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黄河颂高效学案主备人:唐文秀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生姓名: 时间:【明晰目标】1、掌握“湃狂、屏障”等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3、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学习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及诗的时代意义。【温故互查】1、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澎湃()狂澜()屏障()一泻万丈()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 屏障:【设疑导读】提示:关于诗歌朗读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展示点拨】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4.“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拓展延伸】阅读长江之歌,畅谈对两首诗的感受。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7最后一课高效学案 第一课时主备人:唐文秀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生姓名: 时间:【明晰目标】1、 积累“哽住、踱来踱去、郝叟”等词语。2、 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小说基本常识。3、 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能够梳理清楚小说的情节结构。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文意,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温故互查】1、背景介绍: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2、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3、小说文体简介:(知识链接)(1)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2)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3)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 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6)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哽住( ) 踱来踱去( ) 郝叟( )( )磨损( )柏林( ) 挟着 ( ) 懊悔( )( )字帖( )气氛 ( ) 钥匙( ) 捂住( ) 小弗朗士( ) 5、根据拼音写汉字qdo( )( ) ch( ) 异 chng( )罚 d( ) 学 xun( ) 闹 s( )静 cn( )白6、解释词语宛转: 懊悔: 祈祷: 哽咽: 诧异: 7、本文的作者是 ,是 (国家)著名小说家,他发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设疑导读】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2、本文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本文以 为线索安排情节,按 的记叙顺序。小说的主人公是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情节【展示点拨】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气氛、学生、老师三方面)。【达标检测】 请两位同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分别用第一、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并补充或更正。 在点评复述时,学生可从故事的情节是否符合原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没有变化,有没有突出主题,表达是否流畅等。7最后一课高效学案 第二课时【明晰目标】1、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点。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1、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点。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温故互查】小组组织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设疑导读】 赏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对学习 : 对老师: 对祖国: 【展示点拨】阅读课文 “最后一课”、“宣布下课”这两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漂亮的礼服? 2、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3、课文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 【达标检测】读课文,对下面文字加以赏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描写对象是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表现了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描写对象是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表现了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描写对象是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拓展延伸】 请以“最后一课带给我的“为题,写一篇小作文。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高效学案 主备人:姜海斌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生姓名: 时间:【明晰目标】1、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3、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学习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学习重难点: 1、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2、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温故互查】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一xi_万里 丛山di_岭 险jn_ 阻y_ 逼xi_ qq_ _ 奇趣横_生 浊_流滚滚2、解释词语。雄健: 逼狭:崎岖: 一泻万里:阻抑: 回环曲折:亦复如是:【设疑导读】1、“老于旅途的人”对“平坦”和“崎岖”两种境界,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2、 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那么,我们怎样理解这种种“趣味”呢?3、“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这句话中的“现在”是指什么时候?“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什么情况? 4、“雄健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展示点拨】1、文章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2、如何理解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说的美趣?3、请从文中找出一些比喻句,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 【达标检测】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逼狭 崎岖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3、 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你认为扬子江和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5、“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有什么意味?谈谈你的理解。6. 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哪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9土地的誓言高效学案主备人:张风金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明晰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精彩段落和语句。3、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重难点1、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温故互查】(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比比谁知道的多。)端木蕻良: 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加粗的字注音:炽痛( ) 嗥鸣( ) 斑斓( ) 亘古( )默契( ) 污秽( ) 镐头( ) 辗着( )谰( )语 丰饶( ) 跳跃( ) 怪诞 ( )3、解释词语炽痛: 标直: 嗥鸣: 谰语: 亘古: 污秽: 【设疑导读】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文中作者的“誓言”是什么?请摘出有关句子。 2、请概括课文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展示点拨】方法指导: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于感情,相信大家通过反复的朗读已经发现,文章的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美在手法,美在生动。下面让我们从这几方面尽情地涵泳品味。1、美在意象:教师提示:本文众多的意象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请大家找出来,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在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美在情感:文中奔涌着丰沛激越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把它定位为思乡之情,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你觉得文章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请找出来,把它们推荐给大家,并谈谈你的感受。 3、美在手法: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会有人称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美在生动: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10木兰诗高效学案主备人:张风金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知识链接】1、关于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乐府”本是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第一课时【明晰目标】 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难字词,积累文言词汇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3、能借助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学习重、难点1、了解互文的修辞,准确翻译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温故互查】1、木兰诗又叫 ,选自宋朝 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壁”。我们学过的乐府诗有 。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可汗( )( ) 机杼( ) 军帖( ) 傍地走( ) 朔气( ) 金柝( ) 红妆( ) 胡骑( ) 燕山( )3、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 4、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流利朗读课文。【设疑导读】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市: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2)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3)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爷:古义 今义 。 (2)但:古义 今义 。(3)郭:古义 今义 。 (4)强:古义, 今义, (5)户:古义, 今义, 。3、自主翻译全文。 【达标检测】本 本课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战死了,有的胜利归来。请翻译下面互文的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作业】: 1、背诵全文。2、试着复述课文。 10木兰诗高效学案 第二课时【明晰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赏析人物,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4、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学习重、难点:1、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赏析木兰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3、学习本诗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性、戏剧性的特点。【温故互查】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的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设疑导读】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的句式来说话。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旨吗? 【展示点拨】1、叙事特色 诗歌描述了木兰从军前、征战、辞官还家三部分,请观察哪些部分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语言特色 从修辞方面分析,本文运用了复沓、对偶、排比、顶真、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关的修辞语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 )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 (5)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 (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 )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评价木兰吗? 【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1)少习骑 (2)市鞍马 (3)长而益精 (4)易男装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译: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译: (3)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译: 4、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高效学案 主备人:姜海斌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生姓: 时间:【明晰目标】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2、从细节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学习重、难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知识储备】一、什么是抒情?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是和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如“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浩瀚兮,大海!”二、抒情的好处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三、抒情方式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1、直抒抒情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我口写我心”。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2、间接抒情除了直接抒情以外,作者的情感也往往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例如土地的誓言: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许多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斑斓多姿,我们读起来,很容易就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炽热爱恋。这是间接抒发情感的好例子。 【设疑导读】1、分析张继枫桥夜泊是怎样体现这一方式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分析下面诗句是如何抒情的?(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霏霏银屑漫天花,梅笑吟吟紧拥她。雪地冰天寒冷日,一曲孤傲唱奇葩。 梅雪情【展示点拨】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之情化为纸上文字呢?小组合作,找找你所知道的用下面方法抒情的课文或语段。(1)化虚为实显真情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具体画面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2)细节描写动人心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写作时应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以及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作具体的摹绘。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3)抒议结合点情理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它关键处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使记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达标检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临床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纠纷调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3 section B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培训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物业管理费缴纳合同协议
- 土木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定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照社工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才培养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1
- YY 9706.240-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40部分:肌电及诱发反应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 GA/T 1788.3-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
- GA 358-2007警服材料口袋布
- 省级公开课(一等奖)雨巷-戴望舒课件
- 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疾病预防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 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数据处理 北师大版(含解析)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养老中心公建民营(一期)项目委托运营合同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