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aaaaaaaaaaaaaaaaa.doc_第1页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aaaaaaaaaaaaaaaaa.doc_第2页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aaaaaaaaaaaaaaaaa.doc_第3页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aaaaaaaaaaaaaaaaa.doc_第4页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aaaaaaaaaaaaaaaaa.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近年来轮胎行业生产运营情况1、2012 年基本情况2、2013 年行业基本情况3、2014 年行业基本情况二、汽车轮胎行业特点1、 轮胎产品类型比较齐全,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2、 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形式及相关政策有利于行业的发展3、 国内汽车轮胎生产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初步4、国产品牌轮胎在国内轮胎销售市场只占有较少份额三、我国轮胎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四、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3、 渗透率 i国产品出口额在j国总进口额中所占的比例五、提高我国轮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1、 争取政府政策的扶持2、 提高轮胎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水平3、促进民族品牌做强做大中国汽车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 要:轮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配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中国轮胎20052014年 的出口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渗透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 轮胎产业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和建议。关键词:轮胎产业 国际竞争力 指数 一、近年来轮胎行业生产运营情况1、2012 年基本情况2012 年全球轮胎行业效益持续增长,轮胎产品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根据2013 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名,2012年世界轮胎总销售额增幅为13%,达到1270亿美元。同时,2012 年也是全球轮胎工业效益最好的一年,大多数轮胎制造商均盈利,有25家轮胎制造商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在20%以上,占75强轮胎制造商总数的30%。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全国轮胎产量约为313亿条,其中子午线轮胎为213亿条(全钢子午线轮胎为95 亿条,半钢子午线轮胎为118亿条)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以下简称轮胎分会) 对43家会员企业统计,2012年轮胎产量为213亿条,同比增长23117%,比上年提高了11 个百分点;子午线轮胎为117亿条,同比增长34135%,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为421313万条,同比增长29122%。由于轮胎行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轮胎子午化率已达到74%,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子午化率为历史最高。在轮胎出口方面,由于相关政策对出口退税从2012年7月1日开始下调,使得2012 年下半年出口数额大幅增加。轮胎分会会员企业出口交货量达到1105亿条,同比增31148 %;子午线轮胎为874418万套,同比增42191%,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为141013万套,出口交货值为39518 亿元,同比增长28145%。2012年轮胎分会会员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3188 亿元,同比增长9312%,由此显现出口轮胎结构调整的效应;完成销售收入109317亿元,同比增长26188%。其中子午线轮胎达到795亿元,同比增长35144 %。轮胎行业生产集中度较上年持续提高,产量居前6 名的轮胎企业子午线轮胎产量占子午线轮胎总产量6019 %以上。2012 年轮胎行业实现利税总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高。2、2013 年行业基本情况进入2013 年,轮胎行业有了较大变化,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汽车工业,轮胎消费量大幅下降,国内橡胶行业也因此成为重灾区。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3 年全国轮胎总产量约为315 亿条,同比增长611 %,轮胎子午化率达到75%。2013 年9 月之前,国内橡胶行业整体增长速度还在8 %以上,但之后逐月下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第4 季度,许多轮胎企业不得不停产、限产或减产,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回落。据轮胎分会45 家会员企业统计,2013 年轮胎产量为23763万条,同比增长013 %;子午线轮胎为18 987 万条,同比增长718 % ,子午化率达7919%。斜交轮胎产量为4776 万条,同比下降2115 %。轮胎出口量为10 586万条,占轮胎产量的4415 % ,同比下降1 %。轮胎产品库存达到104 亿元,同比增长3113 %。实现利润(42 家企业) 1518 亿元,同比下降6116 %。2013 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先是暴涨,继而暴跌,前一阶段天价原材料还没有被完全消化,产品销售价格压力、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依然存在,企业盈利能力步步走弱;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产成品库存大幅上升;企业资金短缺,周转不畅。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数据表明,其重点会员企业亏损面达到33 %。另据了解,进入2013 年11月,轮胎企业开工率下降幅度更大,某些大型轮胎企业已降至50 %;利润下降2/ 3 左右的企业就是比较好的了,很多企业利润已降至零。3、2014 年行业基本情况20132014 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轮胎行业也出现了萧条、衰退的现象。2014 年3月,在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汽车消费、汽车下乡和调整振兴汽车产业规划以及巨额投资公路建设和灾区建设等政策措施的拉动下,国内轮胎市场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13月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 68918 万辆,与上年年底相比,增加22216 辆,增长3144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8513 辆,增长1313 %。