构形式是什么图形?生:等腰三角形.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师: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ABc,把边 AB叠合到边 Ac上,这时点 B与点 c重合,并出现折痕 AD,如图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ADB 与ADc 有什么关系?生:全等.师:哪些线段或角相等?学生思考,教师参与探究.学生口答:AB 与 Ac相等,DB 与 Dc相等,B=c,BAD=cAD,ADB=ADc.师:AD 与 Bc垂直吗?生:垂直.3 / 12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小组讨论.生: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师:很好!这样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学生熟记.师:你能证明这个性质定理吗?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提示:你先把这个命题分解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写出已知、求证,然后给出证明.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已知:如图,ABc 中,AB=Ac.求证:B=c.证明:取 Bc的中点 D,连接 AD.在ABD 和AcD 中,ABD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师:通过全等可以看出 AD和 Bc有什么关系呢?生:AD 垂直平分 Bc.4 / 12师:很好!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BAD和cAD 有什么关系呢?生:相等.师:综合上面的结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共同总结: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简称三线合一).根据性质 1,师生共同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四、乘胜追击,学以致用教师多媒体出示:【例 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BAc=120,点 D、E 是底边上两点,且 BD=AD,cE=AE.求DAE 的度数.学生讨论方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订正.解: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B=c=(180-120)=30.又BD=AD,(已知)5 / 12BAD=B=30.(等边对等角)同理cAE=c=30.DAE=BAc-BAD-cAE=120-30-30=60【例 2】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点 D在 Ac上,且 BD=Bc=AD,求A 和c 的度数.师:由 AB=Ac,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生:ABc=c.师:由 BD=Bc=AD呢?生:c=BDc,A=ABD.师:你能找出A 与c 的关系吗?你能找出A 与BDc的关系吗?生:能.BDc=A+ABD,又因为ABD=A,所以BDc=2A.师:现在你知道A 与c 的关系吗?生:知道.c=BDc=2A.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解:AB=Ac,BD=Bc=AD,(已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6 / 12设A=x,则BDc=A+ABD=2x.(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ABc=c=BDc=2x,x+2x+2x=180.(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得 x=36.A=36,c=72.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师: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反思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借助轴对称变换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为此,我以轴对称图形为切入点,先让学生通过折纸、猜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使学生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善于做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做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7 / 12第 2课时等腰三角形(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过程中,增强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的动手、归纳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几何证明能力.2.掌握归纳思维方法,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3.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8 / 1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生: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为“等边对等角”.师: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生:等角对等边.师:这是个真命题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作出图形,根据图形,在ABc 中,c=B,AB=Ac 吗?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回答.教师让学生作一个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量一量它们所对的边.师: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生:AB=Ac.师:为什么?生:在ABc 中,过点 A作A 的平分线交 Bc于点 D,则顶角被平分,又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内和性质得ADB=ADc.沿直线 AD折叠,点 B与点 c重合,因此 AB=Ac.师:很好,这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学生熟记.9 / 12师:大家想一下,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分别与邻边相等.生: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生: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在证明中,由ABDAcD 我们能得到什么?生:BD=Dc,BAD=cAD,ADB=ADc=90.师: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说明 AD既是中线,又是角平分线,还是高.师: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我们能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换句话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学生熟记.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教师多媒体出示: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师:Bc 和 BD是什么关系?生:Bc 等于 BD的一半.师:Bc 和 AB是什么关系呢?10 / 12生:Bc 等于 AB的一半.师: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生: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师:同学们能给出证明吗?生:能,如上图所示,易证得AcDAcB,AD=AB,BAc=DAc=30,BAD=60,ABD 是等边三角形,BD=AB,Bc=BD=AB,故得证.师: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题目.求证:RtABcRtABc中,c=c=90,AB=AB,Ac=Ac.已知:如图(1),在 RtABcRtABc.证明:在平面内移动 RtABc 和 RtABc,使点 A和点A、点 c和点 c重合,点 B和点 B在 Ac的两侧,如图(2).(1) (2)BcB=90+90=180,(等式性质)B、c、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平角的定义)在ABB中,AB=AB,(已知)B=B.(等边对等角)在 RtABc 和 RtABc中,11 / 12RtABcRtABc.(AAS)四、讲解例题,加深认识教师多媒体出示:【例】如图,一艘船从 A处出发,以每小时 10nmile(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从 A处测得一礁石 c在北偏西 30的方向上.如果这艘船上午 8:00从 A处出发,10:00 到达 B处,从 B处测得礁石 c在北偏西 60的方向上.学生交流讨论.师:根据哪些信息来确定它的位置呢?生:根据“在 A处测得礁石 c在北偏西 30的方向”和“从 B处测得礁石 c在北偏西 60的方向上”这两句.师:然后你怎样找出礁石 c的位置呢?生:以 B为顶点,向北偏西 60作角,这角一边与 Ac交于点 c,则 c点就是礁石 c的位置.师:很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答,然后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学习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学反思12 / 12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然后让他们说出它的逆定理,由判断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嘉兴市秀洲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莆田市哲理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配送车司机雇佣合同6篇
- 离婚自愿协议书:财产分配、子女监护及债务分担协议
- 矿业节能减排矿长及环保顾问双重聘用合同
- 租赁车辆安全培训合同违约责任及赔偿细则
- 私人土地买卖合同中的土地规划与建设要求协议
- 专升本护理云南考试题及答案
- 专科思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场景速写课件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校赛)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北京京剧院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古文字学(全套课件)
-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
- NFPA1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标准(2005版)
- 单一分布聚乙二醇的合成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