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测试卷A卷一、 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1. (4分)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撤离玻璃棒,反应能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参与反应的铁和硫都属于金属单质,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属于盐B . 混合物有红热现象,可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C . 反应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加热,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D . 用磁铁吸引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2. (4分)等质量的下列固体物质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铝和镁比较,镁反应速度快,但生成氢气的质量少B . 镁与氧化镁比较,镁消耗的盐酸质量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C . 碳酸钙粉末与石灰石比较,碳酸钙粉末反应速度快,消耗的盐酸质量少D . 氧化铜与氢氧化铜比较,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溶液质量也相等3. (4分)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 . 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B . 用嘴品尝C . 滴入Na2CO3溶液D . 加入锌粒4. (4分)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化合价为3,则其氧化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 A . 47%B . 26.5%C . 77.1%D . 72%5. (4分)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运行到图中和之间B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 . 月相是上弦月D .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6. (4分)下列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有碳酸盐B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硫酸盐C . 分别含有Mg2+、Cu2+和Na+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鉴别开D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7. (4分)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 . 避免生物材料移动B .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C . 防止水溢出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D . 增强透明度8. (4分)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认清知识间的联系。下图为某同学根据初中科学已学知识所画的一些物质化学性质关系图的部分内容,“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x可能是CuCl2B . Y可能是单质C . z肯定是氧化物D . 图中包含了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9. (4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人”,除他自己外,一个是他的影子,一个是他在酒杯中的像,它们形成的原因分别是光的( ) A . 折射、反射B . 直线传播、反射C . 反射、折射D . 直线传播、折射10. (4分)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B . 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C . 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D . 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11. (4分)现有O2和CO2混合气体,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操作,顺序如下:关闭分液漏斗开关b,并打开止水夹a;从导管A端通入混合气体;用集气瓶收集气体;关闭止水夹a,并打开分液漏斗开关b,待稀盐酸全部进入广口瓶后立即关闭开关b;用另一集气瓶收集气体。小明通过上述操作( ) A . 只收集到O2 , 不能收集到CO2 B . 只收集到CO2 , 不能收集到O2C . 先收集到O2 , 后收集到CO2 D . 先收集到CO2 , 后收集到O212. (4分)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做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A .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 CuSO4 CuB .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 + H2SO4=FeSO4+H2C . 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D . 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13. (4分)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 A . 2V 15B . 3V 10C . 2V 10D . 3V 1514. (4分)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溶液中有Fe2+ , 不溶物为Fe、CuB . 溶液中有Fe2+ , 不溶物为CuC . 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CuD . 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Fe15. (4分)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B . 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 . 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D . 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共8题;共40分)16. (4分)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性(2)氢氧化钙常用于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变成坚固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NaHCO3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17. (6分)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填序号)。 Ag、FeCl2溶液、AlCl3溶液 Fe、AlCl3溶液、AgNO3溶液 Ag、Fe、AlCl3溶液18. (6分)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 (1)当 t=1s 时,物体处于_(填“运动”或“静止”)状态; (2)在第 4s 到第 6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m; (3)第 3s 时,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N。 19. (6分)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克,燃烧后的质量为b克,生成的CO2质量为c克,水蒸气质量为d克,则产物质量共_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克。 20. (10.0分)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来止痒; (2)酸奶 肥皂水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如果酸奶能使紫色石器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7,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顺序为_.(填序号)使用pH 试纸测肥皂水时,如果玻璃棒带有水,会导致肥皂水的pH_(偏大、偏小、不影响) 21. (4分)如图1所示,一个钩码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钩码的重力大小为_N;若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匀速下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_s。 22. (2分)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_,毛皮_。(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2)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你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 A . 摩擦创造了电荷B . 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C . 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_。 A . 一定不带电B . 一定带正电C . 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D .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23. (2分)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般烧首次制得CO2 , 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术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毫升。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空3分,共45分) (共5题;共51分)24. (9分)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的猜想是: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实验次数加入食盐量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灯泡亮度1 勺2微亮2 勺2较亮3 勺1较亮4 勺1很亮(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填“a”、“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_。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_有关。 25. (9分)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 (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 A . 用毛巾捂住鼻子B . 成站立姿势跑出C . 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 . 打开窗户跳出26. (12分)小柯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解铬与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无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较快。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是 【回答问题】(1)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是_(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 (4)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_ 27. (9分)图为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装置(图甲)和实验结果(图乙)。整个实验在20恒温环境中进行,实验过程水绵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图甲中的A溶液能提供水绵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实验在120W的台灯照射1h后改用160W台灯照射,液滴的移动速率将_。 (2)测定图乙中A点数据时可观察到液滴向_(填“左”或“右”)移动。 28. (12分)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 (2)图2实验中,_(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3)图3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序号)。A . 试管内液体上升B . 试管变瘪C . 试管内液体变红D . 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四、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题5分,第30题8分,第31题6 (共6题;共49分)29. (5分)科科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粗心的科科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只好找一根较细的吸管来代替,结果她发现有两种吸管,这两种吸管形状不一样,一种吸管外壁光滑,另一种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两种吸管中吸取药液时一种容易吸取药液,另一种却很难吸到药液。请你运用科学相关知识帮科科选出适合的吸管并说明理由。 30. (8分)为测定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样品中氯化钙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00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Ag。此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 (2)列式计算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1. (6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主要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1)点燃前:观察到蜡烛的颜色是白色的、状态为固态、形状呈圆柱状、硬度较软、并且没有气味。有同学认为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等所反映的是蜡烛的物理性质,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 (2)点燃时:a、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发现火柴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_。 b、两位同学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小玻璃杯和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小玻璃杯,经仔细观察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3)熄灭后: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如果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以看到_。 32. (9.0分)工程上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方法是把几个浮筒灌满水,每个浮筒的体积约为0.06m3 , 让这些浮筒都沉到水底,潜水员再用钢索把它们栓在沉船的两侧。然后,打捞工程船上的压缩机开动起来,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就可以浮起来。(水的密度取1.0103kg/m 3) (1)浮筒浸在水中的浮力方向为_; (2)沉船从水底直至浮出水面前,浮力大小怎么变?_(3)每个浮筒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3. (10.0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8V,灯泡L上标有“10V 5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0,当只闭合S和S1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它两端的电压与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由R1增大到4R1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变化了5.4W,求:(1)灯泡L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2)只闭合S和S2 , 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位置时,灯泡的实际功率(3)只闭合S和S1 ,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当电阻R0消耗电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3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