2014年4 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创下单月最高纪录,产量达115168万辆,同比增长17189 %,销量115131 万辆,同比增长24197 %。在汽车产销量增大、公路建设加快、灾后重建刺激内需以及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等因素刺激下,轮胎行业回暖迹象已经显露。据轮胎分会41家会员企业统计显示,2014 年14 月轮胎产量和销售收入同比虽然还有所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环比逐月增长。2014 年1 月,橡胶行业全面出现亏损,亏损面达6314 % ,至4 月,已有大部分轮胎企业实现扭亏,亏损面减小至3117 %。实现利润达1218 亿元,同比增长1319 % ,轮胎库存量同比有所减少。种种迹象表明国内轮胎市场已经开始回暖,但由于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全球经济衰退还在加深,其影响力还在慢慢渗透。在这场危机中汽车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滑。受其影响,国际轮胎市场需求也随之急剧下降。尽管国内企业已经呈现复苏的迹象,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汽车轮胎行业特点1、轮胎产品类型比较齐全,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目前,世界轿车轮胎基本上实现了子午化,我国轿车轮胎市场上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着约70 %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原配胎市场,几乎形成垄断地位,国有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替换胎市场。我国载重轮胎占轮胎总产量的1/ 4 左右。2011 年我国载重子午线轮胎产量为3 850 万条,2012 年为5 000 万条,2013 年为5 700 万条,载重轮胎子午化率逐年提高。与载重斜交轮胎相比,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具有节能、安全、舒适、耐用的优势,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将是未来的投资热点。工程机械轮胎是专用产品,是工程机械的主要零部件,需求十分有限。工程机械轮胎需求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工程机械的保有量及生产量,特别是轮式化的程度和使用状况。目前全球工程机械用轮胎中30 %配套、70 %替换。除装载机轮胎外,其它一般以中小型工程机械轮胎居多。巨型工程机械轮胎对技术和原材料要求较为严格,工程施工用的翻斗运输工程车和矿山开采用的自卸矿车为工程机械轮胎使用的主要对象。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拥有量已超过160 万台,年产量20 万台左右,轮式化率已达70 %80 %。预计2016 年,我国工程机械的产量可达30 万台以上,拥有量达到200 万台, 使用的工程机械轮胎也将增长30 %。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轮胎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开始争夺这一市场,我国生产工程机械轮胎的企业已由原来的10 家增加至30 多家,工程机械轮胎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但我国工程机械轮胎的子午化率程度较低,仅为7 %左右,尤其是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生产能力。据中国橡胶机械网消息,2012 年11月29 日,我国第1 条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在山东寿光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领域的空白,山东银宝轮胎集团也成为世界上第5 家具有生产该类轮胎产品的企业。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将成为发展方向。 2、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形式及相关政策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子午线轮胎仍处于投资增长期,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都看好这个市场,不断增资扩产上项目,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几年。从宏观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虽会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8 %9 %的速度增长。2016 年我国高速公路将达到6.5 万km,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 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增加至6 200 万辆。根据我国公路、汽车、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规划,有关方面预测,2016 年我国轮胎总需求量约为3 亿条,其中子午线轮胎211 亿条,子午化率达到80 %。现阶段我国子午线轮胎行业正处于腾飞阶段,内外资企业都在增资扩产,这个过程还将延续二三年的时间。我国子午线轮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此期间,与子午线轮胎生产相关的橡胶机械、橡胶助剂、骨架材料等行业都具有发展潜力。虽然我国轮胎出口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4415 %,但近几年出口呈上升趋势。早期轮胎出口品种主要是斜交结构为主的载重轮胎、轻型载重轮胎和农业轮胎等。发展至今已包括斜交、子午线两大结构的载重轮胎、轻型载重轮胎、轿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和农业轮胎五大系列1500多个品种。出口地也由最初的东南亚、中东、非洲地区逐步扩大到北美、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3、国内汽车轮胎生产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其实,轮胎巨头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陆续进入我国,受低廉的生产成本吸引,多把我国作为其全球多个生产基地之一。过去,国外轮胎制造商往往选择一家中方合作伙伴,在一个地方建立轮胎生产基地,是单点合资、立足一地的桥头堡式布局。然而,桥头堡式布局很快就不能满足其对我国轮胎市场的眷顾。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20072010 年我国轮胎市场一直保持爆发式增长。2011 年,我国轮胎产量以11 %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消费国的美国,则陷入市场萧条阶段。据美国橡胶生产者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美国的轮胎销量比2005 年下降415 %。10 年前,国内轮胎市场是几千万条的规模,现在则是几亿条,市场基数的变化是吸引外资企业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设备老化、与钢铁工人联合会谈判困难等原因,跨国轮胎制造商正逐渐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或关闭工厂。由于全球轮胎排行前10 位的公司几乎垄断了80 %左右的全球市场份额,在高度集中的轮胎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我国轮胎市场自然成为外资企业争相投资的热土,并被视为未来全球战略的重心。业内专家认为,通过世界轮胎巨头在华投资的扩大化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不仅只是提高产能,而且加大采购力度,并着力于开拓渠道,把品牌与服务扎根于销售渠道,这是一种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从而完成全局式、立体式战略布局。