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调研心得体会_第1页
产能过剩调研心得体会_第2页
产能过剩调研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产能过剩调研心得体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三去一降一补”的需求日益显现。曾有业内人士调侃,一吨钢材的利润买不来一支冰棍,煤炭卖不出黄沙价。正因如此,才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产能过剩,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转型升级让其涅槃重生。这也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都曾经历过的阵痛。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行业,无论是曾经的“如日中天” ,还是如今的产能过剩乃至进入“暮年” ,都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对此,人们不必过于悲观。化解产能过剩是实现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客观看待由此造成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妥善安置这部分下岗甚至失业职工,事关整体改革的推进,也关系到这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财政拿出 1000 亿元资金用于职工安置,既体现出国家对相关企业下岗职工的责任意识,更体现出人文关怀。有国家巨大投入的支持,有各种保障制度的维护,有创业优惠政策的辅助,有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创造条件的吸纳,有广阔的再就业市场环境,解决好180 万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并不是太大的难题。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格局,为吸纳这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兴服务业的就业2 / 3形势乐观,交通运输服务、技工、操作工和销售业务等职业求职竞争压力较低,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这些都和上世纪 90 年代的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有着很大不同。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更有充分的就业岗位,加上下岗的这些国有企业职工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文化素质,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只要政府部门善于引导,市场完全可以消化。化解过剩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以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此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切入点,意味着全面化解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严重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都可能面临同样的任务。虽然化解过剩产能不可避免会造成行业职工的下岗失业,但无论是社会和市场就业环境,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已非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可比。因此,有人把这次化解过剩产能理解为“第二次下岗潮” ,显然与事实不符。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民生,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全面化解产能过剩的顺利推进。在保持信心与乐观的同时,更应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让相关的国企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