4、国产品牌轮胎在国内轮胎销售市场只占有较少份额据悉,目前国内50 %以上的轮胎市场已被外资企业占据。而且,外资企业牢牢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与国内企业不到10 %的利润率相比,一些外资企业的利润高达20 %以上,是国内企业利润的2 倍。并且,由于外资企业拥有资金优势,能够在国内发展直销模式,通过零售店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样得以赚取后轮胎市场的服务利润;而国内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普遍采取由代理商负责销售的渠道模式,缺失了服务收益这个利润增长点。此外,如韩资轮胎企业进入我国轮胎市场后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并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与国内轮胎产品持平,在中低端市场上与国内企业直面竞争。我国汽车整车市场的井喷增长给外资企业带来了利润增长良机,而国内企业虽然也搭上了“顺风车”,但在收益方面却远远不及外资企业。16 三、我国轮胎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轮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配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迅速 发展,带动了中国轮胎生产和销售的提高,由于相对于国外的价格 优势,出口旺盛。下面简要从出口量和出口市场两方面分析一下我 国轮胎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首先从出口总量来看,20052014年这十年期间中国轮胎出口 到全世界的轮胎数量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的出口 总量已经是2005年出口总量的近三倍,这期间只有在20122013年 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13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系。这种总体的增长趋势说明了中国轮胎行业正在世界轮胎市场 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 的轮胎大多为贴牌生产,知名的国内品牌较少,从长远利益看不利 于产业的发展,逐步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品牌战略,才是长远 之计。其次从出口市场来看,我们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得到的 20052014年这十年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 美国、香港、德国、日本、英国、墨西哥等,其中墨西哥和英国在 20052009年并不是主要出口市场,排名在前五名之外,从2010年 开始增长明显,在200102014年都排名在前五名中;而很明显的是 美国在这十年中始终位列榜首,稳稳占据第一名的位子,而且进 口中国轮胎的数量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国家,差不多是排名第 二位国家的46倍。这说明了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其次 是欧盟。 四、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很多指标适用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本文将利用国际市场 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渗透率这三个指标来评价中国 汽车轮胎业的国际竞争力。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Ti) 是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市 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在综合考虑该国整体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可 以简洁地表明该国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反映轮胎产业国际竞争 力最简单的指标。该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 能够提供比其 他国家(地区)更多的产品及服务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越大,则国 际竞争力越强。轮胎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公式表示为:Ti=XiWi*100%式中Ti代表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代表我国轮 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额,Wi代表世界轮胎产品的总出口额。 根据计算公式,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所查数据计算得到我国轮 胎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如表1。 表1 主要轮胎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年份世界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出口额出口额占有率出口额占有率出口额占有率出口额占有率出口额占有率出口额占有率20147578969147622419.48%5431237.17%82479410.88%6895209.70%4178015.51%4152035.48%20136606885103878615.72%4370906.62%69284310.49%5315108.04%3588575.43%3293954.99%2012535698376849314.35%3782137.06%55107610.29%4309558.04%3162075.90%2564294.79%2011621918180602812.96%4165666.70%67149310.80%4806847.73%4286744.89%2820904.54%2010560461670922512.65%3573836.38%59877510.68%4572728.16%3805896.79%2659324.74%2009467176951277510.98%3145966.73%53150411.38%4214009.02%3245666.95%2393265.12%200840665323781219.30%2827416.95%495539912.18%3842079.45%2977807.32%2226645.48%200735295472486757.05%2571287.29%44361612.57%3397089.62%2931008.30%1890405.36%200628159681607645.71%2199417.81%39512414.03%2785739.89%2488548.84%1540605.47%200523048091218385.29%2240349.72%32816614.24%2300719.98%2009198.72%1356405.89%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所查数据计算整理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轮胎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居首位,且呈 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在2005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5.29% ,明显 落后于日本、德国和美国,2014年上升到19.48%,超过所有国家,占 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轮胎的国际市 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提高,且增长幅度很大;德国和韩国的市场占 有率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十年内未有明显变化;而美国、日本和 法国的市场占有率整体上在缓慢下降。从上述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轮胎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力。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产业竞争力分析中比较常用的一 个指数,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一般简称为RCA指标,是指一个国 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所有产品出口额的比例再比上世界该类产 品出口占全部出口产品比例。计算公式为:RCAia=(Xia/Xit)/(Xwa/Xwt)公式中RCAia表示i国轮胎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a表 示i国轮胎产业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在t时期的出口总额; Xwa表示世界轮胎产品的出口总额;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在t时 期的出口总额。一般而言,RCA指数大于2.5,表示该国在这一产业 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介于1.252.25之间,表示具有 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介于0.8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国 际竞争力;RCA指数小于0.8,则表示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中国 轮胎产业的RCA指数见表2。表2 中国轮胎在全球市场上的PCA指数年份中国世界中国所有世界所有RCA轮胎出口额轮胎出口额产品出口额产品出口额指数201414762247578969189838843/20131038786660688515777637514367800001.432012768493535698312016367611911000001.422011806028621918114306930715286500001.38201070922556046161220059613210100001.37200951277546717699686356011605700001.3120083781214066532761953419938440001.2120072486753529547593325588779470001.0420061607642815968438227777239380000.9420051218382304809320095976191240001.01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所查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2能够看出,20052008年,我国轮胎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指数都位于0.81.25之间,这表明我国轮胎产业在那时具有中等 国际竞争力。但2008年以后,该指数明显上升,己经介于1.252.5之 间,显示出我国轮胎业已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来看,这十 年间中国轮胎的RCA指数始终处于上升的状态,表明中国轮胎业 竞争力在不断增强,这与前面的分析也是相吻合的。3、渗透率 i国产品出口额在j国总进口额中所占的比例,就是i国该产品在j国市场上的渗透率。即:Pij=Xij/Mj其中Pij是i国轮胎产品在j国的渗透率,Xij为i国轮胎在j国的出 口额,Mj为j国轮胎总进口额。该指标从进口国的角度反映轮胎在 进口国市场上的占有率。由于世界轮胎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所 以我们选择了轮胎消费第一大国美国作为此进口国。主要轮胎出口 国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如表3所示:表3 主要汽车轮胎进口国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年份中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韩国201421.79%15.512.842.892.2511.02201321.33%17.3614.472.422.0310.85201225.68%18.7213.612.532.348.01201124.74%15.4813.822.230.657.94201024.47%16.4413.882.732.797.98200921.33%18.4516.512.943.318.15200816.82%19.5317.073.243.248.62200712.54%21.1518.623.63.539.4120069.38%23.2920.753.112.828.4120058.07%25.78%20.993.462.819.07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所查数据计算整理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以前加拿大和日本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轮胎进口国,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超越加拿大和日本,跃居第一 位。在2005年中国的渗透率仅为8.07%,而加拿大和日本分别高达25.78% 和20.99%;在2012年中国的渗透率达到了25.68%,而加拿 大和日本分别为18.72%和13.61%,远低于中国。纵向比较来看,中国 的渗透率2013年之前一直在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在2013和2014 年有些许下降,这与2012年美国针对中国轮胎发起的特保案有很 大关系。在这十年间,加拿大和日本的渗透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 势,而德国、法国和韩国则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排除美国轮胎特 保案的影响,整体来看,中国轮胎的国际竞争力是在不断提高的, 这与前面的分析是相一致的。 五、提高我国轮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1、争取政府政策的扶持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5%降到9%,而进口天然橡胶的关税却从12%升高到20%的高位之后一直未见松动,这使得以成本低 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轮胎业的出口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从 2007年起, 国家取消了进口天然橡胶的配额限制, 这对橡胶加工企 业来说是好消息。如果国家能降低天然橡胶的进口关税,对中国轮 胎业的促进作用很明显将是巨大的。例如日本、韩国为了鼓励本国 的橡胶制造业,天然橡胶的进口关税为零。轮胎企业希望国家能降 低已维持高位多年的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使轮胎企业的出口环境 有所缓和。3、 提高轮胎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水平近年来欧盟和美国对车辆轮胎的安全和环保要求都越来越严格,而中国轮胎的主要出口市场就是美国和欧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一直保持竞争力优势,就要通过提高我国轮胎在技术、质量、安 全等方面的水平以满足和适应国外市场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轮胎企业要开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